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对这一表述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B.哲学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C.自然科学依赖于哲学并随之而发展D.形成哲学思想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2.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二人的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 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B.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问题C.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是观念的集合”4.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萨金特和西姆斯通过对“利率上调是如何影响GDP 的?如果政府调整财政预算,经济将会怎样?”等经济问题的分析,创立了一系列方法,用于研究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看,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A.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B.源于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思考C.构建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D.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总结5. 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D.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6.xx年《壬辰年》生肖“龙”邮票因为外形设计“张牙舞爪”引起了网友争议。
有人说“威武庄严,一身正气”,有人则认为“凶神恶煞,霸气外露”。
专家说,这条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九龙壁。
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艺术作品会给人无限遐想B.读者对邮票的理解与自身的生活阅历及感悟息息相关C.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而错误意识则来源于主观世界D.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由于现实中龙的存在赋予了设计者灵感7.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
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的②社会科学规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向③艺术想象可以启迪科学思维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优秀的影视作品打动观众的不是靠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场景,而是要能启迪观众“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
这体现了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9.波士顿经验曲线又称之为经验学习曲线,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累计越多的经验,他们就越有效率(如图)。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真理总是有条件的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在今年的德国汉诺威信息与通信技术博览会上,展出一款绘画机器人,它在动笔之前,会先为目标物体拍摄一张黑白照片,然后通过内置的电脑程序对照片加以分析,并确定物体的轮廓和各部位的明暗对比。
只需花费三分钟时间,就能够将眼前物体大致勾勒出来。
这说明①科技的发展让机器人具有了分析能力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④人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规律、发展规律、利用规律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1. “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
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功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③艺术创作具有相对独立性④认识推动实践发展A.①② B.②④C.②③D.①③12.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国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断创新,从而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
从哲学角度上看,消费者和企业之间A.二者的联系是偶然存在的,具有普遍性B.二者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具有客观性C.二者的相互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量变D.二者的相互对立推动着事物不断出现质变13.“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依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电视摄像机的引导,经历了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的过程,最终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
这一对接的成功得益于①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联系②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善于根据事物间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普遍性,建立任何具体事物间的联系④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根据需要创造联系,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4.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起,中国孩子则倾向于牛和草地分在一组。
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
这说明A.联系是有条件的,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B.人们的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具有随意性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下列诗句与之哲学寓意相同的是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7.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谈论“中国责任论”: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表示希望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
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今年8月底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启动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
回答18—19题。
18.启动异地高考改革,说明我国①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②民主的广泛性③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④民主的真实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9.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户籍制度、资源配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诸多复杂问题。
各地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时应攻难克艰、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兼顾各方利益,力求多方共赢。
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②勇于改革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③着眼于事物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这说明A.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2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
中国重申并强调,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上应坚持“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
这是因为A.联系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有着决定性作用C.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D.矛盾的统一性推动着事物和谐发展22.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两次对接成功,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性新纪元。
他们的对接,经过捕捉、‘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步骤,才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为突破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难点,广大科技人员迎难而上,集智攻关,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这表明①具体事物的联系不因人类活动而改变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③解决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主要矛盾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3.20年前,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如一缕春风掀起了全国上下的深入改革。
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我们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有人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敢于直面矛盾,解决矛盾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否定实现的④善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传统民本思想也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但其目的是“治民”、“驭民”;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从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出①思维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②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①③B.②④C.③④D. ②③本卷为6小题,共52分。
25.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对日本政府非法“购岛”等一系列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的行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要求日方切实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的行为,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争议的轨道上来,向国际社会阐述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由来、法律依据、国际文件和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监船赴其海域巡航执法,命名并公布其名称,划定并公布其领海基点基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