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课件

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课件


PPT学习交流
39
骨折的功能复位
PPT学习交流
40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
PPT学习交流
41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骨折局部无压痛及肢体的纵向叩击痛; 2、骨折的局部无反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
PPT学习交流
42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 上肢能平举 1 kg重量 1 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 平地行走 3 分钟,并不少于 30 步;(本项试验 临床上不采用,为理论标准;临床以能抵抗肢 体自身重量而骨折处不变形为标准 )
• 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PPT学习交流
43
护理 目标
• 病人的疼痛得到减轻或缓解;病人卧床期间 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 病人能主动参与锻炼,肌力、关节的活动功能 得以恢复;病人能主动进行上下肢锻炼,并能 叙述预防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PPT学习交流
32
(四)骨折的并发症
• 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是骨折治疗 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有时超过骨折本 身的治疗,应当掌握;
PPT学习交流
33
骨折的早期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深筋 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 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5、感染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26
二、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诊断 (一)病史
PPT学习交流
27
(二)全身表现 1、休克∶为失血性休克和疼痛引起的 休克;
2、体温升高∶为血肿吸收引起,一般不
超过38°C,如体温超38.5°C,则可能有并发感 染。
PPT学习交流
28
(三)局部表现
骨折的专有体征 (即骨折特有的体征,只 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
PPT学习交流
8
外伤性骨折
(3)牵拉暴力----肌肉收缩将附着点的松质骨 拉断;
(4)积累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 间接伤力作用于骨的某一部位而使其发生骨折;
PPT学习交流
9
病理性骨折
PPT学习交流
10
髌骨骨折
PPT学习交流
11
(二)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 粘膜完整,与外界不相通; 2、 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 粘膜破裂,与外界相通;
• 畸形; • 反常活动∶非关节部位出现活动; • 骨擦音或骨擦感;
PPT学习交流
29
骨折后的畸形
PPT学习交流
30
一般症状:骨折时及软组织损伤 均可出现
• 疼痛及压痛;
• 局部肿胀及淤血;
• 功能障碍;
PPT学习交流
31
(四)并发症
骨折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如脾破裂、肾损伤、肋骨骨折合 并血气胸、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 伤等,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5、关节僵硬:关节内粘连或关节周围肌肉粘连造成;
6、骨化性肌炎:软组织损伤后出现骨化,肘关 节处多 见;
7、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未准确复位、关节面不
平整或畸形愈合所引起,活动时关节疼痛,多见于膝、
踝等负重关节。
PPT学习交流
35
辅助检查:X线摄片检查
• X线检查对骨折具有确诊的价值, 是任何临床及辅助检查不能替代 的,但应注意有假阴性的情况;
PPT学习交流
12
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
PPT学习交流
13
(三)根据骨折时间长短分为
1、新鲜骨折----2W以内
2、陈旧骨折----2W以上;
PPT学习交流
14
(四)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
• 稳定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过适 当的外固定不易再发生移位的骨折;如横断骨 折、带锯齿状的短斜骨折。
原始骨痂形成期
(2)原始骨痂形成期
PPT学习交流
23
骨痂改造塑型期
(3)骨痂改造塑性期
PPT学习交流
24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一)全身因素
• 病人的年龄; • 健康状况的影响;
PPT学习交流
25
(二)局部因素 1、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
要因素。 2、软组织损伤的程度 3、骨折断端接触面 4、骨折的类型和数量;
• 不稳定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并适当固 定后仍易于发生再移位的骨折;螺旋形、斜形 及粉碎形骨折。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16桡远端青枝骨折PPT学习交流
17
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PPT学习交流
18
骨折移位的类型有
• 成角移位 (成角畸形) • 侧方移位 • 缩短移位(包括嵌插性骨折及压缩性骨折) • 分离移位 • 旋转移位
PPT学习交流
36
骨折的治疗原则
• 复位 • 固定 • 功能锻炼
PPT学习交流
37
骨折复位的标准
• 解剖复位:纠正了骨折的各个方向的移位,恢 复了骨的解剖形态,是理想的复位结果。
• 功能复位:骨折未能够达到解剖复位,但在此 位置骨折愈合后将无功能的影响,称功能复位。
PPT学习交流
38
肱骨外科颈骨折解剖复位
2、脂肪栓塞综合征----多发生于长骨的骨干骨折,
以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
3、缺血性肌挛缩----上下肢的重要动脉损伤后,
肢体血液供应不足或肢体肿胀、包扎过紧,可造 成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群缺血、坏死、机化而发生 挛缩。
PPT学习交流
34
(四)骨折的并发症
4、急性骨萎缩:常见于手、足骨折后,表现为疼痛和 血管舒缩紊乱。
PPT学习交流
19
肱骨干骨折成角畸形
PPT学习交流
20
二、骨折的愈合过程
(一)血肿机化演进期 达到纤维愈合,需2-3 周。
(二)原始骨痂形成期 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 伤后3周开始。
(三)骨痂改造塑形期 骨性愈合。伤后6-8周 开始。
PPT学习交流
21
血肿机化期

(1)血肿机化期
PPT学习交流
22
6
一、分类
(一)根据骨折原因(病因)分类:
1、骨折可因创伤所致,称为外伤性骨折。
2、由于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导 致骨质破坏,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发生 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PPT学习交流
7
外伤性骨折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直接作用部 位;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 和肌肉收缩作用造成暴力作用点以外的远处部 位骨折。
外科护理学
第二十章 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PPT学习交流
1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第一节 骨折病人的护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护理评估 3、护理诊断 4、护理目标 5、护理措施 6、护理评估
PPT学习交流
4
骨折的定义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 中断称骨折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