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肥料学-第十章-复混肥料

土壤肥料学-第十章-复混肥料

注:如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测氯含量
高浓度 40.0
中浓度 30.0
低浓度 25.0
(二元) 20.0 70.0 2.0 90 50.0 2.5 90 40.0 5.0 80
6. 优缺点
优点: (1) 养分全面,含量高,副成分少: (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 (3) 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 (4) 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缺点: (1)养分比例相对固定,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 各种作物的要求 (2)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
27-9-9
5. 分级
总养分含量 ≥ 40%(三元) 30%~39% (三元) 25%~29% (三元) ≥ 20% (二元)
级别 高浓度复混肥料 中浓度复混肥料 低浓度复混肥料 低浓度复混肥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复混肥料”主要技术指标(%) GB15063-2001
指标名称 总养分含量 ≥ (N+P2O5+K2O) 水溶性磷占有效 P2O5百分率 ≥ 水分 (游离水) ≤ 粒度 球状:1-4.75mm ≥ 粒状:2-5.60mm 氯离子含量 (Cl-) ≤ 3.0 3.0 3.0
施用方法
(1)适宜作追肥,尤其是中晚期追肥或作为受霜冻 害作物的追肥。 (2)硝酸钾含K2O是其含氮量的3.4倍,故农业上常 将其作高浓钾肥用。对烟草、葡萄、茄果类蔬 菜等经济作物作追肥,肥效快,品质好。 (3)硝酸钾可单独施用,也可与硫酸铵等氮肥混合 或配合施用。
二、三元混合肥料的类型和品种
1. 基本类型 (1) 尿磷钾肥:尿素、磷酸一铵和氯化钾 (2) 铵磷钾肥:硫酸铵、硫酸钾和磷酸盐或磷酸铵+钾肥 (3) 硝磷钾肥:硝酸磷肥+钾肥 2. 常用品种 (1) 15-15-15 复肥:N、P、K养
59.4
肥料的吸湿性以其临界相对湿度来表 示,即一定的湿度下,肥料开始从空 气中吸收水分时的空气相对湿度。
79.2 72.0 71.3 69.2 75.8 87.7 81.4 — — —
82.8 70.0 — 78.0 78.0 77.0 — — —
90.5 59.8 87.8 87.8 — — —
46.7
23.5 37.7 — — — — 22.0 31.4 52.8 46.2 76.1 — — —
46.3 18.1 51.4 62.3 59.0 67.9 59.9 68.0 52.8 69.2 — — —
72.4 45.6 51.9 — — 66.9 64.5 63.8 68.1 73.3 — — —
(二)、磷钾复合肥
——磷酸二氢钾
成分:KH2PO4,含 P2O5 52%,K2O 35% (0-52-35) 性质: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化学酸性(pH 3-4) 施用:适宜各种土壤、作物,尤其适用于磷钾养分 同时缺乏的地区和喜磷喜钾作物; 可作基肥、种肥或中晚期追肥。多作根外喷 施 (0.1~0.3%) 或浸种 (0.2%) 无土栽培中作磷源和钾源
4. 有效养分表示法
(1)分析式表示法: 以N-P2O5-K2O的含量百分数表示。 如:15-15-15,表示:含N、P2O5、 K2O均为15% ① 13-0-46;② 0-52-35; ③ 15-15-10-1(B); ④ 20-10-0-2(Zn)
(2) 配合式表示法: 用 N : P2O5 : K2O及养分总浓度的百 分数表示, 如: “3 : 1 : 1, 分析式为: 45%”,转换为
第二节 复混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性质
一、复合肥料 (化成复合肥料) 特点: 经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料 一般为二元型复肥 性质稳定,但其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固定 主要类型: (一)、氮磷复合肥 (磷铵) (二)、氮钾复合肥 (KNO3) (三)、磷钾复合肥 (KH2PO4)
(一)、氮磷复合肥
(三) 投料量的计算
例1、在我国南方缺磷、钾的红壤性水稻土 上种植杂交稻,需配制分析式为8-10-12 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尿素 (N=45%)、过 磷酸钙 (P2O5=18%)、氯化钾 (K2O=60%) 及填料各多少kg?
75.2 57.9 56.4 62.0 60.3 65.2 65.2 65.1 71.5 — — —
77.2 71.3 — 73.5 67.9 — 73.9 71.3 — — —
酸 氢 二 铵 氯
84.0 78.6 72.8 — — 45.0 50.0 —
硝 酸 钙 硝 酸 铵 硝 酸 钠 尿 素 氯 化 铵 硫 酸 铵 磷
91.6 88.3 79.0 — — —
93.7 — — — —
96.3 — — —
57.0 — —
30℃肥料盐及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
-0 20 -磷酸 硝 -20- 铵 酸 0 磷 15 肥 多 60 磷 0 酸 铵
57.0 — 63.0
酸 钾 尿 29 -29 素
磷 酸 二 氢 磷 铵 酸 二 氢 钙 硫
分相等的1 : 1 : 1型复肥,世界多数国 家都生产和施用,尤其欧洲各国。我国 大都依靠进口。
(2) 美国用于花卉的三元复肥“花宝”:有 10-30-20型 (用于促进开花结果) 25-15-10型 (促进根、茎、叶强壮) 30-10-10型 (促进幼苗生长及观叶植物用)等 (3) 日本在蔬菜上常用的三元复肥:如 用于茄果类蔬菜的基肥有 14-18-16型和 12-22-12 -3(MgO)型等;追肥有16-4-16型和10-4-8型等; 用于叶菜类的基肥有 12 - 16 - 12 型和 14 - 22 - 14 型 等,追肥有16-4-16型和23-0-23型等。 (4) 一些特殊类型的三元复合肥料:如配有缓释氮肥(长效氮 肥)的三元复肥,添加有农药、微量元素的三元复肥等。
复混肥料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复合 肥料
混 混 成 肥 合 料
制造方法
由化学方法制成的 肥料 (通常为二元 复肥)
品 种 磷酸铵 硝酸钾 磷酸钾
特 点 性质稳定,其中 的氮磷钾等养分 比例固定
由几种单元肥料或 单元肥与复合肥经 15-15-15 混合造粒而成 硝磷铵钾
肥 料 掺 由几种颗粒大小较
BB肥 合 一致的单元肥料或 (Bulk 肥 复合肥料经简单混 Blending) 料 合而成
养分的含量和比 例可按作物的需 要和土壤的供肥 情况配制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肥Hale Waihona Puke 颗粒P N K K P N
混成肥料示意图
混成肥料实物
特点:颗粒均一;每个颗粒中含有各种养分元素
P P P P P P K K K K K K
O
铵 硫酸 铵 硝酸 氢铵 酸 碳 尿素
不相配 △ 可混合,不可久置 O 相配
复肥配料组分相合性判别图
根据各自性质,避免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
N损失:如铵态氮肥、高腐熟有机肥与钙镁磷肥、石 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时发生化学反应 NH4++碱性肥料 CO(NH2)2+2H2O P退化 Ca(H2PO4)2·H2O+CaO 2CaHPO4+CaO 2CaHPO4+H2O Ca3(PO4)2+H2O NH3↑ NH3↑+H2O+CO2
年 份 复合肥在我国化肥消费中的比重
注:2000年数据为复混肥料比重
8、世界复混肥发展动向:
始于20世纪20年代;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约占化肥消费总量的70%
五、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
高 效 化:平均有效养分浓度约为40% 液 体 化:土壤 —— 结合滴灌、喷灌技术使用 (fertigation = fertilizer + irrigation) 叶面肥 —— 国内外发展均很快 多功能化:集肥料、农药、除草剂或 生长素为一体 缓 效 化:长效复肥、长效-速效复肥 专 用 化:针对性强,主要在经济作物、高档蔬 菜、林木果树及庭园草地施用
1. 磷酸铵
成分: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 物,含N14%~18%,P2O546~52% 性质:灰色粉末或灰白颗粒;吸湿 性小;水溶性;化学中性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NH3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硫磷酸铵 硝磷酸铵 尿磷酸铵 氯磷酸铵 聚磷酸铵 微肥 (Zn、B等)
氮肥 (尿素、硝酸铵等)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

(二) 混合肥料的配制
1. 肥料混合的原则 (1)混合后物理性状不能变坏——肥料的临界相对 湿度要高——如尿素与普钙混合后易潮解 (2) 混合时肥料养分不能损失或退化 如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易引起氨的挥发损失 (3) 肥料在运输和机施过程中不发生分离 如粒径大小不一样的不能相混 (4) 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功效
三、多元混合肥料和多功能混合肥料
1. 多元混合肥料:在二元或三元复混肥料的基础上
添加植物需要的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如 10-30-0-3.5(S);20-20-15-2(B); 15-15-12-1.5(Zn)等
2. 多功能混合肥料:在二元、三元或多元复混肥料
的基础上添加杀虫剂、灭菌剂或生长素配制而成
2NH3 NH3 H2SO4 NH3 HNO2 NH3 CO(NH2)2 NH3 NH4Cl 聚合磷酸 XNH3
磷 矿 石
热法 (能源) 湿法 (H2SO4)
磷 酸
复混肥料
磷矿石制取磷酸合成复合肥料和复混肥料示意图
施用:适合各种土壤和作物 (尤其是需磷较多的作物) 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一般宜作基肥 注意:①作基肥时,常需配施氮肥,使N:P2O5的比例 调整到适宜程度; ②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幼根幼芽太近; ③作种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 可与多数肥料掺混施用 (即作其它复肥的原料 ), 但必须避免与碱性肥料掺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