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检验规程(试行)

福建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检验规程(试行)

福建电网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检验规程(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简称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设备状态检修的检验项目、检验周期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电网110kV及以上数字式继电保护设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电调[ ] 号福建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管理规定
3 术语
3.1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基于继电保护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设备自诊断技术,结合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运行和检修历史资料,通过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

3.2 设备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况的各种技术指标、性能和运行情况等参数的总称。

3.3 巡检
定期进行的为获取设备状态量的巡视和检查,包括运行人员的巡视和检修专业人员的巡检。

3.4 例行试验
为获取设备状态量,评估设备状态,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定期进行的保护停用状态下的各种试验。

3.5 诊断性试验
巡检、例行试验等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经受了不良工况,或受家族缺陷警示,或连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评估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

3.6 初值
指能够代表状态量原始值的试验值。

初值一般采用投产试验值。

3.7 初值差
(当前测量值-初值)/初值×100%,适用于绝缘测量值、通道损耗值等。

3.8 定值误差
(当前试验值-整定值)/整定值×100%。

3.9 警示值
状态量达到该数值时,设备已存在缺陷并有可能影响保护性能。

3.10 注意值
状态量达到该数值时,设备可能存在缺陷,要引起注意。

3.11 家族缺陷
由同一设计、同一原理、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同一器件、同一工艺等因素引起的设备共性缺陷。

4 总则
4.1 试验分类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试验分为巡检、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三类。

巡检、例行试验通常按周期进行,诊断性试验只在诊断设备状态时有选择地进行。

4.2 试验说明
在设备运行期间,按规定的巡检内容和巡检周期对各类设备进行巡检,巡检情况应有书面或电子文档记录。

巡检分为运行人员巡视和检修人员巡检。

新设备投运1年内(220kV及以上)、或2年内(110kV)的设备,应进行全部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带负荷试验除外)。

4.3 设备状态量的评价和处置原则
4.3.1 设备状态评价原则
设备状态的评价应该基于原始资料(出厂报告、检验报告等)、运行资料(事故、缺陷、跳闸、运行工况、日常操作等)、检修资料、其它资料(家庭缺陷、年度设备分析报告、年度运行分析报告等)等信息,结合同类设备的比较,对设备状态作出综合评价。

4.3.2 注意值处置原则
有注意值要求的状态量,若当前试验值超过注意值,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加强运行巡视,有条件情况下安排处理。

4.3.3 警示值处置原则
有警示值要求的状态量,若当前试验值超过警示值,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对于运行设备应尽快安排停用该设备并消除缺陷。

4.3.4 家族缺陷的处置原则
对于存在的家族缺陷,根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整改要求,及时进行整改。

5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巡检项目
5.1 运行巡视项目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运行巡视项目见表1。

表1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运行巡视项目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检修巡检项目见表2。

5.3.1 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巡检周期及项目,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巡检,并按照《福建电网继电保护基础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规定》中要求的格式记录巡检结果。

5.3.2 现场运行环境检查依据DL/T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定》要求执行。

5.3.3 装置面板检查中包括重合闸保护、备自投保护的充电情况。

5.3.4 屏内设备(包括各功能开关、方式开关、压板投退)要求运行操作后加强检查。

5.3.5 版本及定值检查要求保护版本要符合主管部门确认的最新可运行版本,保护定值要符合保护整定单要求。

并要求在定值更改后进行定值核对。

5.3.6 交流显示值检查要求检修单位比较运行间隔保护和测控装置上的交流显示值,并记录最大误差。

5.3.7 高频通道检查要求在冰雪、雷电等恶劣天气下增加巡检的频率。

5.3.8 保护差流检查及红外测温检查要求在负荷高峰期间增加巡检的频率。

5.3.9 红外测温包括保护屏内设备及户外端子箱内的端子排,特别是TA、TV 二次回路连接端子、直流电源回路接线端子等。

5.3.10 直流支路绝缘检查要求利用绝缘在线监测仪对所有保护和控制直流支路进行检查。

5.3.11 反措检查应根据反措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

6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
6.1 例行试验项目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见表3。

6.2 例行试验说明
6.2.1 整组试验时,如果几种保护共用一组出口连接片或共用同一告警信号时,应将几种保护分别传动到出口连接片和保护屏柜端子排。

如果几种保护共用同一开入量,应将此开入量分别传动至各种保护。

6.2.2 在整组试验中着重检查如下问题:
a) 模拟各种类型故障,检验保护动作正确性及信号指示的正确性、测量保护动作速度、检查保护输出信号(至监控系统、录波器故障信息子站等相关信号)。

b) 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可靠性,其中装设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验证电压、电流、断路器回路相别的一致性及与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相连的所有信号指示回路的正确性。

对于有双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应检查跳闸回路与跳闸线圈接线的一致性。

c) 自动重合闸按规定的方式动作并保证不发生多次重合。

d) 记录动作时跳合闸线圈的电压波形,计算跳合闸回路动作压降,要求压降小于10%。

e) 测量TA 保护回路二次负载。

与投产试验比较,初值差小于5%。

f) 各套保护在直流电源正常及异常状态下是否存在寄生回路。

7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
7.1 诊断性试验项目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在巡检、例行试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诊断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见表4。

7.2.1 在逆变电源性能检验时,要求插入全部插件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7.2.2 保护定值及逻辑试验须遵守如下原则:
a) 每一套保护应单独进行整定检验。

试验接线回路中的交、直流电源及时间测量连线均应直接接到被试保护屏柜的端子排上,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

交流电压、电流试验接线的相对极性关系应与实际运行接线中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到屏柜上的相对相位关系(折算到一次侧的相位关系)完全一致。

b) 在整定值检验时,除所通入的交流电流、电压为模拟故障值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外,整套装置应处于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一致的条件下,而不得在试验过程中人为地予以改变。

c) 装置整组动作时间:从模拟故障发生至保护屏跳闸接点输出端子;
d) 保护逻辑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装置的具体构成方式和动作原理拟定。

e) 必要时进行保护逻辑的仿真试验。

f) 纵联保护需要在线路带电运行情况下检验载波通道的衰减及通道裕量,以测定载波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7.2.3 带负荷试验,一般需要进行如下项目:
a) 测量电压、电流值,相序及相位关系。

b) 对使用外接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零序方向保护装置,应进行零序方向带负荷试验。

c) 所有差动保护除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

参考文献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5145-200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DL/Z 713-2000 500kV 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

DL/T 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770-2001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JB/T 9568—2000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