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脚背正面运球》 教学设计

《 脚背正面运球》 教学设计

《脚背正面运球》教学设计
撰写沈铁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因此,本节课我根据五个运动相关领域对水平二的具体要求。

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教学的切入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练习形式中快乐的学习。

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内,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并体验运动的乐趣。

并通过展示、评价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北京版《体育》教材第四册小足球,考虑到学生在这节课的运动量和身体四肢的协调发展副教材选用了小蜘蛛搬家的游戏。

(三)单元课次
本教学单元共2课次,本次课为第一课次。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观察模仿和踢实心球等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正确的触球部位和运球力量的控制等要领。

2、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通过评价,比赛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重点:触球部位正确。

难点:运球不使球失控
(五)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小足球是教材中儿童非常喜欢的一项内容。

通过小足球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神经的灵敏性等有非常好的锻炼价值。

脚背正面运球是小足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技术动作要领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步幅不要过大。

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曲,脚跟提起,脚尖下指,在迈步前伸着地前,用脚背正面推拨球前进。

根据动作要领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运球部位的正确上。

教学的难点定为,运球有节奏,不使球失控。

学生易犯的错误是在连续运球过程中,用脚尖捅球,以及用力过猛使球失控。

2.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36人,学生活泼好动,身体发育正常。

四年级的学生,在力量、柔韧、速度灵敏等素质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过四年的体育课学习,本班学生在组织纪律性、自控能力方面都明显增强。

合作意识、集体观念、自我锻炼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知识准备方面,本年级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具备了很强的身体活动能力。

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小足球方面的技术,如脚内侧传接球等。

这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虽然步入中年级,但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动机仍然以兴趣为主。

因此教师要考虑教学方法与练习形式的新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动作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为学习更加复杂的动作提供了保障。

在对技术要领的学习上,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直观的示范。

所以,教师要做好示范,精讲要点。

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本班存在一部分学困生。

造成学生掌握本学习内容有一定困难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差。

神经及肌肉协调配合存在问题。

因此在运球过程中易出现用力过猛,或是节奏感差的错误。

3、教法选择: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先徒手模仿,再到踢实心球巩固技术动作,最后有球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连贯动作。

重点教法安排了如下:
1)用贴纸表示出脚背正面的正确位置。

颜色鲜艳的贴纸对学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非常有帮助。

2)踢实心球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巩固提膝和脚尖下指动作。

3)用设置的限制点来强迫学生加强控制。

因为在限制点学生要停球后再前进。

所以他们必须注意力量。

这样也就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次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练习中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达到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目的。

评价的方式有:
自评:学生按照动作要领自己检查触球部位准确性。

根据教师设置的限制点自己检查是否用力过猛使球失控。

互评:巩固练习阶段,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本组最优秀的同学。

(七)本课特点
本节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力求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力。

所以从教学形式、教法选择、练习多样性、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

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自主练习的学习热情。

1.通过贴纸强化学生对触球部位的认识,有效突出技术重点。

2.设置限制点,迫使学生注意触球力量,强化运球节奏。

从而突破难点。

3、将动作要领提炼成一句话口诀,易于学生记忆。

4、一物多用。

本节课,我安排了蜘蛛搬家的游戏。

让学生将实心球作为搬家的物品。

提高了器材的利用率。

《脚背正面运球》课时教学计划年级:四年级人数:36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