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导师制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德育导师制方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2018~2019学年








导师姓名: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德育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和高新区小学综合发展性评估德育条例规定,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学校德育体系,构建和谐校园。

经研究,决定在我校试行“德育导师制”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兼顾个体,既管又导的工作方式,整体推进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

导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特点,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

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导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真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

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整体性原则。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展指导工作。

三、工作实施步骤
1.成立由校长室、学校行政班子为领导的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邱立琦
副组长:黄惠英
组员:谢永莱、陶松易、曹雅琴、王伟明、庄炜、朱琴、张宸籽、各年级组长
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决定自本学期开始实施德育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导师工作,人人成为学生的德育导师。

2.德育处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白马涧小学德育导师制方案。

3.摸底调查:各班调查需要导师辅导的学生,选择确定受导学生,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

4.组建德育导师小组和导师团
(1)担任德育导师的对象范围:全体教职工。

(2)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组建一个导师组,由班主任担任导师组长(协调人),本班其他导师原则上由副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担任。

(3)学校内各导师小组形成一个导师团。

5.成立辅导小组:每位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

具体在确定德育导师的人选后,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最后确定,每学年确定一次(由各德育导师组长协调)。

四、德育导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方法
1.导师工作职责:
(1)班级德育导师组组长(班主任)职责
全面负责本班德育工作的实施;负责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纪律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协调和协助本班其他德育导师的工作。

(2)非班主任德育导师职责
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③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⑤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

2.导师工作任务:
(1)每月必须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每月必须与家长联络一次。

(2)定期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3)要全面了解学生,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进行教育引导,要尊重学生,依法执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4)特殊案例会诊制度。

定期召开德育导师会议,组织导师对个别受导学生特殊情况进行会诊,针对存在问题,共同研究对策。

3.导师的工作方法: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

导师只有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导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

导师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可以根据导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周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站论坛、电子信箱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分担烦恼和忧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导师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导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六、考核评估。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工作
检查、督促、评估。

每学期由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考核。

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一是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二是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四是其他教师的评价。

七、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及案例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八、本学期"德育导师制"工作重点
(1)制订方案,建组建档。

(9月)
(2)导师谈心交流至少四次,家访辅导对象至少四次。

(3)期末考试前的心理疏导。

(1月上旬)
(4)寒假"心连心"家访。

(2018年2月份)
(5)学期结束,各位导师以电子档形式上传内网。

(《结对学生情况表》1张、《受导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1张、《谈心交流记录表》4张、《家访联络记录表》2张)
(6)及时做好资料、台帐的整理,成果搜集。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受导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
2017年9月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德育导师谈心交流记录表(4份)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德育导师家访联络记录表(2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