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性降压药等三类药物骤然停用的不良机体反应与应对措施

中枢性降压药等三类药物骤然停用的不良机体反应与应对措施

中枢性降压药等三类药物骤然停用的不良机体反应与应对措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68-01
通常人们认为用药的目的是为防病治病,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后就应及时的停药。

但是对于
某些慢性疾病,当其症状得到控制后,还需要延长用药时间。

这是由于长期的用药使机体产
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

如果突然停药或药量减少过快就会产生“停药反应”,有的会促使旧病复
发或病情加剧,有的还会出现与原来疾病毫无相关的症状,严重的危及生命。

因此笔者就患者
突然停服药物的问题谈谈几点建议。

仅供参考。

1 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α—甲基多巴等,在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之后,突然停药,血压可在短期内急剧回升,甚至达到或超过治疗前的水平,患者会出现心悸、多汗、烦躁、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脸部潮红、心动过速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高
血压脑出血。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物的停药综合症多与用药剂量有关。

如可乐定每日剂量超过1.2mg,停药后24-36小时内血压有回升甚至超过治疗前水平的趋势。

所以应有一周以上的逐渐减量过程。

建议最好治疗后血压稳定6-12 个月再试行减量,否则易引起停药综合症,有的
甚至影响心功能而导致死亡。

如果发生停药反应,要采取立即恢复给药的方法,用药剂量应
较停药前的用量稍大,等见效后再逐渐减量并过渡到服用其他药物,如果血压回升较快,应
立即静脉静滴硝普钠或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等,可使血压迅速下降。

对一般反跳性交感神
经活动亢进的病人,如果症状较清,可卧床休息,同时适当应用镇静剂,以此达到血压平稳
的目的。

2 镇静催眠药这类药物主要包括:阿米妥、速可眠、鲁米那等巴比妥类药物,以及地西泮、
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

如果
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

在突然停药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生理机能障碍,如忧虑、失眠、抑郁、厌食、心烦易怒、心慌胸闷、直立性低血压、精神错乱,甚至惊厥等严
重的戒断症状。

例如长期使用巴比妥类药物,突然停药后8-10天会出现焦虑、失眠、乏力、
心动过速,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也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的症状;突然停安定类药物
3-4天后可出现意识模糊,视觉及听觉障碍,全身抽搐,或有近期严重记忆力减退,停前6- 8天后
严重的也会出现戒断性昏迷;利眠宁突然停药可出现抽搐、抑郁、震颤、失眠及食欲不振等。

一旦出现此类症状使应及时恢复用药,并做对症治疗。

因此对镇静催眠药已经产生依赖性的患者,建议停药前应有五日以上的逐渐减量过程,确保用药安全。

3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许多患有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的患者,常常服用心得安,收
到一定的疗效,但切忌不要长期服用或突然停药,因为患者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体内
β 受体数目代偿性增加,一旦停药增加了体内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的机会,就会引起反跳
性交感神经兴奋而使病情加重,如严重头痛、心悸、颤抖、出汗、全身不适、反跳性高血压、心肌梗塞加重或心律失常等。

要防止停药反应,患者必须逐渐减少剂量直至最后停药,小心
监护2周时间,特别要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时也不要突然停药,否则同样可出现
反跳性交感兴奋,症状要比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的症状严重得多,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后果严重。

总之当患者服前以上三类药物时,医务人员应合理安排用药时程,以期达到治疗疾病、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