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山东省卫生厅
科学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总论 讲述1.2.5.6.7章,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各论 学习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中成药类中药约 120种,各大类中药鉴定的规律、异同点及方法
中药:本草、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 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伪品
总论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有效成分的含量 纯净度与安全性 药效学 药效组分学
任务二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采用本草学的方法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历史任务
任务繁重
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本草400余种 记载药物3000余种● 目前商品中药7000余种 流通中药材1200余种 中成药6000余种 常用中药800余● 已完成200余种中药品种整理●
第三章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学) 第四章 中药的化学成分(自学) ●第五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六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七章 中药的质量标准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药?
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中药鉴定学是 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中药的质量鉴定
●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
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影响中药质量因素多多:
野生与家种(柴胡) 道地与非道地(丹参) 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黄连) 运输贮藏(金银花) 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丹参、黄芪) 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中药的质量鉴定任务 外观质量鉴定 内在质量鉴定
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 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研究探讨——中药来源、性状、显微、理化、质量标准 寻找——新药 理论和实践问题。
概括为八字“整理提高,保质寻新” 。 ● 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任务
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
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
长期任务
任务一 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真伪
品种
优劣
质量
中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和
科研成果的准确性,也决定着中医药的发展
与存亡。“病对、方准、药不灵”
一、中药的品种鉴定
●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
参考文献
著作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谱 中药志Ⅰ-Ⅶ 新编中药志Ⅰ-Ⅳ 中华本草1-8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4 山东省药品标准 (2002)
中国常用中药材 中药道地药材
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说 道地药材图典·西南卷 道地药材图典·三北卷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1-4 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中药材光谱鉴别 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 1990年版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鹤草芽) 开发老药新用途(葛根)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
思考题
1、如何解释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有哪些? 3、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5、中药新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中药资源的保护
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354种 第二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400余种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3级76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161种 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千余处
●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
中药鉴定学
周凤琴
药学院 生药系
2010.3
要求
熟识常用中药300种,掌握重点品种120-150种 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中药鉴定的一般方法与学习技巧 “四动”:动口、动眼、动手、动脑 有问题及时反映 不设期中考查,采取课堂提问、5分钟快速小考以及作
业作为平时成绩。
学习内容
的质量标准和老药再评价等。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是中
药鉴定学的战略性任务和工作重点。
●国家颁布了系列相关质量标准法规
中国药典、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方法、中药新药研究指 南、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原则。任务四 保护与开中药资源●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
件,也是中药鉴定学的长期任务。
●中药资源
天然资源:品种丰富,发现了许多替代进口的野生资源 。总12807种,植11146 种,动1581 种,矿80 种。 野生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但正在减少或濒危。
人工种养殖资源:家种大宗药材200余种,正在扩大品种 与面积。人工合成品。
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中药品种问题多多:
◆一药多源(贯众 6科35种); ◆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 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牛黄); ◆地区用药习惯(地丁); ◆人为制假(广藿香) 有复杂品种问题的约占50%
中药品种鉴定的任务: ◆传统道地药材的品种鉴定 ◆复杂来源中药的品种鉴定 ◆贵重与紧缺中药的品种鉴定 ◆同科属不同种的品种鉴定
3000 : 800 : 200 著名的本草学家: 黄胜白、陈重明 、谢宗万、尚志钧
要开展的工作 澄清古今混乱,确定药材主流
天南星、枳壳、金钱草 解决名实相符问题
同名异物(白头翁) 同物异名(益母草) 规范中药名称,一药一名
任务三 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与手段研究并制定新中药材、新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