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卷第1卷(共40分)一.单选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催产素是一种由9个氨基酸缩合成的9肽。
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合成该催产素的部位是核糖体 B .控制该催产素合成的基因至少有54个碱基 C .该催产素分子中有9个肽键 D .该催产素分子中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2.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迁地保护C .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D .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3.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 、E 元素组成的主要相互关系图。
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E → G 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② G → B 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③B 具有多种功能是由于b 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④B 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由于E 的排列顺序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置可能是( )A .1处B .1、3、5处C .任何一处D .2、4、6处5.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代表人体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水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B .水稻淀粉酶在a 点与b 点的催化效率相同,但本质不同C .由于胃酸会随着胃液进入小肠,故胃液进入小肠后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D .由于胃酸的进入将导致小肠中pH 的改变,小肠中的消化酶会失去活性6.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7.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 .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设计验证Ni 是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 ( )9.某食堂共有18名工人,血型鉴定时出现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①有8人,②有7人,③和④合计9人,则他们中血型为A型、B型、AB型和O型的人数分别是()A.4、5、3、6B.8、7、3、6C.5、4、6、3D.4、5、6、310.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11.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12.以下四图均是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A B C D13.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明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
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D.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均无姐妹染色单体14.如图甲是表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乙 甲- -种群数量海底生物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海洋中鱼类的食物分布丙定结果,图乙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4个镜头,图丙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 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4);向左上方移动B.(1)×(3);向右下方移动C.(2)×(3);向右下方移动D.(2)×(3);向左上方移动15.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
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 ①根据DNA 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 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 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B .达到环境负荷量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17.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18.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下图。
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19.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 、Bb 为灰身,bb 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 的个体,20%为bb 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 的比例是( )A .25%B .32%C .50%D .64%20.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 、b 、c 、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第Ⅱ卷(共90分)二.简答题(60分)21.(8分)请围绕与O 2有关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黑暗处理1h ,罩内CO 2含量增加了25mg :再给以1h 的充足光照,罩内CO 2减少了36mg ,共合成葡萄糖45mg 。
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则光照下呼吸作用强度为产生CO 2 mg ·h -1。
上述连续2h 的实验,植物净积累葡萄糖 mg 。
(2)有人利用水生动物耗O 2量测定装置,研究一定水温下金鱼耗O 2量随水中氧分压而变化的规律,结果如图。
左图中流量计(A )用于控制和测定水流量,呼吸室(B )中放金鱼,C 为恒温电热器。
①放入金鱼前,需分别采集呼吸室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样,并测定溶O 2量,其目的是 。
②选择体重相似的健康金鱼做实验的原因是 。
限制P 点、Q 点金鱼耗O 2量的因素分别是 。
由图推知,金鱼属于 (填“恒”或“变”)温动物。
③金鱼能忍受缺O 2,5℃时分别生活在氧分压为0和20mmHg 水中12h 的金鱼,前者组织中的 等含量明显高于后者。
图B表A(1)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处理扦插枝条,促其生根。
为了验证萘乙酸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作用相似,某人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某植物嫩枝若干条,随机平分为A、B、C三组,进行了如表A中所示实验:①实验中有组(1或2或3)对照实验,若B组生根最多,则说明。
②用黑纸包住烧杯遮光的原因可能是。
(2)图B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它由图中的(填标号)共同构成。
(3)右图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⑤的名称__________。
⑵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
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方式分别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调节。
23. (8分)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如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条,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发臭的原因是。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但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
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②引水稀释③使用除草剂④控制污水排入(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
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
24. (16分)A. (4分)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研究基因的分离、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过程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用具:小桶、彩球等。
方法步骤:a.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小桶内放入两种颜色的小彩球,每种颜色各50个(在这两种颜色的小球上分别标上字母D 和d )。
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
b.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一个球,记录这两个小球的字母。
c.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处,重复做50次,记录结果。
①抓取小球后,将小球放回桶里的原因是 。
②从统计数据来看,每只小桶中摸出的D 、d 数量基本相等,模拟的是在减数分裂时 。
③小球组合DD 、Dd 、dd 的数量比接近于 ,模拟的是 的结果。
B.(12分)植物的根要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空白琼脂和含EDTA 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示意图如下)。
提示:EDTA 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 Ga 2+。
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实验二: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 Ca 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
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 Ca 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
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 的琼脂帽,含Ca 2+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第一步: 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