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20200602123401)
《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20200602123401)
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
。
3.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共
享共创,教学相长。
4.学科课程又称 分科课程
,它以有组织的
学科容
作为课程组
织的基础。
5.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
系统分析模式
、 目标模式
和
过程模式。
6.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
保护
和
发展
功能。
7 .班级制度管理的主要容有
.
《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一、一、 1 、近代 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以勒图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
A .生物学起源理论
B.心理学起源理论
C.劳动起源理论
D.需要起源理论
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4、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
A.认识和情感
B.生理和心理
C.情感和意志
D.气质和性格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雄辩术原理》
D .《大教学论》
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
3、在教师的职业形象中最基本的形象是………………………………………( )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的实践活动。
(错 )
2.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
()
3.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
4.现代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错)
5.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
6.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
B.传统教育理论
Word 资料
.
C.形式教育理论
D .实质教育理论
二、二、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三、三 、 1 . 科 学 教 育 学 的 奠 基 人 是 夸 美 纽 斯 。
( 错)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
()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发展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 它规定了课程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
基础。
5.师生关系
5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的地位、 作用和相互对
待的态度等。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教育的 社会功能 。
答、(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培养的效果, 只能以其社会功能
的好坏来加以衡量, 离开社会需要, 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
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 分
( 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 1 分
(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
Word 资料
.
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3.教学
3 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自由意志, 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
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 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
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4.课程目标
4 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
Word 资料
.
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 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使用校本课程能够 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 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 4分
( 3)弊端: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 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 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 论和专门技能;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 流动教师无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 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 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 质量和连续性。 4 分
7.综合课程又称设计课程。
(错 )
8.学业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错 )
9.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
10 .斯金纳是认知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错 )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从教育目的作用的特点看,有
价值性教育目的
和 操作性教育目的
之分。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双轨学制、
口头语言
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5.提问行为由发问、
候答
、
叫答
和理答四个环节组
成。
6.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人格障碍
、
神经症
和精神病。
7.一般地说,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专制型、
民主型 、放任型
三种风格类型的班
主任。
8.我国中小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是
整体印象评价法
、 操行评定
评价法
和操行评定法。
( 2)稳定性和可变性 1 分 ( 3)不平衡性 1 分 ( 4)个别差异性 1 分 ( 5)整体性 1 分
10 .同辈群体主要指学生的非正式群体。
()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外
非制度化教育 与制度化教
育。
2.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具有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调控功能
、
评价
功能 。
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
认识的客体
认识的主体
。
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
Word 资料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 .美国
9、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 .访谈法
10、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 .培根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B.活动课程理论
C.学科课程理论
D .潜在课程理论
7、制定 教学计划 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
A.学科设置
B.学科开设的顺序
C.课时数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8、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效益论思想
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C.社会本位论思想
组织起来的有目标、 有计划地执行管理、 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基层组
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3.个体差异评价法
答: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4.师生关系
答: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
B.个体差异评价
C.绝对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7、信度是反映测试结果的………………………………………………………)(
A.区别性指标
B.准确性指标
C.难度性指标
D .可靠性指标
8、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活动,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答(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1 分
(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1 分
( 3)协调好班外各种关系 1 分
( 4)构建 “开放、多维、有序 ”的班级活动体系 1 分
(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分
4.学生的失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2 分
2 .你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 1)设计教学的能力 2 分
( 2)表达能力 2 分 ( 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2 分 ( 4)教育教学机智 1 分 ( 5)反思能力 1 分 ( 6)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1 分 ( 7)创新能力 1 分
《教育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作用和相互对
待的态度等。
5.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
答: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
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和发展的功能。 答、(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1 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行动研究
1 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景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
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
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 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