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一、现代文知识1、《藤野先生》就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就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她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1-3);第二部分:在仙台(4-35);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帮“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她对骨学的兴趣与求实精神。
: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厌恶、讥讽与轻视。
“她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日暮里(源自“日暮乡关何处就是”):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水户:这就是富有民族气节与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就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就是她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中国就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就是低能儿,……也无怪它们的疑惑”: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与抨击。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2、《我的母亲》作者就是学者胡适。
文章选自《胡适自传》。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与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与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
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与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与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与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与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最后一段里“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她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作者牛汉。
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就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与上学的乐趣。
“我的第一本书”也就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就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本文就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就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就是大量运用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
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与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我的童年》作者季羡林,选自《季羡林自传》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5、《再塑生命》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与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江南的雪特点(1-3):滋润美艳、柔美、且富有生机与活力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朔方的雪(4-6): 壮美随旋风蓬勃奋飞( 特点) 在日光中旋转升腾江南的雪:就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炼,不能长久保持。
朔方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展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与向上,决不妥协的个性,以及铺天盖地、横扫千军的气势。
朔方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与严酷的社会现实。
“但就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里的“但就是”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相较于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赞颂壮美的北国的雪。
“就是的,那就是孤独的雪,就是死掉的雨,就是雨的精魂”含义:雪完成升华就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7、《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这部历史剧就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
课文选的《雷电颂》就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
这篇独白,一就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就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1风雷电:象征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了国家与人民3有形的及无形的剑:象征屈原的佩剑(陆离),斗争的精神,坚定的信念4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昏庸腐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与官僚5小岛:象征一个理想的社会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强烈希望,对光明未来的强烈追求。
8、《短文两篇》中的《日》与《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写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日》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她们为追求光与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
《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与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表达了作者不愿苟且偷生,而要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奉献一切的人生追求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不?:表达了对生者的期盼,希望她们担负起拯救民族的重任9、《海燕》就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就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就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
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与不革命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象征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日益逼近的无产阶级革命:祈使句,表达了作者期盼经受革命风暴的洗礼,及召唤革命者奋起反抗,赢得解放的豪情,同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0、《组歌》中(《浪之歌》《雨之歌》选自《泪与笑》,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与博爱精神的赞美,也曲折地表达了她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与炎热的衷肠。
《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
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精神。
11、《敬畏自然》就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
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一、引论 1人类要征服自然就是不自量力的:论历史、论关系、论智慧2-4人类的智慧不值得骄傲:从航天事业来讲从人类的认识史从矿坑成为陷阱二、本论宇宙中存在智慧高于我们的生物5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就是相形见绌6-7 进一步阐述两者的关系8-10 宇宙有生命三、结论 11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因为人类“只就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她事物就是兄弟关系。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岗。
本文就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罗布泊今昔对比,揭示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湖泊消失,就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
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念渗透课文,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罗布泊:过去生命绿洲现在死寂荒漠变化原因:人们盲目地利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河道下游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恶化。
13、《旅鼠之迷》作者位梦华,这就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文章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1、繁殖能力强; 2、自杀控制数量;3死亡大迁移启示,教训:1、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2、万事万物都就是自然研究的对象3、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4、自然界有许多未解之谜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与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作者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作者认为大雁就是真正的春天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希望与喜悦。
作者对大雁怀着喜爱、期盼、赞美的感情。
回来的大雁就是香蒲乃至万事万物摆脱了严寒的冬日,迎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天迁徙中的大雁,它的叫声就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地带来了生机与诗意。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就是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