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污染及控制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2 振动的危害:对生理影响
振动的生理影响主要是损伤人的机体,引起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代谢系统、感官的各种病症,损伤脑、肺、心、 消化器官、肝、肾、脊髓、关节等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2 振动的危害:对生理影响
人们在感受到振动时,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 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 人对振动的感受很复杂,往往是包括若干其他感受 在内的综合性感受。
1. 环境振动学
振动污染
1. 主观性: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感觉公害。
2. 局部性:仅涉及振动源邻近的地区。
3. 瞬时性:是瞬时性能量污染,在环境中无
残余污染物,不积累。振源停止,污染即 消失。
主要内容
1. 环境振动学 2. 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1 振动污染源 ➢ 2.2 振动危害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振动污染及控制
主要内容
1. 环境振动学 2. 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3. 振动控制
➢ 3.1 基本方法 ➢ 3.2 隔振原理 ➢ 3.3 隔振器材 ➢ 3.4 振动控制工程实例
1. 环境振动学
环境物理 学分支
人类活动
影 响
环境振动学 研究 振动污染
影 响
人体健康
天然的和人为的, 各种振动干扰,
1. 环境振动学
✓ 管路系统:专业弹性吊架或弹性支架; ✓ 管道穿墙:局部隔振和隔声处理; ✓ 管路流体:T型三通等地方,极易引
发流体湍流和冲击振动,加装液体消 声器
谢谢大家
➢ 横向刚度小,产生摇晃;
3.振动控制
➢ 3.3 隔振器材:隔振器
空气弹簧隔振器
➢ 容积变化,气压变化,吸收振动能量; ➢ 精密测量仪器的隔振
➢ 投资大,仅在高要求场所使用;
3.振动控制
➢ 3.3 隔振器材:隔振垫
橡胶隔振垫
➢ 良好的隔振及缓冲能力; ➢ 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和价格便宜; ➢ 缓冲各个方向的振动
振动:物体的往复运动
物理现象:声、光、热等物理现象都包含振动; 生命:心脏搏动、耳膜和声带的振动是人体基本功能。
1. 环境振动学
振动现象:工程技术领域
1. 环境振动学
振动污染
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 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 工作。
➢ 2.1 振动污染源:自然污染源
火山爆发
察隅地震,整个村 庄被抛起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1 振动污染源:人工污染源
工业振动源:旋转机械、往复机械、传动轴系、管道振动等,
如锻压、铸造、切削、风动、破碎、球磨以及动力等机械和各种输气、 液、粉的管道。
特征参数:工厂振源附近
面上加速度级:80~140dB;
3.振动控制
➢ 3.3 隔振器材:隔振垫
软木隔振垫
➢ 重型机器基础,高频隔振; ➢ 大型空调通风机,印刷机等
3.振动控制
➢ 3.3 振动控制工程实例 国家大剧院空调系统噪声振动控制工程
消声设计:风机
隔振设计:空调设备
✓ 基础隔振:弹簧隔振器或橡胶隔振器 与减重钢架组合
✓ 管道隔振:水泵进出水口及单向阀后 加装双球橡胶接头;
由于共振的放大作用,其放大倍数可由数倍至数 十倍,因此带来了更严重的振动破坏和危害。
主要内容
1. 环境振动学 2. 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3. 振动控制
➢ 3.1 基本方法 ➢ 3.2 隔振原理 ➢ 3.3 隔振器材 ➢
➢ 3.1 基本方法
振源控制
传递过程控制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2 振动的危害:对工作效率影响
振动引起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振动可使视力减退,用眼工作时所花费的时间加长。 振动使人反应滞后,妨碍肌肉运动,影响语言交谈,复杂工 作的错误率上升等。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2 振动的危害:对构筑物的影响
振动通过地基传递到构筑物,导致构筑物破坏。 如,基础和墙壁龟裂、墙皮剥落,地基变形、下沉, 门窗翘曲变形,构筑物坍塌,影响程度取决于振动 的频率和强度。
振级:60~100dB; 峰值频率:10~125Hz。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1 振动污染源:人工污染源 工程振动源:工程施工现场的振动源主要是打桩机、
打夯机、水泥搅拌机、辗压设备、爆破作业以及各种大型 运输机车等。
特征参数:常见工程振源附近
振级:60~100dB。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1 振动污染源:人工污染源 铁路振源:
➢ 自振动,传播高频振动; ➢ 横向刚度小,产生摇晃;
3.振动控制
➢ 3.3 隔振器材:隔振器
橡胶隔振器
➢ 高频振动能量的吸收能力突出; ➢ 阻尼较高,通过共振区时有良好的抑制共振峰作用 ➢ 加工制作方便;
➢ 寿命短,定期检查更换;
3.振动控制
➢ 3.3 隔振器材:隔振器
钢丝绳隔振器
➢ 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 ➢ 阻尼较高,通过共振区时有良好的抑制共振峰作用 ➢ 变形范围大,很好的隔离冲击响应作用;
受振对象控制
3.振动控制
➢ 3.2 隔振原理
隔振就是利用弹性波在物体间的传播规律,在振源和需要 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隔振装置,使大部分振动能量为隔振 装置所吸收,减少振源对设备干扰,达到减少振动的目的。
3.振动控制
➢ 3.3 隔振器材:隔振器
金属弹簧隔振器
➢ 低频隔振原件,固有频率低 2-4Hz; ➢ 力学性能稳定,承受载荷范围大; ➢ 加工制作方便,寿命长;
频率:一般在20~80Hz范围内;
离铁轨30m处的振动加速度级范围 85~100dB,振动级范围75~90dB内。
公路振源:
频率:一般在2~160Hz范围内,其
中以5~63Hz的频率成分较为集中; 振级:多在65~90dB范围内。
2.振动污染源及危害
➢ 2.1 振动污染源:人工污染源
低频空气振动是指人耳可听见的100Hz左右的低频 如玻璃窗、门产生的人耳难以听见的低频空气振动。 这种振动多发生在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