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物候课件
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 重。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 烧伏香等习俗。
立秋2015.8.8
立秋2015.8.8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 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 7日--9日立秋。“秋”就 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 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 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 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 秋”的成语。释义: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 成,是禾 谷成熟的意思。
节气在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 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春2015.2.4
立春2015.2.4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 一,又称“打春”, “立”是“开始”的意 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 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 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 为立春,《月令七十二 候集解》:“正月节, 立,建始也,立夏秋冬 同。”古代“四立”, 指春、夏、秋、冬四季 开始,其农业意义为 “春种、夏长、秋收、 冬藏”,概括了黄河中 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 系的全过程。
芒种2015.6.6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 一,在6月6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75°。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 “有芒的麦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 解》:“五月节,谓 有芒之种谷可稼种 矣。”此时中国长江 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 雨的黄梅时节。
夏至2015.6.22
夏至2015.6.22
节气名。在每 年公历6月21日 或22日。这一 天北半球白昼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 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 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 节。
处署2015.8.23
处署2015.8.23
处暑,二太阳到达黄经 150°。据《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说:“处,去也,暑 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 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 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 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 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 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 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 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 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 显。
小满2015.5.21
小满2015.5.21
小满(grain buds)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
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但还未成熟,只是小
满,还未大满。每年 5月21日或22日视太 阳到达黄径60°时为 小满。也指AIR系列 中的人物,另外还有 小满坡和小满字典。
芒种2015.6.6
谷雨2015.4.20
谷雨2015.4.20
谷雨,顾名思义,播 谷降雨是也,是二十 四节气之一,同时也 是播种移苗、埯瓜点 豆的最佳时节。每年 4月19日~21日视太 阳到达黄经30°时 为谷雨。谷雨时雨水 增多,大大有利于谷 类农作物的生长。
立夏2015.5.6
立夏2015.5.6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 农历的立夏。此时,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 立夏也。”此时太阳黄 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 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 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 临,雷雨增多,农作物 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 要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阳从黄经 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1 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 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 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 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 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 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 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雨水2015.2.19
雨水2015.2.19
公历每年2月18日前后为 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 黄经330度,为交“雨水” 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 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 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 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 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中说:“正月中, 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 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 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 则散而为雨矣。”
大暑2011.7.23
大署2015.7.23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 阳到达黄经120°。《月令 七十二候集解》:“六月 中,……暑,热也,就热之 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 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
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 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 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 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
气象与物候
气象物候_大自然的语言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
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
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 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 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 始雪、初冰、解冻等)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清明2015.4.5
清明2015.4.5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 “清明”是夏历二十四 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 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 祖、扫墓、踏青的习俗, 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 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 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另 外还有很多以“清明” 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 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 七绝《清明》。
最长,以后白 昼渐短 。
小暑2015.7.7
小暑2015.7.7
小暑(Lesser Heat),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 气,每年7月7日或8日 视太阳到达黄经105° 时为小暑;暑,表示炎
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
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
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
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
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
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需加强田间管理。
惊蛰2015.3.6
惊蛰2015.3.6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 之一,每年太阳运 行至黄经345度时即 为惊蛰,一般在每 年3月4日~7日,这 时气温回升较快, 渐有春雷萌动, “惊蛰”是指钻到 泥土里越冬的小动 物被雷震苏醒出来 活动。
春分2015.3.21
春分2015.3.21
春分,昼夜平分 之意,排二十四 节气之四,此时 太阳直射赤道, 春暖花开,莺飞 草长,宜农作, 田间管理;观光 出游等,另有 《春分》文学作 品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