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本科课程期终考试统一命题纸 B 卷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23001 课名:普通化学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重考(√)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哪一个符合题意义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1.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有析氢腐蚀、析氧腐蚀和浓差腐蚀。
哪一个选项中的电极反应是表示析氧腐蚀时进行的电化学反应:…………………………………………………………()(A) 阳极:Fe(s) Fe2+(aq) + 2e;阴极:O 2(g) + 4H2O + 4e OH(aq);(B) 阴极:Fe(s) Fe2+(aq) + 2e;阳极:O 2(g) + 4H2O + 4e OH(aq);(C) 正极:Fe(s) Fe2+(aq) + 2e;负极:O 2(g) + 4H2O + 4e OH(aq);(D) 负极:Fe(s) Fe2+(aq) + 2e;正极:O 2(g) + 4H2O + 4e OH(aq)。
2. 对于可逆反应,N 2(g) + 3H2(g) 2NH3(g),v 正(N2)代表以 N2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 逆(H2)代表以 H2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逆反应速率,v 逆(NH3)代表 NH3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当该反应平衡时,则下列哪一个关系式是正确的,……………()(A) 2v正(N2) = v 逆(H2);(B) v 正(N2) = v 逆(NH3);(C) 2v正(N2) = 3v 逆(NH3);(D) v 正(N2) = 3v 逆(H2)。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分子晶体中,其分子间作用力愈大,则分子愈稳定;(C) NH4HCO3 溶液的凝固点与冰的凝固点相同;(D) 若酸碱反应:酸1 + 碱2 酸2 + 碱1 的 K >> 1,则酸性:酸 1 > 酸 2。
4. 氮化硅(Si3N4)熔点很高,硬度大,不导电,难溶于水。
下列哪一种晶体与氮化硅属于同一类晶体。
………………………………………………………………………………()(A) 石墨;(B) BaCO3;(C) PCl5;(D) SiO2。
5.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哪一个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2+;(B) NH3;(C) CHCl3;(D) H2O。
(A) Zn(NH3)46. 下列哪一个关系式成立:……………………………………………………………()(A) 一个化学反应的r G m(298K) = r G m(598K);(B) H = U + (p V);(C) E(Ag+/Ag) = E(AgCl/Ag);(D) 一个化学平衡正向进行时,J > K。
7. 按多电子原子的 Pauling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在下列各组基态原子轨道能级高低的比较中,关系式不成立的是:………………………………………………………………()(A) E6s<E4f<E5d;(B) E6s>E4f>E5d;(C) E6s< E5d< E4f;(D) E4f> E6s> E5d 。
8. 下列各对物质中,那对不是共轭酸碱:……………………………………………()(A) HPO42—PO43(B) H2CO3—HCO3(C) H2O—OH(D) H+—OH。
9. 下列哪一个化合物不能形成溶胶:…………………………………………………()(A) As2S3;(B) Ag2S3;(C) Al2S3;(D) Sb2S3。
110. 下列 4 种量子数的组合中,不合理的是:……………………………………………()(A) 4,-1,0,+1/2;(B) 3,1,-1,+1/2;(C) 2,1,1,-1/2;(D)1,0,0,+1/2。
11. 下列浓度相同的溶液中,哪一个溶液的 pH 值最大:………………………………()已知:K a(HAc) = 1.76105;K b(NH3H2O) = 1.77105;K a(H CN) = 4.931010;K a (HF) = 3.53104;(A) NaAc;(B) NaCN;(C) (NH4)2SO4;(D) NaF。
12. 下列有关薛定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薛定谔方程本身体现了波粒二象性;(B) 求解薛定方程可得到四个量子数;(C) 求解多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可获得其波函数的精确解;(D)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是由薛定谔方程推导而来。
13. 下列氯化物中,水解程度最大的是:…………………………………………………()(A) PCl5;(B) AlCl3;(C) FeCl3;(D) ZnCl2。
14. 在下列化合物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2+;(C) [Ag(NH3)2]+;(D) [Zn(CN)4]2。
(A) Ni(CO)4;(B) [Cu(NH3)4]15. 等温条件下,从定性角度看,哪一个反应的Δr S m最大:…………………………()(A ) 2SO2(g) + O2(g) === 2SO3(g);(B) 2H2(g) + O2(g)=== 2H2O(l);(C) FeO(s) + CO(g) === Fe(s) + CO2(g);(D) PCl5(g) === PCl3(g) + Cl2(g)。
16. 下列浓度相同的 4 种稀溶液:(a) C6H12O6,(b) HCl,(c) NaCl,(d) K2SO4,其凝固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a>b=c>d;(B) d>c=b>a,(C) d>c>a>b;(D) b>a>c>d。
17. 升高同样的反应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E a 较小的反应;(D) Δr S m较大的反应。
18. 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 Cl (B) O (C) N (D) F19. 下列物质中,分子内具有极性键但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A) CH3OH;(B) NH3;(C) H2S;(D) CCl4。
20. AgBr 在下列哪一种介质中的溶解度最大:…………………………………………()(A) KBr(aq);(B) AgNO3(aq) (C) 纯水;(D) 氨水。
二、二、填充题(每一空格1 分,共25 分。
)1. 根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键和键,前者的特征是,后者的特征是。
2. 由于电子云的钻穿效应,使同一电子层中的原子轨道发生现象。
在同一能级组内,若电子的钻穿效应大于屏蔽效应,会使原子轨道发生现象。
3. 某电极的电极电位值愈大,表明该电对中型物质的能力愈强。
当两个电极组成一原电池,电极电位较大的电对作为原电池的极,电池反应就是由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2+配离子中配位原子是______;配位数为______;配离子的空间构4. [Cu(en)2]型为_______;该配离子的名称是,属_______物。
5. 温度为 T 时,反应4HCl(g) + O2(g) 2Cl2(g) + 2H2O(g) 的标准常数为 K1;2HCl(g) + 1/2 O 2(g) Cl2(g) + H2O(g) 的标准常数为 K2;1/2 Cl2(g) + 1/2 H2O(g) HCl(g) + 1/4 O2(g)的标准常数为K3。
则 K1与 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K2与 K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6.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是_________,碱是_________。
每一个酸必然对应一个______碱。
7.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三、计算题(共35 分)1. 若将 1.00 摩尔 SO2(g)和 1.00 摩尔 O2(g)混合物,在 600℃和 100 kPa 下缓缓通过 V2O5 催化剂,使生成 SO3(g)。
当达到平衡后,总压力仍为 100 kPa,测得混合物中剩余的 O2 为 0.615摩尔。
试计算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600℃)。
2. 已知 K sp (Fe(OH)3) = 41038,K a (HAc) = 1.75105,K w = 11014。
试通过计算说明Fe(OH)3 沉淀不能溶于醋酸溶液。
3. 在体积为 1.0 升,浓度为 6.0 mol L 1 的氨水溶液中,加入 0.1 摩尔固体硫酸铜,形成深蓝2+]溶液。
试问,向该溶液中加入 IO3溶液后,能否形成 Cu(IO3)2 沉淀。
(假定,色的[Cu(NH3)4加入硫酸铜、碘酸盐后,溶液体积均未发生变化。
)已知:K稳[Cu(NH3)42+] =2.091013,K sp[Cu(IO3)2] = 7.4108。
4. 已知E(Zn2+/Zn) = 0.7618 V,E(Cu2+/Cu) = 0.3419 V。
有下列原电池:() Zn Zn2+ (0.010 mol L1) Cu2+ (0.010 mol L1) Cu (+) 向左半电池中加入过量固体 Na2S,使[S2] = 1.00 mol L1。
写出新原电池的电池符号,并求算此时原电池的电动势E (已知 ZnS 的K sp = 1.61024,假定 Na2S 的加入也不改变溶液的体积);(10 分)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D)5. (A)6. (B)7. (A)8. (D)9. (C) 10. (A)11. (B) 12. (A) 13. (A) 14. (B) 15. (D)16. (B) 17. (C) 18. (D) 19. (D) 20. (D)二、填充题:1. ;;头对头;肩并肩。
2. 能级分裂;能级交错。
3. 氧化;氧化;正;氧化剂;还原剂。
4. 氮;4;平面正方形;二乙二胺合铜(II)配离子;螯合物(内轨型配合物)5. K 1 = (K 1)2;K 2 = (1/ K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