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新沂市特教中心语文校本教材把年级上册教学理
念:
1、以“课前积累—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合作理解—探究拓展”为主要环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残疾学生进行感官统合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补偿,有目的的进行美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结构美;
2、学习生动、准确、简洁的语言,通过反复吟诵,体
3、挖掘课文所蕴涵的环境资源因素,体味人文景观的深厚博大;
4、加强口语和语文的交际功能训练,拓展聋校语文内涵,实现多元化发展。

教学重点:
1、如何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2、严谨的结构,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知苏
州园林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园林的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积累】利用书籍或网络等课程资源,了解苏州园林概
况,增强感性认识,同时预习生字词,根据《中国手语》自学手语。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风景。

2、谈话: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你能说说你对江南的初步印象吗?
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请问你了解哪些关于苏州的诗词或文章?
4、过渡: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苏州园林》,感受林园艺术那博大精深的美。

二、自主感悟
作者及写作背景:叶圣陶,1894 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教育家”之称。

原籍苏州,对园林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即: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苏州古典园
林)。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对象的
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等。

2、快速默读课文要求:体会文章生动、准确、有趣的语言。

划出你认为精彩的文字,向同学介绍,并养成好词好句积累习惯。

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小组讨论:苏州园林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那么叶老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总体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都或多或少地受了苏州园林的影响。

分析“标本”:用比较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样本。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先后多次提到“图画”,细读课文,用圈点法
找出这些句子,与课文插图结合,体会苏州园林所蕴涵的美。

谈话: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了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的美和布局的美,体现出园艺家们的独具匠心。

分小组进行讨论,哪几句是写整体的,哪几句是写局部的,哪几句是写细部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2、苏州园林是美的,可美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播放视频,请学生当做小记者,带领大家欣赏: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对这些句段进行品读。

3、作者在这里总说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点,特别是“图画”两个字,贯穿全篇,文章从图画开始,又到图画终止,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课文中四个“讲究”,也是对以下章节的概括。

具体讲解:
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思考:用什么方法突出本节中心的?——以古代宫殿特点与苏州园林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思考:文中哪一部分与这一句话相对应?章后半部分介绍池沼,是分几层写的?——指生回答,突出一个“活”字,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趣。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学生自学,本节是紧扣哪几个字来描述的,从哪几个字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自然美,本节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例如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应用?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叙述层次的远近。

过渡:苏州园林的设计们在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时,不但从大处着眼“讲究……讲究……讲究……讲究……”,而且也注意细小处,哪些细小处?引导:建筑、门和窗的雕刻、建筑的颜色。

自读课文,找出7、8、9 节的中心句,及介绍的中心小组讨论:本文是规范的说明文,你能根据《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中
所介绍的说明方法,说说文中用什么方法介绍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吗?
引导学生说出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子。

4、指导朗读:朗读全文,在脑海中感受苏州园林的层次之美,自然之趣,用语言表达对苏州园林的美的感叹,对园林设计者智慧的感叹。

5、引申:用我觉得“苏州园林”真美,美在句式练习说话。

思想教育:苏州园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艺术杰作,虽然你们有耳听不见,有口不能说,但是同样有对美的感受,同样可以创造出让人震撼的艺术作品,比如陈聪艳的美术、周亚伟的书法,只要用心,持之以恒,你们也一定可以成功!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发放练习纸)
1.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 修建一直期望B .修建一致唯愿
C.修建一致为使D .修建一直唯愿
2.在文中a、b、c、d 处依次填进的一组词应是()
A. 布局映衬层次配合
B. 布局映衬配合层次
C. 布局配合层次映衬
D. 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3. 这段
文字在课文中是总括性说明,其作用是()
A. 概括苏州园林的概貌
B. 概括苏州园林的修建情况
C. 概括苏州园林的分布情况
D. 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 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
法是()
A.下定义B .分类别C .打比方D .作比较
5. 文中概括苏州园
林总特征的一句是()
A.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各各不同。

B.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C. 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D. 设计中“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6.根据下面的释
意,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1)花木的掩映衬托。

()
(2)出于自心的创新和裁断。

()
(3)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
(4)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
7.文中“布局”的含义是指 __________ 。

“层次”的含
义是指 ___________ 。

8.这段文字几次用到“图画”一词,其表达作用是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五、课外练习苏州园林美吗?不仅是园林的建筑美,叙述者的语言也美,用《苏州园林》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介绍一下你的校园
六、课终总结
苏州园林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彰显着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希望大家既能引以为豪,也要
引以为鉴,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克服残疾障碍,你们的人生也定会有所成就!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讲究……讲究讲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