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南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1阶段

江南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1阶段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B 。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均由刀具来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2.在Y3150E滚齿机上滚切斜齿圆柱齿轮时,附加运动传动链是: B 传动链。

A.外联系传动链; B.内联系传动链; C.不确定。

3. CA6140型车床,加工米制螺纹时应使用交换齿轮是: A 。

A.63/100×100/75; B.64/100×100/97; C.A、B两种均可。

4.20.车床上车外圆面,车刀从零件右端运动到左端时,切削速度 D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不变
5.影响切削层公称厚度的主要因素是 A 。

A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B.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和主偏角; C.进给量和主偏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2.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和温升和热变形
3.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4. CA6140型车床,当采用扩大螺距16倍时,则主轴的转速范围应为最低六级转速(即10~32r/min) 。

5.滚齿机在加工齿轮时,附加运动即为所需要的运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主运动:机主运动是形成切削速度并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起主要作用的工作运动。

2. 前角:在主剖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

3. 刀具寿命:刃磨好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净切削时间。

4.切削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工件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5.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 (切削深度)三要素,它们是调整机床运动的依据。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
1.金属切削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
答:在金属切削时,刀具切入工件,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需的力,—称为切削力。

切削力来源于三个方面:
1)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
2)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
3)克服切屑对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刀具后刀面对过渡表而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各力的总和形成作用在刀具上的切削合力F。

2.何谓简单运动?何谓复合运动?举例说明。

答:由单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的表面成形运动,称为简单成形运动,简称简单运动。

如用尖头车刀车削圆柱面时,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纵向移动就是两个简单运动。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和)直线运动,按一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的表面成形运动,称为复合成形运动,简称复合运动。

例如用尖头车刀车削回转体成形表面时,车刀的曲线轨迹运动,通常由相互垂直坐标方向上的,有严格速比关系的两个直线运动A21和A22来实现,A21和A22即组成一个复合运动。

3.简述切削用量各要素对切削温度有怎样影响?
4.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如何选用?
答:切削液主要用来降低切削温度和减少切削过程的磨擦。

合理选用切削液对减轻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及加式精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切削液应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方法和加工要求等。

五、综合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1.如图所示为在车床上镗孔示意图,试在图中标出刀具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答:
2.用简图表示在车床上镗孔与在镗床上镗孔工件及刀具的运动有哪些不同?
答:镗床镗内孔是刀转产品不动,如大毛坯小孔,切削速度可以提高到很高
车床是产品转,刀不转走进给,切削速度限于产品的外形大小,如果产品偏大,切削速度不能太高。

3.三个切削分力是如何定义的?各分力对加工有何影响?
答:如图所示合力F可分解为相互垂直的Ff、Fp和Fc三个分力。

在车削时:
Fc——主切削力或切向力。

它的方向与过渡表面相切并与基面垂直。

Fc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零件,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需的。

Ff——进给力、轴向力。

它是处于基面内并与工件轴线平行与进给方向相反的力。

Ff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

Fp——背向力。

它是处于基面内并与工件轴线垂直的力。

Fp用来确定与工件加工精度有关的工件挠度,计算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

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往往与Fp有关。

六、计算题(共计10分)
根据传动系统图 (图中M1是离合器,
实际是一个齿数为27的内齿轮),作
下列各题:
1. 写出传动路线表达式(4分)
2. 分析主轴的转速的级数 (3分)
3. 计算主轴的最低转速(3分)
答:传动路线表达式:
主轴的转速的级数:Z=3×3×2=18主轴的最低转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