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红的商业模式

网红的商业模式

网红的商业模式探析、网红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网红时代上世纪90 年代是中国网络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

但是网络还停留在发展初期,网民多靠文字获得互联网中的信息。

相应地出现了第一批网络红人,即网红时代。

时代的网红多靠文笔起家,如痞子蔡和安妮宝贝等网络作家。

这些网络文学描写的人生、爱情、孤独感等很容易引发共鸣的话题,从而吸引粉丝关注。

但时代的网红的受众较局限,炒作手法比较单一,传播局限于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等形式。

网红时代的商业模式也相对较为局限,网红大多靠着才情与文笔吸引粉丝,较少的接收广告代理,一般通过出版网络作品作为其商业模式的主要方式。

二)网红时代进入21 世纪,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图文信息时代,网络红人也不局限于凭借文笔成名。

天涯、猫扑、水木清华等大型图片网络社区的兴起,让网红走向审丑搞怪博人眼球的炒作之路。

人们开始逐渐大众对于网红的印象转向恶搞和低。

时代的网红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哗众取宠的视频或者图片博得受众关注。

网红时代的代表人物芙蓉姐姐以及罗玉凤都是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博得广大关注。

他们的行为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类似于明星的炒作。

网红时代的,网红以博取关注为手段,将人气迅速变现。

商业模式由时代的传统出版物获利变成了结合商业演出代言活动等方式套现。

在互联网信息可视化的浪潮下,网红时代的网红们更能引起网民的视觉冲击和更频繁的心理震撼。

网红市场也变得较为成熟,从投机炒作,到推广变现。

网红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三)网红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兴起,网红也由原来的博人眼球炒作路线发展成为在特点领域有过人之处的小范围红人。

从2013 年网红元年开始,一些运用网红平台火起来的网红也开始成倍增加。

越来越多的网红出现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这时的网红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表达工具,而是以个人品牌为核心的商业工具,创新了网红的商业模式。

网红时代, 网络市场发展更加迅速,网红在不同的平台和领域蜂拥而出。

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网红基本上以内容为王,靠内容吸引受众,如年火爆的papi 酱,利用视频媒体形式,迅速吸引了粉丝关注。

新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粉丝2016 经济向社群转换,依托各种手段实现网红经济的最大化。

、网红的走红手段每个网红时代形成的网红特色也不同。

塑造这些网红的原因也不同。

普通人想要借助网络成名,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是很难成功的。

在网络信息浪潮化时代,每天的信息量以亿万出现。

但是每过一段时间,总有网红却能够在信息浪潮中脱颖而出。

他们特质不一,走红方式也不尽相同。

无论美丑,无论高矮,他们在网络上都有自己的地盘。

基于网红所具有的特色,本文将网红的走红手段总结为以下6 种:一)依靠文字走红凭借文字走红是网红时代的特色。

但是到了网红时代,依然有凭借文字走红的网红。

从网红时代到时代,对文字功底的要求逐渐降低。

网络上注重的是内容。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能获得大量信息,因此我们也逐渐倾向于快速阅览大量文本,如果文本内容过多,就会使我们失去耐心。

比如靠微博成名的留几手,靠毒舌点评照片爆红一时。

也有像咪蒙这样的写目标明确、情绪突出的文章。

这些文章写的文字一般是描述一些现象,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得出的 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不敢说的话,把大家想要表达 却害怕世俗的眼光而不敢表达的说出来。

大家看了之后感觉很爽,纷纷点赞支持 的。

二)依靠相貌走红网红时代,各种款式的美女网红逐渐走向一个标准:肤白貌美锥子脸。

伴随 美图秀秀等图片处理软件的出现,这样的“网红脸”越来越多。

但是光有这些外貌很难走红,网民的眼光也越来越高。

在美女泛滥的时代,也许丑反而更容易出 名。

除了芙蓉姐姐和凤姐,近期火爆网络的“蛇精男”刘梓晨也依靠过度 片吸引了网民的关注。

三)依靠音频、视频走红依靠音频、视频走红的以罗振宇和 papi 酱这对师徒最为典型。

依靠音频走红 的网红一般依托于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具有歌唱才艺的人 才,比如说西单女孩、旭日阳刚。

相对于文字,语音具有更丰富的情感,加上音 乐,更容易打动人。

网络视频一般具有表现形式丰富,内容丰满的特点,所以比 较容易被传播。

视频网红有很多,从最早的后舍男孩到近期的 papi 酱,但是成名 的门槛却也在不断提高。

如万万没想到有专门的团队再到 papi 酱专业的导演背景 等等,视频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幽默搞笑类的视频依然是主流。

在泛娱乐化时 代,人们越多地越来依靠娱乐来满足文化生活。

四)依靠网络事件走红通过策划和炒作网络事件,引起网民关注,也叫作“事件营销” 的人有很多,比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贾君鹏、叶良辰等等。

策划和炒作网络事件需要把网络时间幽默放大化,使得事件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

其次需 要炒作团队的配合,一定要围绕事件不断造声势。

在这种炒作策划中,事件的主 角就会爆火,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

当然一些非策划炒作的网络事件往往也能造 就一批网红,但这类网红一般无团队经营,很容易湮没在信息浪潮中。

五)依靠“炫”走红近年来网上经常出现一批“表哥” 、“房姐”,这些都是炫富引起网民的关注。

依靠炫什么来走红,是一种高风险的事,往往遭网民指责,甚至惹来牢狱之灾, 比如红十字会的郭美美。

所以对于想靠炫出名的人,财富要经得起质疑,最好是 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

炫只是一个吸引广大受众关注的手段,自己本身一定要有 实力,经得住广大人民的考验。

这类网红需要有其它正面、正能量的事做支撑。

PS 的图。

靠这个成名比如“娱乐圈纪检委”王思聪,很多网民认为他只是有一个好爹,看不惯他经常 炫富,毫无实力。

但是后面王思聪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登上了2015 年胡润中国百 富榜。

六)依靠直播走红借助网络网红平台的发展,许多人利用直播平台走红。

直播平台门槛低,人 人都能直播,同时各具特色,如游戏直播、音乐直播、视频直播。

但是目前直播 管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直播有一定的弊端。

有些主播为博眼球 失去底线是不可取的。

主播通常靠直播时收取的礼物或者平台签约费作为收入来 源。

手机直播平台自 2015 年开始逐渐爆发,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泛生活类、游戏娱 乐类诸如斗鱼、花椒等在线直播平台纷纷崛起,网红商业模式在这种过程之中也 逐渐发展丰富。

三、网红走红的原因一)创新感在时代,很多人都想通过新媒体平台让自己火一把,但是没有内容创新基本 上无走红的可能, 或者可以说没有继续维持人气的手段, 一夜之间就会失去人气。

而能够走红网络的网红都是具备一定的才能,在内容上做了创新。

就如 在她之前有很多人做视频网红,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融资到 酱以文字来表达形式,她肯定火不起来,因为这样的八卦吐槽网红太多了,内容 千篇一律。

作为导演系毕业的 papi 酱把这些八卦通过视频的表达形式展示出来, 结合自己的专业功底,把视频拍摄的幽默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网络信息如此巨大 的时代,具备创新感才能在信息浪潮中脱颖而出。

二)共鸣感网红在话题设置时,通常会选择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些话题暗含了受 众能共鸣的情感。

互联网的交流不是面对面的,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和人之 间有一定的距离。

网红要想吸引受众的关注,就必须和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 papi 酱,她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策划视频内容,吐槽社会现象以此来营造与普 罗大众的共鸣,增强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但是有时候也要考虑到“沉默的螺 旋”现象,网络群体的从众效应很强。

通常大家在对网红产生评论的时候会参考 别人的意见,如果大家都觉得网红很有意思,很少会有人出来反驳,因为反驳别 是需要付出思考和时间的,而附和一个人的观点更加容易。

大部分的人会从网红 设置的话题中找到与自己有共鸣的地方,避免与他人产生距离。

三)娱乐感papi 酱, 2000 万。

如果 papi图1 2016 年今日头条年度数据)根据今日头条的数据报告显示,亿用户中36%的用户也都喜欢看八卦娱乐,对八卦娱乐感兴趣的用户数超过3 亿。

越来越多的网络人群对娱乐八卦关注,这3亿多网民是娱乐八卦网红的忠实受众。

正因为有了这些忠实的娱乐八卦爱好者们,网红往往会选择娱乐感十足的形式,从而博得受众的更多关注。

现如今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任何实物任何话题都有泛娱乐化的倾向,人们也愿意通过娱乐的方式,减轻生活的压力。

四)互动感微博等平台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受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强,可以在网红的微博下自由评论、转发。

这种互动传播活动形成了受众的高度互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网红通常会选取容易引起互动、共鸣的话题,促成受众之间的讨论和分享,于是发展成另一种互动,促进受众多次传播。

微博自身的转发功能为多次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青年人是微博的主要共同受众,这个受众群体热爱生活、注重人际关系、喜欢探索身边的人和事、热衷于和他人分享身边的各种事物,这些受众特质都构成了传播良好的受众多次传播能力的必要条件;话题的趣味性也使得年轻的受众群体在接收到传播内容后会产生较强烈的探索和分享欲望,从而自发进行传播。

如咪蒙的《致贱人》到《致low 逼》,每一个题目都带有趣味性,引起广大受众的互动讨论,加上自己的观点进行二次传播及多次传播。

四、网红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学者对于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读。

Timmers 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架构,其中包括描述各种商业的参与者和他们的角色;各种参与者潜在收益的描述;以及对于收入来源的描述。

”网红的商业模式具有典型的网络特色。

互联网世界使地球连接到一起,网红的商业模式因此也更加具有广泛性。

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密切。

根据互联网的特色,结合网红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根据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分析网红的商业模式,即受众,平台和盈利模式。

一)受众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受众是网红商业模式的一个重要对象。

不同环节,受众的身份不同。

受众在网红商业模式的三个环节承担重要职能。

1、受众是参与者受众对于网红的商业模式的参与,不是说他们都成为网红,而是他们以各种形式的反馈对网红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受众在网红的商业模式中对网红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网红的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也就没有人关注。

受众参与到网红内容的设置。

2、受众是消费者在网红的商业模式中,受众一定是消费者。

这里的消费者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花钱消费购买物品,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是流量。

受众消费他们的时间,阅读网红制作的各类产品,给网红带来的除了人气还有流量。

网红想要盈利,就会执行利润最大化原则,会尽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获得利润。

3、受众变为社群在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是将受众变成核心粉丝社群。

粉丝社群会带来相应的社群经济,网红要想长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做好核心的社群经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忠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