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司机室设计规范-20110624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司机室设计规范-20110624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司机室设计规范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司机室布置的简统化模式和原则,该设计规范以运装技验[2004]177号文批准的《机车、动车组司机室设计规范》为基础,根据交流传动机车的技术特点和近年来铁道部的各项新规定,结合近几年铁路牵引设备行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1.2本规范仅适用于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规范。

UIC651 OR-2002机车、有轨电车、动车组、驱动拖车的司机室布置GB/T 3317 电力机车通用技术条件GB 5914.1 机车司机室了望条件GB 5914.2 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和其他窗的配置GB/T 6769 机车司机室布置规则GB 6770 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GB 6771 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JB 2873-1997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TB/T 1736 内燃、电力机车车型及车号编制规则TB/T 2868 机车、动车司机室布置规则TB/T 2961 机车司机室座椅3司机室3.1概述司机室的设计必须给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便利的操作空间、充分的瞭望条件。

同时也应设置基本的辅助设施,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工作环境。

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原理且必须满足单司机操作的要求。

每台机车具有两个相同操作功能的司机室,分别设在机车两端。

3.2司机室总体要求a) 司机室设计必须符合该设计规范;b) 司机室布置必须保证当司机坐着和驾驶时应面向前方线路,且司机可以站立操作,符合GB/T 6769中相关的要求;c) 司机室内实际有效空气容量不小于10m3,如果司机室有充足的通风或空气调节,则此值可以适当降低。

司机室空间的其他控制尺寸应符合GB/T 6769中第3.2.1条的相关要求;d) 司机室相关安全规则符合GB 6770中的相关要求;e) 司机室瞭望条件符合GB5914.1中的相关要求;f) 司机室前窗、侧窗和其他窗的设置符合GB5914.2及GB/T 6769中第8条的相关要求;g) 司机室的噪音按照GB/T 3450-2006规定的工况和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司机室内部噪声等效声级不超过75dB(A);h) 司机室应为全密闭式,门、窗、管道和电缆连接等接口处都应结合严密。

司机室的顶棚、侧墙、地板应具有隔热保温性能。

i) 司机室必须设置取暖、通风及空调装置,上述装置符合GB/T 6769中3.2.3条及TB/T 2866-1997中的相关要求;j) 司机室门的设置符合UIC651中2.2及2.3条的要求;k) 操纵台几何设计的控制尺寸及司机座椅设计或选型应满足GB/T 6769中第5、6项的规定。

l) 在Ⅰ端司机室操纵台内设置微波炉,Ⅱ端司机室操纵台内设置冷藏箱,这些设备必须符合环保、卫生及司机室特殊安全的规定。

m) 司机室内操纵台、侧墙、车门、地板和顶棚的色彩反射系数必须符合UIC651中2.12条的相关要求。

n) 司机室防火、人身自救等安全要求均应达到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中灭火器应设置在各车型统一规定的地方,但无论是哪种车型,灭火器均不得安放在柜橱内。

o) 司机室内照明及其他附属设备的设置均需符合GB/T 6769中对应条款的要求;p) 司机室人体振动应符合TB/T 1828-2004的规定。

3.3司机室设备布置原则3.3.1司机室内所有与运行有关的操纵装置、仪表、显示屏、启动程序开关、带转换、调节性的开关以及各种按钮、超速防护显示装置等的布置均应满足单司机操作的要求。

一些气候控制开关、辅助开关、作业转换开关可布置在操纵台主台司机右侧立柜面板上;主台前应为司机设置一把面向前窗、符合GB/T 6769标准的座椅。

3.3.2操作台副台前为添乘者设置一把面向前窗、可调节的座椅。

添乘者身份由用户自行定义。

3.3.3同一型号的机车,两端司机室应采用同一设置和同一布置。

3.4司机室设备总体布置司机室布置分成平面设备布置、前墙设备布置、后墙设备布置、侧墙设备布置、顶部设备布置五个部分。

司机室平面设备主要有:操纵台、正、副司机室座椅。

具体布置见图1所示:图1 司机室平面设备布置司机室前墙设备主要有:刮雨器、遮阳帘、八灯显示器、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显示终端。

具体布置见图2所示:图2 司机室前墙设备布置司机室后墙设备主要有:紧急放风阀、暖风机、添乘座椅、灭火器、衣帽钩。

具体布置见图3所示:图3 司机室后墙设备布置司机室侧墙设备主要有:侧门、侧窗、侧墙暖风机、后视镜。

具体布置见图4所示:图4 司机室侧墙设备布置司机室顶部设备主要有:顶灯、阅读灯、转叶扇。

具体布置见图5所示:图5 司机室顶部设备布置4操纵台4.1操纵台的布置原则符合《机车、动车组司机室设计规范》中3.2.1条的规定。

4.2操纵台总体布置操纵台的具体布置见图6图6 操纵台布置4.3技术要求a)操纵台要进行人-机关系和工程美学原理的设计,造型美观,色彩协调,人-机安全;b)操纵台的设计考虑了走线、布管的方式、安装位置和空间;考虑移动、安装维修、搬运方便,安全可靠;c)操纵台的设计考虑了乘务人员的身材尺寸及其所执行的操作任务(操纵设备及监视仪表)。

d)操纵台的安装能方便司机就坐,并且能使双腿和膝关节行动自如,还能随时让司机站着操纵。

e)对操纵台上司机频繁接触的零部件采用舒适性材料;f)所有与运行有关的操纵装置、仪表、显示屏、操控开关、带转换、调节性的开关以及各种按钮、超速防护显示装置等均布置在操纵台主台面上;其它控制开关、辅助开关、转换开关布置在操纵台主台司机右侧立柱面板上;操纵台副台台面上仅设置一风笛按钮;g)操纵台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00万公里。

4.4操纵台各功能区设备布置4.4.1制动区的布置4.4.1.1制动显示区制动显示区应设置制动显示屏、制动风压表及列车供风数码显示集成模块,模块一般包括以下两块风表:总风/列车压力表、制动缸1/制动缸2压力表。

4.4.1.2制动操作区制动操作区设置有制动控制器(EBV)、自动换端按钮、停放制动施加按钮、停放制动缓解按钮、无人警惕按钮、高音喇叭按钮、后视镜阀等。

4.4.1.3建议一些与空气压缩机、制动状态有关的开关、按钮也布置在制动区内。

4.4.2牵引区的布置4.4.2.1牵引显示区机车牵引显示区中设置行车安全监控屏、微机显示屏以及机车多功能状态显示模块。

行车安全监控屏应尽可能的设置在正司机的正前方。

机车多功能状态组合模块包含以下组件:速度表仪表模块(双针速度表)、网压表(控制电压表)、紧急制动按钮、列车供电钥匙开关、状态指示灯、微机复位按钮等。

紧急制动按钮应设置在运行区右上方司机最大作业域可达的位置上。

4.4.2.2牵引操作区牵引操作区设置司控器、扳键开关组(排列)、高音喇叭按钮、自动过分相按钮及定速按钮等。

4.4.3副司机侧在一般情况下,操纵台副台台面上仅设置一风笛按钮。

4.4.4气候区气候区设在操纵台正司机右侧立柜面板上,此区域设置有空调、刮雨器控制面板、监控故障隔离(防误操作开关型式)、取暖器、转叶扇、前窗玻璃加热、车底灯、冰箱/微波炉等转换开关;转换开关下部布置无线通讯装置打印机以及AC220V/50Hz的电源插座。

4.5机械要求4.5.1操纵台a)操纵台台面的材质采用钢板或铝合金材料,厚度不低于3mm,皮肤接触要舒适。

台面与司机接触处不允许有任何尖棱角出现;颜色要与仪表架(座)、柜体及操纵台上各种设备颜色协调搭配,操纵台台面、仪表架(座)、柜体及操纵台主要设备外观颜色选择应不超过三种。

b)仪表台的安装板采用钢板,厚度不低于3mm;c)仪表台可采用玻璃钢,必须满足抗老化、防紫外线要求;d)仪表台必须有遮檐设计,整个司机室的设计保证不会因为外界的光线而影响司机对司机室显示界面的观察;e)操纵台的表面结构不会产生镜面效果,显示器不会受到外来光线的影响,任何时候显示器都清晰可见。

f)操纵台表面及各种集成模块板面需施行亚光处理,其表面光泽不大于50。

g)操纵台台面平面度应≤2mm。

h)操纵台柜体骨架对底部基准面的垂直度和骨架立柱间的平行度按GB 1184的规定,其精度不低于C级;操纵台整体水平度与垂直度应≤2mm。

i)操纵台台面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j)操纵台表面若采用喷涂工艺,则要求喷涂色泽均匀、无夹杂物、无气泡,不允许有粒状凸起或凹陷。

喷涂层应具有足够的附着力、硬度和冲击强度。

4.5.2操纵部件a) 司机控制器主控制手柄为避免误操作,设有锁闭设置,在主控制手柄头部设置锁闭按钮,从“0”向“牵引”区操纵时,需按下主控制手柄锁闭按钮,从“0”向“制动”区操纵时,则可直接进行操纵。

b) 扳钮开关的机械寿命不小于5X105次。

c) 转换开关的机械寿命不小于3 X105次。

4.6防护要求a) 司机操纵台小容量(≤2A)的扳钮、按钮触点防护等级为IP60。

万转开关的前端防护等级为IP60,后端装在屏柜内部,防护等级为IP30。

b) 司控器的触点防护等级为IP60。

c) 显示屏表面防护等级IP54。

5操纵台设备5.1车载平面显示屏5.1.1显示屏功能要求5.1.1.1在机车两端操纵台上各装有两块智能显示屏:分别为机车状态显示屏及监控装置显示屏。

5.1.1.2机车状态显示屏应至少显示如下信息:接触网电压,原边电流,机车牵引力,机车电制动力,机车设定速度,设定牵引力,受电弓状态、主断路器状态、变流器水温,水压、变流器中间电压、变压器油温、变压器油流、牵引电机温度速度、辅助电路参数等重要参数。

同时显示器应该显示机车控制系统所监控的所有I/O端口的状态。

5.1.1.3监控装置显示屏记录运行状态,如:运行限速,机车实速、距前方信号距离、前方信号机种类及显示色灯、卸载,常用制动,紧急制动,线路纵断面、道桥隧、日历时钟等参数。

5.1.1.4两个智能显示屏除正常显示之外,还应能与机车安全信息综合检测装置(TAX箱)、微机控制系统进行通讯,获取各装置和各单元所检测到的故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5.1.1.5监控记录装置输出提示司机的语音信号至司机室语音箱。

5.1.2其他规定5.1.2.1当机车操纵台设有两块平面显示屏时,监控装置运行状态显示屏应布置在司机的正面,机车牵引设备状态显示屏则布置在司机的右侧;5.2司机控制器5.2.1司机控制器触头动作灵活,接触良好;触头各项性能应能满足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5.2.2司机控制器各触头通断符合相关闭合表的规定;5.2.3机械连锁及定位要求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2.4电位器或编码器的输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2.5司机控制器手柄操作灵活,操作力最大不超过49N;5.2.6司机控制器在相对正常安装位置的倾斜不大于10°时,仍能满足第5.2.1~5.2.5条的动作性能要求;5.2.7司机控制器应具备夜间档位标识功能;5.2.8司机控制器各导电零部件的温升限值和温度限值满足TB/T 1391-2007《机车司机控制器》第7.3条的规定;5.2.9绝缘性能满足TB/T 1391-2007《机车司机控制器》第7.4条的规定;5.2.10工作性能符合TB/T 1333.2-2002中8.2.8规定的A3、C3类要求;5.2.11司机控制器振动条件满足TB/T 3058-2002中对1类B级设备的规定;5.2.12司机控制器冲击条件满足TB/T 3058-2002中对1类B级设备的规定;5.2.13通断能力满足TB/T 1391-2007《机车司机控制器》第7.8条的规定;5.2.14司机控制器接触元件部分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 4208-1993的IP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