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草莓族的4种表现:看看你是吗?
因为在家里有父母倍加呵护,在学校老师也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在蜜罐中长大的人容易对职场有过高的期望,希望一帆风顺,甚至期望在职场中找到家的感觉,希望领导像父母一样爱护自己。
而一旦在工作中遭受不如意,就觉得承受不了,甚至觉得是在受“折磨”。
这是典型的不成熟的表现。
要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就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职场是接受磨炼的地方,只有经得起“折磨”,才能够成为栋梁。
■别当职场草莓族”
有不少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的负责人,说现在最不喜欢的员工之一,就是职嘲草莓族”。
那么,什么是职场草莓族”呢?
草莓是一种非常娇气的水果,外表非常漂亮,但稍微一有磕碰和挤压,就会变得稀烂。
而职场草莓?”,是说一些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外表光鲜好看,但却极其不抗压,说不得道不得,更别说给他压担子、让他迎难而上,一遇到压力就要逃、要跑、要反抗,甚至撂摊子走人不干了。
要在职场好好发展,就不要当职场的“草莓族”。
它的具体表现有:
(一)不愿意长大,总想别人哄着
台湾最著名的女子组合S.H.E有一首很经典的歌叫《我不想长大》,当这三个年纪已经不能算小的女生一遍遍唱着“我不想不想长大”的时候,我们在觉得好玩的同时,不禁也要想,这哪里是三个女生的心声,它可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
为什么这些人有不愿意长大的心结呢?因为不长大好啊,小孩子可以不负责任,做错了事情大人会原谅,总被别人哄着,可以撒娇,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曾经有位人力资源总监很苦恼地和我们谈论过这个问题。
他说,今年部门新招了几名女员工,这些女孩子有很可爱的一面,活泼开朗、心地单纯,但就是经不得一点批评。
其中有个女孩子时间观念差,老是迟到,尽管强调多次也没用。
有一次开会,她又迟到了,所有人都在等她。
他忍不住批评女孩几句,谁知道女孩竟然当着大家的面哭了起来,先是默默掉眼泪,接着忍不住大哭起来,弄得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觑,最后不得不请女孩先出去,等情绪稳定后再进来。
他说,对有些新招聘的员工,说话得小心翼翼,要特别注意语气上的缓和,甚至交代他们做事的时候,都得尽量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这样哄人的词句,否则他们就会觉得你过于严厉、受了委屈。
带这帮新人,只有一个字:累!
这或许是很多领导共同的感受。
但职场毕竟不是家庭,领导也不等同于父母,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有成长。
所以,要想告别“草莓族”,第一步就需要去掉“长不大”情结。
(二)不愿意承担责任
具体表现为:做事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不是自己的事生怕多做出一分,一说要挑担子第一个反应就是“太难了”,“做不了”,一有困难和压力就恨不得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实在躲不过去,就勉强应付,或者干脆不干了:单位不要我怕什么,家里还有爸妈呢,不行就找他们去。
从小到大没有承担的习惯,心理上也没有承担的准备和能力,自然就不会有负责任的精神。
但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还是把原来的习惯搬到职场里,那走到哪里都会碰壁。
(三)总希望别人包容
最典型的表现是:不管是自己做得不到位还是做错了,都希望别人能理解和包容,最好
是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有经验的同事和前辈都能主动替自己去完成。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起码也不要对自己严加指责和批评,而只是和颜悦色、轻描淡写说两句就完了。
是啊,在家里做错了事,父母都不说什么,甚至为了照顾自己的情绪还会安慰自己,凭什么领导老是批评自己,同事老那么多要求,嫌自己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对?但反过来想想,领导和同事有什么理由要包容你?职场不是撒娇的地方,而是做事的地方,包容你就等于害了你,让你无法独立,得不到成长。
既然进入了职场,你就有义务提升自己的能力,给你什么岗位,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不能成为单位和同事的负担。
(四)受不得一点否定
最突出的表现是,只能接受表扬,接受不了批评。
一旦遭到哪怕小小的否定,都会觉得天塌下来了,负?情绪一览无遗:情绪低落,消极怠工,觉得做什么都没有价值,甚至和领导、同事对着干,逆着来。
某公司新来了一位实习生,没几天,领导让他做一个方案,方案做出来后,领导觉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于是给他提了些修改建议。
刚开始的时候,实习生还听得很认真,但指出了三、四条之后,他脸上明显挂不住了,甚至和领导争辩起来:“我觉得自己的思路没有错,在学校里我就做过类似的方案,还得了二等奖。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说了一句:“我想,我们的理念太不相同,我看我还是到别的公司去试试。
”
不要觉得这样的情境可笑,它其实?常就发生在职场当中。
面对别人的否定,有些员工通常有如下三种不好的表现:
一是别人否定我,我也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对未来没有一点信心;
二是表面上接受,内心却一百个不认同:他懂什么,那些观念早就落伍了,我还是赶紧换个地方,找一个欣赏我的单位;
三是像前面所说的那位实习生一样,当面辩驳,非要争出个你输我赢,你对我错来。
其实,这三种方式都是错误的,职场毕竟不是你一个人的,想法不同、意见不统一,这是最正常的事情。
一时的否定并没有什么,怕的是总在被否定却总也没改进?倒不如坦然接受,并加以改正,只有真正提升了能力,才能最终摆脱时常被否定的职场命运。
要想不当“草莓族”,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经历。
刚进中央电视台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
毕业后不久,白岩松受邀到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担任主持人。
并非播音出身的白岩松一下子被推倒了幕前,压力可想而知。
按中央电视台当时的规定,主持人念错一个字就要罚款50元,白岩松因为发音不准常常受罚,最糟糕的一个月不仅工资被罚完了,还倒欠节目组的钱。
换做一般人,?能早就顶不住压力不干了。
而在回忆那段时光时,白岩松也说:“我那时连续四五个月严重失眠,天天都琢磨自杀……”
尽管如此,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妻子的帮助下,不断纠正普通话发音,甚至不惜在嘴里含一颗石头,练习绕口令。
就是在这样炼狱般的煎熬中,白岩松最终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再加上他过人的才华和犀利的语言,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
而对比一下那些缺乏职业素养的员工,很多人却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这么难怎么做啊,可能我不适合这份工作吧”。
“这哪里是我想像中的工作,太残酷,太现实,我还?放弃吧”。
的确,怀揣美好憧憬走进职场,却总是遭遇挫折、责骂、批评、挑战……这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不是就这样放弃呢?当然不能。
白岩松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人,只有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经得住折磨的人,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