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好书先要做好人

教好书先要做好人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共10篇)2014-06-27 09:20 来源:物理实验论文有865人参与在线咨询第一篇一、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变化和趋势众所周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提高高中生各方面能力的主要环节与过程。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把握新课标精神,引导和培养学生制定试验计划、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学生要根据实验的内容设计有效的实验方法,并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和材料。

实验教学变化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精神的体现。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兴趣不高,态度不端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尤其能体现这一点。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并不能遵照教师的要求,循规蹈矩的完成实验操作,随后在机械划的得出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结论。

新课标指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去设计实验方法,并在实验中获得数据,进而得出结论。

但是这样的要求在当下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并没有多少体现。

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地位,思想态度不够端正。

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一大部分学生敷衍、应付,远远达不到要求。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高考的压力,平时学习时只关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物理实验缺乏应有的兴趣。

在物理实验课上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

不仅如此,通过调查,还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课前不预习,教师在讲授时一片茫然,根本不知道讲的什么内容。

或者实验结束就认为学习结束,没有思考为什么会这么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准不准等。

从而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低下。

2.实验器材老化,实验数量和时间不足。

目前中学实验室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实验器材老化,一些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大部分都存在老化损坏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进行试验时往往缺乏仪器材料;另外,校方对实验室的设置和规定也不是十分的合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进行实验的数量和时间不足。

比如说,很多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想法,但是现在的很多学校实验室对开放都是有限制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愿望得不到实现,由此我们看到,怎么样去使实验室的配置得到优化和保证实验室开放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实验内容滞后,模式僵化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很多高中物理教师不论是实验形式还是实验内容都按照书本上的来。

这样就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落后,并且模式僵化的问题;另外,一些高中物理教师为了省事,就将原本属于实验或者学生实验的内容变成演示,这样一来阻碍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目的的实现。

但是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教师在讲授时,因为过于谨慎,害怕学生听不懂。

因此,过分的面面俱到,这样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不良影响。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发展策略分析1.端正学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一些学生认为高中课程的学习都应该围绕高考进行。

因此,对于“没用”的课程没兴趣或者不想学习。

究其原因,这与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脱离不了干系,长期的不正确观念导致了学生主体思维能力的欠缺。

因此,为了能够高效的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就应该不断的加强学生的主体的思维意识,不断的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有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性以后,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

2.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指导、严格要求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并不是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精心对待、严格要求才可以。

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到精心指导。

比如在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步骤,每一步需要什么,哪一步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等。

通过指导后,学生的动手欲望和自信心被激发。

那么就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需要注意,精心指导并不是面面俱到,在此实验中,教师讲清需要注意的问题就行了,剩下的比如说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学生可以遵照说明书自行探究,以便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严格要求体现在要求学生在试验后认真的反思总结上。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并交流汇报实验结果,以便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在填写实验报告是,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让学生以课本中或者主观想象的数据替代实际数据。

3.转变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教学策略第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还存在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不能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

为了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可以积极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实验环境。

比如高科技的发展就为教学带来了便利,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用FLASH动画演示自由落体运动;利用Labview演示轿车在额定功率状态下的启动加速过程等。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究的意识和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必须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随着各种教学资源评比、优质课程交流等形式的出现,就为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物理教师要注意实验课的开展要因地制宜。

比如说西部地区因为条件限制等就不能照搬中东部地区的实验课的开展形式,从大的方面说,我们也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

不同地区的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必须死板的遵照教科书进行。

比如说如果没有条件,哪怕借助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小制作、小发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4.实现实验室制度和管理的创新首先,必须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力度。

只有确保实验室里有先进的、数量充足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才能保障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不会因为硬件缺失而拖延进程;其次,高中物理实验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实验资源,以便丰富物理实验的内容;第三,要在高中物理实验中融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体现物理的时代性,以便学生能及时掌握当前科技动态;第四,学校应该改革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尤其是在时间规定方面,要安排更多的实践,允许学生自由进入进行实验。

四、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认识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其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这既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自身要求,也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新课标的标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不断改良其中的弊端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高中物理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习惯和动手能力,为将来更深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雪东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崇真中学第二篇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1.优化实验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优化实验设计。

首先,教师应当参考优秀实验案例,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其次,教师应当以物理原理和规律为基础,科学设置实验环节,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预测实验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有效对策。

例如:教师在讲解“变压器”时,应当准备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闭合铁芯、交流电源、小灯泡,设计科学实验过程,带领学生探究实验结果和实验原理。

2.优化实验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应当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任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任务。

其次,教师应当做好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配合实验讲解,规范实验程序,加深学生对实验各环节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做实验时,应当适时地指导学生,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科学推导出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

同时,教师在发现学生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不正确、实验过稈遇到困难等问题时,应当及时给予指正和点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以“传感器的应用”为例,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认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的特性、能够初步掌握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接着,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出示实验程序图,根据图示配合讲解进行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两种电阻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教师应当强调以下注意事项:一是欧姆表每次换挡之后都要重新调零;二是热敏实验中,学生在加开水后,应当稍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使电阻温度与水温相同;三是光敏实验中,如果常规实验中实验对象的变化不明显,学生应当将电阻部分电路放汽?个只有一个小孔的封闭纸盒中,通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强度。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1.凸显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物理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知识的获取过程与科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演示实验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学生在实验的主体地位上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提升教师物理素养的同时,注重科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是高中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首先,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

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责任心不强、物理教学方法单一、科研与创新能力较差等现象,只有认真学习和领悟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新的教学理论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即使参与也是在老师固定的模式下机械式的进行,这样严重遏制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不能从实验中去強化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物理规律在多种形式下得以呈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在主动参与实验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在体验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卿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加强科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俗话说:“观念决定方向,方法决定结果,方法是创新的灵魂,创新孕育于方法之中”,学生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科学方法的运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有助于改善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较差的现状,对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