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准格尔旗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城乡面貌正在迅速改变。
但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综合经济实力。
2008年,全旗完成GDP395.5亿元,增长21.8%。
人均GDP由上年的99348元增加到124371元(约合1.8万美元),增幅25.2%。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3.57亿元,增长23.4%,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222.48亿元,增长29.5%;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1.09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5.85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16.37和5.29个百分点。
2009年上半年,全旗完成GDP221.15亿元,增长17.7%。
“十五”以来,准格尔旗GDP增长了12.4倍,年均增幅达到31.4%。
图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2:三次产业比例2008年,全旗完成财政收入73.92亿元,增长26.7%,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3246元。
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39.78亿元,增长29.2%,上划自治区收入5.6亿元,增长23.6%;一般预算收入28.55亿元,增长24%。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96亿元,增长12.1%。
财政收入分产业和行业看,第二产业完成58.69亿元,增长24.3%,占总收入的79.4%;第三产业完成15.23亿元,增长19.0%,占总收入的20.6%。
煤炭、电力两行业作为主要税源,分别完成45.66亿元和3.6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1.8%和4.9%。
2009年截止8月底,全旗完成财政收入70.5亿元,增长54%。
“十五”以来,财政收入增长了20.5倍,年均增幅达到32.3%。
图3:财政收入分级次构成情况图4:财政收入分行业业构成情况2008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181个,累计完成投资214.46亿元,增长8.1%,其中一产完成投资0.87亿元,二产完成投资178.46亿元,三产完成投资34.95亿元。
2009年上半年,全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12亿元,增长43%。
图5:“十五”以来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图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情况(二)农牧业和农村工作。
农牧业主要是两部分,即沿河现代农牧业和丘陵沟壑区传统农牧业。
沿河现代农牧业从2004年开始实施,现已形成节水示范农业基地10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其中规模化经营10万亩,引进企业10家,成立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33家,其中经营现代农牧业的专业合作社12家。
目前,沿河现代农牧业的效益未明显体现出来。
丘陵沟壑区传统农牧业仍然是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种植业以旱作农业为主,2009年农作物总播面积71997公顷(包括现代农牧业区的小部分),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39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16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53公顷,瓜类种植面积3213公顷,青饲料播种面积22449公顷,牧草播种面积14149公顷,受前半年旱情影响,粮食预计减产4—5成(2008年粮食总产量11.5万吨)。
养殖业在2004年禁牧以来,主要以舍饲养殖为主,畜牧业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9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数达到1004836头只(去年为1105449,减少100613)。
农村工作在“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和“统筹城乡、集约发展”战略指引下,主要实施人口转移。
实施了农牧业“三区”划分,转移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人口,建设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同时开展了村庄布点规划,结合新农村规划将全旗居民点规划为40个。
2000年以来,通过产业转移、教育转移和生态移民、矿区移民等政策措施,累计转移人口7万多人,目前,农村居住人口只有5万人左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是准格尔旗的主导产业。
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2.48亿元,占GDP总量的56.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户,实现增加值190.1亿元。
2009年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9.71亿元,占GDP总量的58.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户,实现增加值109.79亿元。
工业以煤炭、电力产业为主,建材、化工也占一定比例,2008年生产原煤10015万吨(准能2838万吨、地方7177万吨),发电126.24亿度,生产电石82.56万吨,生产焦粉4.17万吨,生产水泥34.44万吨,生产炸药7.07万吨;2009年前8个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工业产品有所下降,生产原煤8793万吨(其中准能2536万吨、地方6257万吨),发电80.6亿度(下降3.2%),生产电石44.62万吨(下降29.3%),生产焦粉10.46万吨(增加262.2%),生产水泥24.44万吨,生产炸药4.8万吨。
煤化工产业正在兴起,尚未产生效益。
现有在建煤化工项目6个,设计生产能力为292万吨,其中甲醇210万吨、二甲醚10万吨、其它产品72万吨。
建筑业方面,全旗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8个,2008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亿元,实现增加值1.08亿元,实现利税0.22亿元。
图9:工业内部结构表1: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四)第三产业。
准格尔旗第三产业主要由商贸流通业拉动,2008年全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26.72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达10.7亿元,其它贸易2.58亿元;2009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亿元。
现代物流业正在兴起,但未形成规模,主要以煤炭运输、仓储为主,2008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8.73亿元,大路煤炭物流园,大饭铺汽车服务区正在建设。
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现有金融机构11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5家(工行2家、农行、建行、中行各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1家;鄂尔多斯市商业银行准旗支行1家;农村信用联社2家;邮政储汇局2家;2009年前8个月,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4.1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5.24亿元;全旗现有保险企业及网点16家,2008年保费收入15500万元。
图11:2004年以来三产增加值增长情况表2:银行基本情况(五)城镇建设。
近年来,准格尔旗城镇建设按照“巩固完善薛家湾、改造提升沙圪堵、全面开发大路新区、加快建设龙口镇、完善其它苏木乡镇所在地市政功能”的总体思路进行,2004年以来投入36.19亿元加快城镇建设,全旗城镇化率达到57.3%。
表3:重点镇建设情况(六)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加强了水、电、路建设。
供水方面,全旗现有水源地38处。
其中,饮用水水源地36处,主要分布在薛家湾陈家沟门、唐公塔、苏计沟、张家圪旦村永兴店、窑沟、黑岱沟村马家塔、大路苗家滩、沙圪堵安定壕、榆树湾、魏家峁、纳日松红进塔、勿图门、伙房塔、四道柳、准格尔召公沟、暖水等地;工业用水水源地2处,分别是小沙湾黄河供水工程和大南沟水库。
交通方面,有黑色公路通车里程1058公里,主要是103省道及辅道、109国道、214省道和阳吉线、壕托线、薛魏线、史榆线、纳榆线、曹羊线、西青线等主要干线,在建公路有大饭铺至康巴什高速公路、大饭铺至小沙湾一级公路、荣城至乌海高速公路准旗段、沿河一级公路准旗段、薛家湾至大路新区一级快速路等;铁路通车里程183公里,主要有大准、准东、呼准、酸周、点南铁路。
2008年全旗公路货运周转量1200500万吨公里,客运量49900万人公里,铁路货运周转量1401650万吨公里。
供电方面,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14座。
(七)社会事业。
全旗现有各类学校60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小学32所、幼儿园13所,在校学生54479人(上学期)。
社会力量办学的小学2所、在校生280人,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3822人。
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3886名。
初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全旗现有综合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基层卫生院18所、民营医院3所、村卫生室201个、个体诊所116家,卫生系统有病床1502张,卫生技术人员1280人。
全旗现有市级一级文化站7个、二级站8个、三级站10个,示范文化室18个,市级示范文化户77户,文化经营活动单位170余个,从业人员1000多人。
2004年至今,旗财政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8亿元,招聘大学生890名;投入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亿元,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27名。
2009年,将在大路新区陆续开工建设“四大文化主体工程”(博物馆、图书馆、新闻会展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一场三馆”(体育场、体育馆、训练馆、游泳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现已开工。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55元,其中来自二、三产业所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1.4%,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还达不到7155元;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到14821元和3715元。
社会保障方面,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医保、低保制度,截止目前,全旗城镇养老保险参保7166人,保障标准为450元/人•月;农村养老保险参保93803人,保障标准为210元/人•月;被征地农民参保2933人,保障标准为460元/人•月,生态移民参保1971人,保障标准300元/人•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9.45万人,参合率93%,报销封顶线10万元;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5万人,参合率80.3%,报销封顶线3万元。
有城镇低保对象3130户7077人,月人均补差220元;有农村低保对象5122户12288人,半年人均救助528元。
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免费职业教育、免费体检,建立了大学生资助奖励制度,为原国有集体转制下岗失业人员代缴养老保险、发放生活补贴等。
2004年以来,旗财政投在惠民政策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超过10亿元,有17万农民、2万多城镇居民、4万多学生不同程度受益。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制约因素(一)基础设施仍然是瓶颈制约。
从图10与图13、14、15的对比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目前,全旗工业用水需求约70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只有3015万立方米,大路新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工业用水缺口约4000万立方米,实际工业供水能力为3600万立方米(不包括准能公司,加上准能公司供水能力为7920万立方米,其中2160万立方米年底才具备供水能力)。
全旗电力总装机已达298.4万千瓦,在建电厂总装机162万千瓦,如果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电力外输通道将有很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