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新能源汽车近年发展态势探析

美国新能源汽车近年发展态势探析

美国新能源汽车近年发展态势探析马力(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强调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经过数十年从未间断的持续努力,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应用国家。

那么,它经过怎样的发展历程呢?如今的发展现状如何呢?能够按照计划如期实现百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吗?在最近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很重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法令及行业法规标准。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于1975年出台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令》、1990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案》、1992年又制定了《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法案》。

进入21世纪以来,首先修订了《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法案》(2005)、然后又相继通过和颁布了《2007能源促进和投资法案》、《2007可再生燃料、消费者保护和能源效率法案》、《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和《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

上述这些法令和法案均涉及汽车行业,迫使汽车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抓紧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发展和使用具有绿色环保特性的新型汽车。

其实,与汽车行业最密切相关的,是美国政府2010年4月1日颁布的史上最严厉的新排放标准。

该标准是自上世纪70年代起第一次规模最大、第一个全国性的汽车燃油能耗和排放的专业标准。

其重点是:自2012年起至2016年,所有在美生产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必须达到每加仑汽油行驶35.5英里的平均油耗标准(这比当时每加仑25英里的标准提高了42%)。

在此期间,每辆汽车的平均尾气排放,须从每英里295克降至250克。

这是奥巴马政府设定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法规实施后,美国可在4年期间减少使用原油18亿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9亿吨。

在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特别是在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形下,全球汽车行业普遍重视寻找新型替代燃料,研发使用新型能源、新型燃料的公路交通车辆。

作为汽车大国的美国,更是高度重视。

由于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推动,美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行业均积极响应并付诸行动,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以及甲醇燃料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制造、营销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尽管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都做了许多努力,但美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进展,命运多舛、一波三折,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没有获得特别显著的成效。

由于各方面的认识及呼声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力量存在利益博弈问题,因此,美国最近三任总统对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与方向,1政策法规先行2调整产业方向以及技术路线,认识不同、决策不一、几番变更。

克林顿在职时于1993年提出的“新一代汽车联合体”(PNGV)计划明确指出,美国21世纪新一代汽车的重点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

2001年初上任的小布什,提出了一项“自由车项目”(FreedomCAR),取代了PNGV计划,并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由于燃料电池技术难度较大、造价成本较高而使这一车型的商业化举步维艰、难以实现。

奥巴马2009年初就任总统后,在其随后的多次相关讲话中,都提到须将插电式车型———插电式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发展目标。

由此,美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重点转为侧重于发展电动汽车的方向。

在品类众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美国之所以把插电式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确定为替代传统燃油车型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和主导产品,除环保因素外,主要是出于尽量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考虑。

产品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明确之后,2011年2月底,奥巴马提出了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到2015年时,插电式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保有量,要达到100万辆。

该计划还说,力争在2022年之前的10年内,由美国率先在全球推出价格可与内燃机汽车相匹敌的纯电动汽车。

为此,美国能源部随后表示,要大力支持车身轻量化、电池、电力电子技术、高效率车内空调、燃料及润滑油等5大技术领域的研发。

2012年,美国启动了“EVEverywhere”电动汽车国家创新计划。

该计划称,将通过支持多项关键技术,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插电式车辆技术、轻量化技术等,来实现5年收回车辆附加成本的目标。

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按照最新确定的技术路线和产品目标,重点加强了对可以不必依赖燃油的插电式电动汽车、及能够节油5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支持力度。

多年来,为促进和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美国政府在研发、生产和消费三个方面,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扶助。

在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美国政府把产品研发和技术重新视为重中之重。

因此,在财政方面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2007年11月,美国能源部再斥资2000万美元增强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2008年6月再次宣布拨款3000万美元,资助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共同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前些年,联邦政府曾专门为电动汽车前沿技术的研发,特地投放过约50亿美元。

2009年8月,上台半年之后的奥巴马宣布,将认真重视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进展,将给予24亿美元的资助补贴,重点支持新型电动汽车整车及电池和零部件的研发。

其中的15亿美元用于资助电池相关项目,重点是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据悉,联邦政府的这笔资金分别划给25个州的48个项目。

许多相关企业都得到了政府这笔资金的支持。

据报道,在联邦政府这一补贴政策公布的前一个月,美国能源部宣布了一项向福特和特斯拉等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放80亿美元低息贷款的决定。

2010年6月,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联邦政府又向电动汽车领域增投了60亿美元的资金。

4积极支持研发3确立全新目标在对产品技术研发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联邦政府还对电动汽车的生产环节给予了积极的扶助政策。

例如,对每家企业所生产的前20万辆电动汽车,联邦政府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

在联邦政府给予补贴的同时,许多州政府还额外向生产企业推出了每台车给予5000美元补贴的资助政策。

在支持产品研发和资助企业生产的同时,联邦政府还认为,加速公共配套设施如充电装备的建设和普及,对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基本保证,而且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美国在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

2010年,美国颁布了一项经济刺激法案。

该法案中有一条说,在当年年底前安装家用充电装备的消费者,可以得到最高优惠幅度为50%的退税补贴。

到了当年年底,联邦政府发文称延期这一激励政策,但补贴额度有所调整。

调整后的补贴政策是,在2011年年底前购置安装充电设施的个人消费者,最多给予30%的优惠退税,最高补贴额度为1000美元。

在给予用户优惠政策的同时,联邦政府也给企业提供了优惠的补贴政策。

当年年底前购置和安装充电设施的企业,可得到3万美元的补贴。

在联邦政府退税政策的引导下,各个州政府也相应提高了充电装备的退税额度,如夏威夷州可退税30%,俄克拉何马州可退税75%,加利福尼亚州也出台了类似的优惠政策。

与美国其他地方政府相比,加州对充电装备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重视一些。

由其主导制定的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时建成一个可满足1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的配套网络。

到2030年,要在南加州的商业地段安装30万个充电桩。

加州政府称,之所以要建造、安装如此之多的充电装备,是因为到2030年时,在南加州的汽车保有量中,预计电动汽车的占比会达到30%,可能会超过200万辆。

与此同时,加州还推出了一项低谷优惠电价的惠民政策。

纽约市兴建充电装备的计划是,未来7年内在许多公共场所至少设立1万个电动车充电站。

此外,美国能源部也一直在为充电设施的安装及配套工程的配备提供资金帮助。

2009年曾提供过2.3亿美元的补贴;2011年又为社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了500万美元的“社区贡献奖”以及850万美元的“清洁城市倡议奖”等。

近年来,除政府部门外,美国的许多相关企业也积极参与投资兴建充电设施。

生产ModelS电动车的特斯拉公司,在2012年9月启动了其“加州充电站计划”,将在加州兴建6个太阳能充电站,为购买该公司ModelS车型的用户提供免费充电。

该公司还有个更大的计划,2015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启动100多个超级充电站的建设项目。

日产公司今年初称,已在美国设有160座电动车充电站,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增设至少500座快速充电站。

雪佛兰公司也在北美的经销店设有太阳能充电站。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全美各地已经设置了16743个充电设施,涵盖洛杉矶、西雅图、哥伦比亚特区等18个大城市,其中加州的数量居全美首,共有4183个。

为了如期实现新能源特别是电动汽车的产业目标,美国联邦政府的激励优惠政策涉及到了产业链的各个方面。

除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充电装备等方面实施激励政策外,还出台了针对消费6引导民众购车5兴建配套设施环节的优惠补贴政策。

2009年7月,为了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美国联邦政府出台过为期一年、总额为10亿美元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名曰“汽车折价退款机制”。

该政策规定,消费者所购买的新车,只要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里程比旧车提高4英里,便可得到3500美元的补贴;如果比旧车提高10英里的里程,就可得到4500美元的补贴。

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联邦政府还实施了一项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退税政策———购买一台电动汽车可退税2500-7500美元(购买电池容量大于16kWh的车型,退税额度最高为7500美元)。

奥巴马不久前公布的2013财年政府预算显示,购买电动汽车的退税额度,将从目前的最高7500美元提高到1万美元。

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普及,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同心协力,政府更应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

因此,奥巴马还提出,政府部门在采购公务用车时,新能源车型必须要占采购总量的一半(据悉,目前美国政府用车的数量约为60万辆)。

这里所说的新能源车型,指的是插电式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4月,奥巴马政府就曾以身作则采购过一次本国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当时的说法是,联邦政府将采购“三大”公司制造的1.76万辆节能环保汽车(含新能源车型)。

2012年8月,奥巴马根据一位参议员的建议,批准在国会大厦停车场修建、管理和保养电动车的充电站。

连续多年的资金投入、涉及各个环节的激励政策、实实在在的优惠补贴办法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呢?据有关统计数字分析发现,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及各方面的积极行动下,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201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9万辆,约占当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60万辆)的三分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