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PPT 44页)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PPT 44页)

包括两台以上摄像机,一台以上的视 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 作台及其它辅助设备(灯光、话筒、 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利用EFP方式可以在事件现场或演出、 竞赛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 播或录播。
移动演播室系统)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12 SNG方式
即卫星新闻采集方式,是指利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安装地 面卫星发射站装置传送现场拍摄制作新闻节目,被认为是 ENG方式的发展状态。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电视 节目制作都是现场直播, 一边拍摄一边播放。—— “原始直播”
第1章 电视节编辑法是指节目采用录像拍摄保存后,经过后期编辑制作再播 出的方式。
录象带编辑法特点:节目制作和播出时间不同步 录象带编辑法具有优点:有更充裕时间对节目进行编辑,且精度高,
4.体积小,成本低:超大规模IC电路和CPU的应用,使 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成本降低。
5.与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接轨:数字电视设备与计算 机终端的功能日趋同化。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4 现场直播法
对重大的、突发性的新闻 事件,大型文体活动,常 常采用现场直播方法
特征:节目制作播出时间 与事件现场时间同步。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1 电视的发展
第一代电视——黑白电视——改进了录像、录音、接收等技术, 开始重视电视的艺术性——受舞台剧影响,出于迎合观众心理, 商业化色彩浓厚。
第二代电视——彩色电视——1928年,英国展览彩色电视; 1940 年,美国研制场顺序制彩色电视,1954 年正式开播—— 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演出内容及表演形式接近生活, 着力于对普通人的描写。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2 录象制作方式
录象机处理和记录方式分为复合方式、Y/C方式、RGB方式;
➢ RGB方式:将RGB三个信号分开处理和传送,即使信
号经多次转录,质量不会随之下降。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3 数字信号方式
以数字摄录设备摄取信号,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采用非 线性编辑手段制作电视节目方式;
ESP方式可以边拍边录,与录 象合成编辑后播出,也可以即 拍即播,或与录象合成播出, 作到制播同步。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7 现场制作方式
指离开演播室,在外景活动或事件现场制作电视节目的方 式,一些大型活动、重大事件和突发性新闻经常采用这种 方式。
可以在现场录象,编辑后播出,也可以实地拍摄同步播出, 使节目具有现场性和真实感。
1.2 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演变和分类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分类:
➢ 按信号存储方式:影片制作方式、录象制作方式 和数 字信号方式;
➢ 按播出时效:现场直播法、录象带编辑法; ➢ 按制作场所:演播室制作方式和现场制作方式; ➢ 按设备数量:多机制作方式和单机制作方式; ➢ 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传送了静 止图像。但传播距离和范围有限,图像粗糙。
1928年,美国纽约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 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 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36 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正规的 电视播放机构——电视台——电视的初创期。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摄像机
在小型录像机发明之前电视台 的新闻都是用16毫米电影胶片 拍摄,拍回的片子要经过冲洗、 剪接、拷贝后才能播出。随着 电子技术的进步,生产出了分 离的摄像机和录像机。后来又 有了摄录一体机,大大方便了 外出拍摄。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2)照明器材
前期制作使用的照明器材 属于便携式照明器材。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1 电视的发展
总体讲:电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转变;
信号载体和电视拍摄技术:电影胶片→录像拍摄 电视播出方式——直播→录播→直播 电视接收设备:黑白→彩色→高清→数字 电视制作技术:模拟→数字 电视传输方式:无线(微波) →卫星→有线 编辑技术:以影片为载体的非线性编辑→以录像磁带为载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学习目标:要求同学掌握电视节目的分类和制作技术的分类方法、电 视节目制作的基本过程,了解电视发展的过程、电视节目制作所需的 工作人员及设备,了解微电影的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分类,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过程。 教学形式:课堂多媒体授课 主要知识点:电视的发展的转变形态、电视节目分类、节目制作技术
磁迹上,传输复合全视频信号(CVBS) ,采用一根电缆;接口使 用RCA端子(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RCA俗称莲花 插座,又叫AV端子,也称AV 接口)。黄色的为视频信号,白色 的为左声道音频信号,红色的为右声道音频信号;主要缺点是彩 色和亮度之间有互相干扰的现象。
一般可以分为聚光灯和柔 光灯两大类。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3)话筒
话筒的主要功能是拾音,即捡拾实地的声音并导入电视录 制系统。拾音是声音制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 节,因为此后的一切声音信号处理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 话筒属于一种特殊的声响设备,它的主要物理功能是把声 音转换成电能。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1 电视的发展
录像技术的发明解决了电视节目的存储和复制问题,电视 节目实现了“延时重播”,能与电影一样有后期制作工艺, 节目的播出由单一的直播(直接拍摄播出,全电子过程) 转向录播(节目录于磁带上再播出)。
录像机的重要应用在于能将镜头素材编辑成整段节目。特 别是随着电子编辑机和切换器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直接 切换发展到与特技切换联合使用,从而实现特技编辑。
从摄像、录象、编辑到节目传送、发射、接受的全过程采 用数字信号和数字设备;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
1.抗干扰能力强:在经过长距离传输和反复记录之后, 通过均衡和再生仍可无失真复原。
2.易存储:从而实现图象信号的三维处理和各种视频效 果的制作,是模拟技术所无法实现的。
3.图像质量高:为电视节目制作及电视机的多功能显示 提供了充分的发展余地。
模拟录象方式是把信号的模拟量 直接实现调频后记录在磁带上;
数字记录方式是先把信号的模拟 量变成数字量,经过调频后记录 在磁带上,重放时经过D/A转换器 解调,还原为模拟信号。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2 录象制作方式
录象机处理和记录方式分为复合方式、Y/C方式、RGB方式;
➢ 复合方式(video):特点是把彩色信号和亮度信号录制在同一
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SNG(卫星新闻采集方 式);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1影片制作方式
早期的电影全部采用电影胶片进行拍摄和制作;
➢ 经历了黑白和彩色影片两个阶段; ➢ 有16MM和135电影机;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2 录象制作方式
采用摄象机拍摄,将光学信号转 变为电信号并以磁带记录制作电 视节目的方式;经历了模拟和数 字两个阶段;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8 多机制作方式
使用多台拍摄机同时拍摄制作电视节目的方式,录像或播 出都可以同时进行。
在演播室内的节目制作或一些较大型外景节目的现场制作 时多采用这种方式。
多机调度方式可以是视频切换器或导控台,也可以先分别 拍摄再精心制作再播出。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4 节目制作主要设备---后期制作设备
后期制作设备主要包括录像机、编辑机、编辑控制台、视 频切换台、字幕机等。 (1)录像机 磁带录像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视、音频信号的记录和重 放。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后期制作设备
(2)编辑机 编辑机是指带有电子编辑功能的录像机,一般具有诸如编 辑状态的选择、编辑点的插入、修改或消除以及编辑点处 画面的预演和审看等功能。
统连接,实现新闻直播;有的,则可在进行简单编辑后, 经过电缆、微波或卫星由记者直接进行广播报道。这样, 就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11 EFP方式(又称即时制作方式)
即电子现场制作方式,一般采用多机 制作方式,在事件或活动现场制作, 在拍摄现场建立临时演播室(移动演 播室系统)。
1.2.9 单机制作方式
自始至终只用一部拍摄机变换不同角度拍摄,节目经过编 辑后播出的方式,
ENG电子新闻采集系统中普遍使用。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10 ENG方式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方式,指采用电子摄录设备采访拍 摄电视新闻的方式。
主要装备是摄象机和录象机组成。 有些新闻节目,可以用便携式摄像机与发射装置、传送系
体的线性编辑→以计算机为载体的非线性编辑;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 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演变和分类
电视节目分类:
➢ 按传播功能和传播内容: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 教育知识类节目、娱乐类节目;
➢ 按节目体裁:信息类、专题类、综合类; ➢ 按节目播出方式:影片播出、录象播出和现场播出;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第1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
1.2.2 录象制作方式
录象机处理和记录方式分为复合方式、Y/C方式、RGB方式;
➢ Y/C分量信号:特点是把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C)在编
码和解码过程中分开,用两根电缆传送分量信号,接口采用s端子 (s-video);优点是消除了复合录象系统中存在的亮色串扰问题, 提高了画面质量和信噪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