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培养学生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提高未来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需要。

可见,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长期精心培育才能逐步形成的。

一、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首先在于他能否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应该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能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他成功的起步,生动活泼的课堂,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敢于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养效提高。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

为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意识,就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参与实践,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分享,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多种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思维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它首先要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的建构。

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把问题的呈现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利用已有的经验,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创造条件。

还要利用多种呈现方式,去发展学生思维角度。

课标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有图画、表格、图文结合和纯文字叙述等多种呈现方式,这几种呈现形式都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的。

学生大多喜欢图画式情境,因为比较有趣、直观,一下子能理解题目意思,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掌握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思维。

四、利用经验,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解解决问题策略。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在整理信息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策略。

对于学生呈现的多种策略教师要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加一方面要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去发展思维的策略。

在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质疑交流、反思评价等活动,经历将实际问题提炼为生活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的另一目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

这种体验不是形式上的会利用策略解决问题,更不是将策略作为附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额外任务,是要让学生理解解决同一个问题也不是只限于一种策略的运用,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并且在策略的提升时应与教学思想贯通。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人们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

它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择业,下岗等方面的困扰。

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每个人的应变能力可能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有先天的因素,如多血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应变能力高些。

也可能有先天的因素,如长期从事紧张工作的人比工作安逸的人应变能力高些。

因此应变能力也是可能通过某种方法加以培养的。

对于应变能力高的人,要正确地选择职业,将自己的能力**于社会;而对于应变能力低的人,在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的同时,还要努力进行应变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们就从选择和培养两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人在选择职业和进行人生的其他选择时,除了考虑客观条件和个人的兴趣外,还应做到“知已知彼”,考虑一下自己的应变能力是否适合于进行这样的选择。

一般来讲,应变能力高的人可以选择需要灵活反应的工作,如运动员、推销员、调度员等等。

这些工作需要人们在外界环境或条件有较大变化时,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

相反,应变能力低的人可心选择一些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气象、财会、精密仪器等。

在这些工作中,外界环境或条件的变化不是很大,对人们应变能力的要求也相对低些。

当然,应变能力还是可以通过实践来逐步和提高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多参加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人的应变能力的过程。

扩大个人的交往范围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小团体,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些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需要应变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只有首先学会应变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推而广之,应付各种复杂环境。

只有提高自己在较小范围内的应变能力,才能推而广之,应付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实际上,扩大自己的变化范围,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加强自身的修养应变能力高的人往往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战,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

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事没着冷静,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

注意改变不良的习惯和惰性假如我们遇事总是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就要主动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迅速作出决。

假如我们总是因循守旧,半途而废,那就要从小事做起,努力控制自己,不达目标不罢休。

只要下决心锻炼,人的应变能力是会不断增强的。

学会处理问题是一个人立世和成事的根本。

善于处理问题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学会处理问题可以改善你的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甚至心理环境。

在我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在某些环节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处理。

一切成功者都是处理问题的高手。

愿读者在本书的陪伴下,面对问题时不慌张,处理问题时不打怵,不怯阵,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人生旅途中,活得潇洒,活得滋润,活得事业有成,活得顺风顺水。

编辑本段目录第一章处理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第一节处理问题应具备辩证的思考能力(2)一、考虑问题的起因(2)二、考虑问题的结果(4)三、考虑问题的本质(4)四、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性(5)第二节处理问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8)一、处理问题要以理服人(8)二、处理问题要以情动人(9)三、处理问题要善解人意(11)四、处理问题要善听人言(12)五、处理问题要善察人情(13)第三节处理问题应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18)一、透过现象看本质(19)二、通过苗头看趋势(20)三、从小事看大问题(22)四、见一斑而窥全豹(22)第四节处理问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25)一、冷静的心态(25)二、平和的情绪(26)三、稳重的气质(28)四、宽广的胸怀(29)第二章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31)第一节倾听原则(32)一、倾听有利于获取对方的好感(32)二、善于提出问题会使倾听效果更佳(35)三、倾听中的提问要注意技巧(39)第二节平衡利益原则(41)一、欲取先予(41)二、欲得先舍(44)三、欲留先去(45)四、知恩图报(46)第三节负责任原则(48)一、敢于负责(49)二、善于负责(49)三、为自己负责(51)四、为他人、团体或国家负责(53)第四节和为贵原则(56)一、能力互补,配合默契(56)二、以和为贵,化敌为友(57)第五节留余地原则(59)一、为对方留余地(60)二、为自己留余地(63)第六节宽容原则(65)一、允许悔过(65)二、善于纳谏(67)第七节适度原则(69)一、举措适度(70)二、语言适度(74)第八节平等原则(75)一、人格上要平等(76)二、方法上要公道(79)三、标准上要统一(84)第三章处理问题的语言技巧(87)第一节处理问题的分寸技巧(88)一、处理问题要因人而异(88)二、处理问题要不失时机(91)三、处理问题要创造氛围(94)第二节处理问题的说理技巧(96)一、用引经据典的方式处理问题(97)二、用层层剥笋的方式处理问题(98)三、用晓以利害的方式处理问题(101)第三节处理问题的曲直技巧(103)一、用实话实说的方法处理问题(103)二、用直言关键的方法处理问题(104)三、用隐语暗示的方法处理问题(105)四、用反语进言的方法处理问题(106)五、用不言不语的方法处理问题(107) 第四节处理问题的虚实技巧(109)一、处理问题的无中生有法(109)二、处理问题的诱人人套法(112)三、处理问题的反话正说法(115)第五节处理问题的劝导技巧(116)一、以理劝导来处理问题(117)二、以情劝导来处理问题(118)第六节处理问题的反驳技巧(120)一、针锋相对的处理问题方法(120)二、示假隐真的处理问题方法(123)三、关门落闩的处理问题方法(125)四、陷敌两难的处理问题方法(127) 第七节处理问题的幽默技巧(128)一、幽默反驳法(129)二、幽默错解法(129)三、幽默批评法(130)四、幽默解窘法(130)五、幽默脱困法(131)六、寓机智于幽默(131)第四章处理问题的谋略技巧(133)第一节借力打力的处理问题方法(134)一、力量不足时的借力打力法(134)二、隐蔽行踪的借力打力法(135)三、顺势而为的处理问题方法(136)第二节创造优势的处理问题方法(138)一、以激将法创造有利局势(139)二、营造阵式烘托自己的力量(140)第三节控制局面的处理问题方法(141)一、多谋善断,有效驾驭局势(142)二、抓住时机,推动局势转化(143)三、分析局势,制定新的策略(145)第五章处理问题的应变技巧(149)第一节以不变应万变(150)一、外交活动中的以不变应万变(150)二、军事战争中的以不变应万变(151)三、研究学问中的以不变应万变(151) 第二节随机应变(152)一、在行动上随机应变(152)二、在语言上随机应变(156)第六章处理问题的常用方法(163)第一节锯箭法(164)一、锯完“箭杆”后一推六二五(164)二、不伤感情的推拖或拒绝(166)第二节补锅法(167)第三节冷处理法(169)一、沉默是金(171)二、灵活推托(172)三、假装糊涂(172)第四节热处理法(173)第五节硬处理法(176)第六节软处理法(179)第七节智胜法(183)第八节勇胜法(187)第九节托辞法(188)第十节谎言法(190)第十一节糊涂法-(192)第十二节忍耐法(195)第七章处理职场问题的实战技巧(199)第一节审时度势,处理问题要别具慧眼(200)一、处理职场问题要顾全大局(200)二、处理职场问题要会保全自己(204)第二节刚直不阿,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207)一、处理职场问题要坚持正义(207)二、处理问题体现平和诚信(212)第三节深思熟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