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环境的人体因素

作业环境的人体因素

3
4
5
2·肢体的活动范围 人的肢体围绕关节转动而划出的范围(图3-3),也就是肢 体活动所占用的空间范围,一般只考虑比较常见的情况。 人在工作中有各种姿态,他们的动作空间不同。人在工 作台、机器前操作时最经常使用的是上肢,此时的动作在某 一限定范围内均呈弧形,而形成包括左右水平面和上下垂直 面动作范围一定的领域,叫做人的作业域。 作业空间:由作业域扩展到人-机系统的全体所需的最 小空间。一般来说,作业域是包括在作业空间中的。作业域 是二维的,作业空间是三维的(图 3-5)。 人们工作时,由于姿态不同其作业域也不同。把人们经 常采取的姿态归纳起来基本上是四种:站、坐、跪和躺。从 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常见的各种姿态的作业域。(图3-6)
在室内空间中,那些与人们具体的活动有关的空间位置 我们称之为行为或作业环境,如学习环境、会客环境等.
3·1 人体活动与动作空间 人们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处于一种
运动的状态,人的动作空间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体处于静态时的肢体的动作空间,就是肢体的
活动范围。人们的肢体围绕着躯体做各种动作;这些由肢体的 活动所划出的限定范围即是肢体的活动范围。它是由肢体活 动的角度及肢体的长度相关组成的。肢体的活动范围实际上 它也就是人在某种姿态下肢体所能触及的空间范围。因为这 一概念也常常被用来解决人们在工作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工作 位置的空间问题。所以称为"作业域"。
32
3·3 人体作业效率
根据人的体能特点,最大效率地发挥人的肌体能力,减
少体能的消耗,是作业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
3·3·1肌肉的施力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收缩时产生的能量的总量包括机
械能和热能两部分。机械能可转换为有用的功,而热能对作
业无用。所谓肌肉收缩的机械效率,是指肌力做功与肌肉收
缩产能总量之比。人体肌肉作业的效率通常只有20%~25%,
人体活动空间大于作业域,对工业生产,军事设施中的 人的作业空间确定很有用,因此也叫作业空间.人体的活动 大体上可分为:手足活动,姿态的变换,人体移动,与活动 相关的物体.
15
2·基本姿态 人体的活动时有不同的姿态,归纳的基本姿态有四种: 立位、坐位、跪位和卧位。当人采取某种姿态时即占用一定
的空间,通过对基本姿态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在一定的
29
3·2·4避免静态肌肉施力 无论是设计机器设备、仪器、工具还是进行作业设计和
工作空间设计,都应遵循避免静态肌肉施力这一人体工程学
的基本设计原则。例如,应避免使操作者在控制机器时长时
间地抓握物体。当静态施力无法避免时,肌肉施力的大小应 低于该肌肉最大肌力的15%。在动态作业中,如果作业动作 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则肌肉施力的大小也不得超过该肌肉 最大肌力的30%。 避免静态肌肉施力的几个设计要点: l·避免弯腰或其他不自然的身体姿势; 2·避免长时间地抬手作业。抬手过高不仅引起疲劳,而且降 低操作精度和影响人的技能的发挥。
拉手:在垂直作业域中,人要取东西,伸手就能拿到是最 方便的。人要想伸手而毫不费力地抓到的东西之一就是拉手, 拉手位置与身高有关,开门的人老少皆有。身高相差悬殊, 往往找不到惟一适合的位置。欧洲有的门上装两个拉手以供 成人和儿童使用。
13
14
3.1.2 人体活动与活动空间 1.人体的活动空间
生活中人们总是在变换着姿态,并且变换本身也随着活 动的需而移动位置,这种姿态的变换和变换移动所占用的空 间既构成了人体活动空间.
6·常用工具,如钳子、手柄、工具和其他零部件、材料 等,都应按其使用的频率或操作频率安放在人的附近。
7·当手不得不在较高位置作业时,应使用支承物来托住 肘关节、前臂或者手。支承物的表面应为毛布或其他较柔软 而且不发凉的材料,支撑物应可调,以适合不同体格的人。 脚的支撑物不仅应托住脚的重量,而且应允许脚做适当的移 动。
A空间是人体活动空间,是由人体活动的生理因素决 定的,也称生理空间。它包括(1)人体空间;(2)家具空 间;(3)人和物之活动空间。
B空间是空余的空间,是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也 称心理空间。
A空间与B空间之和即为完整的室内空间。
25
3·2 肢体的运动与肌肉施力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人体的运动系统实现的。运动 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骨骼、关节和肌肉,运动系统的 运动作用实际是肌肉收缩牵动骨骼绕关节的转动,所以人体 活动能力决定于肌肉。肌肉的机能是收缩和产生肌力,肌力 可以作用于骨,通过人体结构再作用于其他物体上,称为肌 肉施力。
26
3·2·2 静态肌肉施力 肌肉施力有两种方式:(1)动态肌肉施力:(2)静态肌肉施力 (图3-30)。血液输送动态和静态施力的基本区别之一在于 它们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27
3·2·3 静态施力举例 人站立时,从腿部、臀部、腰部到颈部,有许多块肌肉 长时地静态施力。无论人的身体姿势怎样,都存在部分肌肉 静态受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坐下时,解除了腿部静态 受力,躺下时,几乎可以解除所有的肌肉静态受力状况,所 以躺下是最佳的休息姿势。还必须说明,并不是每项工作都 可明确地划分静态施力与动态施力之间的界线的,通常某项 作业既有静态施力又有动态施力。由于静态施力的作业方式 比较“费力”,因此当两种作业方式同时存在时,首先要处 理好静态作业。 静态施力的划分可以参照下列标准: (1)持续10秒以上,肌肉施大力; (2)持续lmin以上,肌肉中等施力; (3)持续4min以上,肌肉施小力(约为个人最大肌力的1/8)。
28
几乎所有的工业和职业劳动都包括不同程度的静态施力, 例如:
(1)工作时,向前弯腰或者向两侧; (2)用手臂夹持物体; (3)工作时,手臂水平抬起; (4)一只脚支撑体重,另一只脚控制机器; (5)长时间站立在一个位置上。
病症静态肌肉施力一方面加速肌肉疲劳过程,引起难忍 的酸痛。另一方面,长期受静态施力的影响,就会发生永久 性疼痛的病症,不仅肌肉酸痛,而且扩散到关节、腿和其他 组织,因而损伤关节、软骨和腿。静态负荷太大,可引起下 列病症:(1)关节部位炎症; (2)健膜炎; (3)健端炎症; (4)关节慢 性病变;(5)椎间盘病症。
姿态的手足活动时占用的空间的大小。每个姿态对应一个尺 寸群(图3-17)。
3·姿态变换 姿态的变换集中于正立姿势与其他的可能姿态之间的变
换,姿态的变换所占用的空间并不一定等于变换前的姿态和
变换后的姿态占用空间的重叠,因为人体在进行姿态的改变 时,由于力的平衡司题,会有其他的肢体伴随运动。(图319)。
21
图3-23
22
23
3·1·3 影晌活动空间的因素 人的工作空间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身体位置。在此只能考 虑比较常见的工作位置。活动空间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动作的方式:是静止的还是动态,是持续的还是间隔的; 2·在各种姿态下工作的时间:由于持续时间的不同,可能带来 体力的变化会使人在动作姿态上产生变化; 3.工作的过程和用具:额外的附加设备会占用空间;
作业环境的人体因素
(一)基 本 要求:人体活动与空间、肢体的施力及人的作业 效率等问题,并能合理运用常用的人体尺寸及人体活动的相 关尺寸从事空间设计、家具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体活动与空间,肢体的施力, 人体作业效率 难点:肢体的运动与肌肉施力
(三)教学内容: 3·1 人体活动与动作空间 3·2 肢体的运动与肌肉施力 3·3。 人体作业效率 3.4 提起重物 3·5 重心问题
6
图3-3
7
8
图生活中,无论是在厨房还是在办公室,总
是站或坐,手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做各种活动,而形成包 括左右水平面和上下垂直面的动作区域(图3-8)。手脚的作业 区若设计得不合理,不仅会引起躯体的弯曲扭动,还会降低 人的操作精度。
(1)水平作业域 水平作业域是人于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而形成
4·服装:服装会随时间、地点、季节等很多因素变化,而服装
的余量会有很大的不同; 5·民族习惯:如日本、朝鲜和阿拉伯民族都是席地而居,无论 是空间的尺度和形态与我们的一般情况都不同。 6·须保持一定的活动行程; 7·并非任何地方都是能触及目标的最佳位置。
24
3.1.4 人体活动空间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1·室内设计一般由于建筑的空间高度是固定的,所以在 考虑人体活动空间时更多的考虑平面的空间尺寸。 2·设计机械只考虑人体的尺寸和活动空间就可以了。而 建筑与室内设计所考虑的不仅是这些。
的轨迹范围,手尽量外伸所形成的区域为最大作业域。而手 臂自然放松运动所形成的区域为通常作业域(图3-9)。如写字 板、键盘等手活动频繁的活动区应安排在此区域内。从属于 这些活动的器物则应安排在最大作业域内。由图可以看出, 以通常的手臂活动范围,桌子的宽度有40cm就够了,由于需 各种用具,所以实际的桌子要大得多。但水平作业域对于确 定台面上的各种设备和物品的摆放位置还是很有用的。如收 款台、计算机工作台、绘图桌等。
它与作业的方式、人的性别、训练等因素有关系。
一般法则对于任何形式的人体活动,只要用力较大,则人体
活动的方式应尽量与肌肉产生尽可能大的肌力所需要的活动
方式相一致,即哪种方式产生的肌力最大,就以哪种方式进
3·2·1肌肉 肌肉占人体总重量的40%左右,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每块的肌肉的两端形成肌健,肌健的强 度极高,牢牢地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的能力与长度有关, 肌肉越长,收缩肌做功能力越强。人的肌力大小取决于肌肉 的横截面积的大小。 肌肉在收缩的过程中,消耗肌肉中的化学能而产生机械 能,即肌肉的收缩是通过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来实现的。
4·人体移动 人体移动占用的空间不应仅仅考虑人体本身占用的空间,
还应考虑连续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所必须的肢体摆动或身体 回旋余地所需的空间。
16
17
18
19
20
5·人与物的关系 很多的情况下人与一定的物体发生联系,这些 物体大致可分三类: 1. 用具; 2. 家具:贮藏家具; 3. 建 筑构件:门、阶梯等; 人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范围可能大于或 小于人与物各自空间之和。所以人与物占用的空间 的大小要视其活动方式及相互的影响方式决定。 例如,人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由于家具或设 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移动都会产生额外的空间需 求,见图3-23. 另外有些生活产品必须以一定的空间位置来使 用,如视听音响设备等,见图3-27。这些因素都会 产生除了人体与家具设备之外的空间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