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2、地理要素间关系
生物
水 大气
岩石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3)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 供了__有__机__质___。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__成__土__物__质__和__无__机__盐___ (4)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 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 调__节__空__气__、__涵__养__水__源__、__保__持__水__土__、__防风固沙等
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太阳能 光合作用 植物
呼吸运动 释放热量 自然环境
食物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动物
死亡
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并释放热量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活动2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22张PPT)
藏羚羊的例子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藏 存活率上升 羚 数量增加 羊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境
壤不足
藏 存活率下降 羚 数量锐减 羊
“牵一发而动全身”
“活动4”: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诸多 影响
地下 生物多 水位 样性减 上升 少
变得 温和 湿润
泥沙淤 积减少
洪水频 率减少 或洪水 灾害减 轻
看一看,试一试,你掌握了吗?
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 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22张PPT)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过度砍伐 植被破坏
水土 流失
土壤变薄 肥力下降
沟谷纵横 岩石裸露
生态恶化
河流径流季 节变化增大
旱涝灾害 增多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 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4、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 等统一变化的过程
5、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
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 )
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7、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 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 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地理特征体现
了( D )
A、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案例2. 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 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
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B)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C.不可替代性
B.整体性 D.数量的有限性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
能有( A )
①平衡功能
②生产功能
③自净功能
④新陈代谢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22张PPT)
1、生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 成有机物的能力
表现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 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中CO2的平衡、O2的平衡、一定范围内 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8、三峡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C )
A、洪涝灾害多发
B、污染加剧
C、生态失调
D、全球气候变暖
9、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 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_光__合_ 作用。图中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 在该作用中吸收_二__氧__化__碳___,释放 ___氧__气_____。 (2)图中箭头a表示植物叶片的 ____蒸__腾______作用。
土壤水根系吸收 植物 蒸腾 大气 凝结 降水
蒸发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气 候
水文
泥沙“染”黄了河水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地貌 植被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活动3”:试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 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地形——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水文—— 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 生物——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土壤—— 逐渐由湿变干 气候—— 由湿润变得干燥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 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
严重
6、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
西北内陆地区景观相符合的是(A)
“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案例1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对大气圈的影响: 改变了大气成分
对水圈的影响: 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对岩石圈的影响: 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地 理 人 教 版 必修一 5.1自然 地理环 境的整 体性课 件(共 22张PP T)
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
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