学习中心:圆梦计划分数: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学号******学生姓名敏导师姓名张2016年10 月28 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敏日期:2016年10 月28 日【摘要】人才资源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具有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在所有的社会资源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人力资源可以说是所有资源中最可宝贵的。
而儒家思想中有着企业管理可以借鉴的内容,这些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丧失其恒常价值。
儒家思想在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增进企业文化建设三方面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目录引言 -------------------------------------------------------------- 4一、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 5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儒家伦理思想的原因------------------------- 5三、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6四、儒家伦理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作用--------------------------- 61、加强企业凝聚力-------------------------------------------------- 72、提高员工职业道德------------------------------------------------ 73、树立共同价值观-------------------------------------------------- 84、知人善任,充分用好人力资源--------------------------------------- 9五、如何将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91、领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102、进行专项培训--------------------------------------------------- 103、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 11六、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实意义-----------------------11七、总结-----------------------------------------------------------12八、参考文献-------------------------------------------------------12引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曾经说过“一家企业最重要的东西: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
”。
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人力资源可以说是所有资源中最可宝贵的。
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人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国家的发展要靠人力资源,企业要想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虽然已经有了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与成功的实践案例,但作为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依然是极富挑战性的。
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很多技巧。
但对于不同企业、不同场合以及不同的对象,这些技巧的应用结果并非完全一样的,甚至会截然相反。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技巧也并非是推而放诸东海而准的。
我在肇庆信泰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也曾经试图从书本理论、前辈经验和一些讲座等推荐的管理技巧中获得解决方法,但效果都不大。
通过公司组织的学习培训,加上对《论语》的一点初步了解,然而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不可置否,《论语》中的某些观点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但总体而言,我认为儒家伦理思想不仅对企业员工个体来说,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儒家在选人时还主张“举直错诸枉”,选用正直无私的人,而不在乎出身、背景等外在因素,唯贤是举。
第三,知行合一也是儒家选人时非常看重的品质,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主张选用能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的人才,并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为企业选拔知行合一的真正人才。
而且,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儒家伦理思想更是大有可为的,它对加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树立共同价值观、充分用好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下面,我将就自己对儒家伦理思想的一点粗浅认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与帮助。
一、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在韩国、日本等“儒家思想圈”的国家中,已有了很多成功的将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经验。
但在儒家思想发源的中国,除了香港、台湾的企业做得较好外,在这方面还没有成规模的、有意识的、上层次的、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摸索,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生机。
现在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的关系,并试图从儒家思想与现代接轨的角度去解读企业现实问题与困境,挖掘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价值资源,为儒家思想输入新鲜血液,使儒家思想增添“青春”和“活力”。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对儒家管理思想进行探讨的学者很少,偶尔会有几篇也只是在探讨其他问题的时候稍稍涉及到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
而实际上,儒家思想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虽然比较零散、简短、多经验之谈,如果经过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并发现它所包含的深层次的道理,会对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现代管理活动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而对于这些理论应用研究,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应用研究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并且来指导现代的企业管理实践,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无疑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事情。
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儒家伦理思想的原因管理科学侧重于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手段来调节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人事矛盾,理顺人际关系,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而伦理学侧重于从道德意识的高度去处理人际关系,通过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调整社会关系中的矛盾,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与单纯地做事或者理论研究相比,跟人打交道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
员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管理很难用1+1=2的定量化方法来解决。
即使企业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与绩效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也无法仅仅依靠这些书面约束与激励来达到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企业发展之中。
管理科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这一不足,已经为众多的企业管理实践所证明。
我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儒家伦理思想与前面所说的书面约束与激励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调和企业中人与人的矛盾,培育共同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整合员工合力。
三、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儒家伦理思想博大精深,但上面这句话中的仁义礼智信可以说是其精髓所在。
我认为,对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仁义礼智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其基本的内涵:“仁”——从根本上关爱人、尊重人、发展人、快乐人,企业真诚关爱员工,员工之间互助友爱;讲究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时时地地用行动体现出这种精神。
“义”——以义统利,企业有社会责任感,员工有工作责任心;“礼”——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让上下有序、尊卑有度、亲疏有分、长幼有别,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讲究建立起组织的有序架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组织的流程与制度,以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内遵守规章制度,对外竭诚服务客户、服务社会;“智”——重视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与锻炼,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增强企业智慧;“信”——立信守诺,以信誉为企业立身之本。
四、儒家伦理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作用1、加强企业凝聚力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仁”。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就是说:人和人要互相亲爱,互以对方为重、和为贵。
仁的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的本性的理解,是人际伦理关系的道德准则,其本质就是爱人、关心人、尊重人。
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
企业发展离不开六大资源,即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技术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中最关键、最宝贵是人力资源,可以说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什么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企业员工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事实说明: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亏损倒闭,无不决定于企业的人,决定于人心相背。
因此,经营管理企业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把人本管理放在首位,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以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在管理中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利益与员工价值实现相统一。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在孔子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中,“仁”占据了中心地位,是含义很广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
“仁”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
“仁”的思想通过推动、引导企业真诚关爱员工,鼓励员工互助友爱,可以非常有效地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举个例子, 2015年初,由于市场环境恶化,信泰公司遭受巨大亏损,员工的现金流压力非常大。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公司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挺过困境、逆势扩张,更是如何保护员工利益。
公司领导层曾内部开会,特别强调不管公司如何困难,也要坚决做到员工收入水平不下降,要优先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不受影响。
与经营上的大手笔、大气魄相比,信泰公司在生死一线之际,不裁员、不降薪、不牺牲员工利益,其中所闪现的人性光辉无疑更加令人感佩、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