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西装的工业样板制作
单位:厘米
部位 规格
衣长
胸围
肩宽
袖长
袖口
M(175/92)
77
110
46
62
30
3.男西服工业制板
s s s s'
b
d
b'
d' AH/3
a e
c 0.7 3
a' e' 3 0.4
c'
SL 1.2 0.7 1.5
3
1.2 10
2.2 1.8
4
2.5
*/2+0.5
15 0.3
1 5.5 5
15 0.3 S/2
(二)、西装的分类
西装根据穿着者性别的不同,可以分为男西装和女西装。不论 是男西装还是女西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形式。 1. 按照衣服长度划分 (1) 短西装:长度至腰节线左右位置。 (2) 中长西装:长度至臀围线附近,通常为正常的衣长。 (3) 加长西装:长度至臀围线以下。 2.按日常的穿着用途划分 (1) 职业西装:通常为上班时间穿着的西服类型,其廓形可以是合体或 半合体的,可视具体岗位而定。 (2) 休闲西装:是指假期等非工作时间穿着的日常便西服,通常选择半 合体的廓形。 (3) 礼服西装:参加某些社交场合穿着的正规西装,其廓形是很合体的。 相对而言男西服的长度变化不大,一般都在人体的臀围线以下,
男西装典型款式的工业制板
09服装5班 周智宏
(一)、西装的基本构 成 (二)、西装的分类 (三)男西服的构成形 式及特征 (四)、男西服的结构 设计分析 (五)、西服的松量配 比 (六)、男西服的实例 分析
(一)、西装的基本构成
西装的构成因素包括衣身、袖子和领子三大部分。
1、衣身 (1)长度:衣身结构是构成西服形状的基本因素,衣长是具流行影响力的因素 之一。西服的长度变化分为极为广泛,最短可至腰节,最长可至臀围线下, 具体长度可依据流行趋势而定。由此可见,衣长并不是固定的,属“变化因 素”,也是西服分类的主要依据。 (2)廓形:西装的廓形相对而言一般都比较合体,根据胸腰差的大小的不同可 分为合体型和半合体型两种。 2、袖子 西装所采用的基本袖型结构为合体一片袖和合体两片袖,合体一片袖造型 简练,一般应用于半合体的西装,通常合体型的西装常采用两片袖的袖型。 3、领子 衣领是服装设计的重要部位。西装的领子一般都为敞开式的驳领,领子、 驳头大小、形状的变化万千,翻折点高低的变化也多种多样。衣领的变化是 西服款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约为号高*40%+6~8cm。
(三)男西服的构成形式及特征
1、基本型西服
① 三件套的基本构成形式----上衣为单排二粒扣,平驳领圆下摆,左胸 设手巾袋,二个双嵌线夹圆角袋盖,后中开衩,袖口设衩钉三粒装 饰扣。配背心、西裤。 ② 二件套的基本构成形式----上衣为单排二粒或三粒扣,平驳领。双排 四粒或六粒扣枪驳领,左胸设手巾袋,二个双嵌线夹圆角袋盖,有 后中开衩、双侧开衩或无开衩,袖口设衩钉二粒至四粒装饰扣。配 西裤。 ③ 西服套装的内外部结构---A,装饰巾(平行巾、三角巾、两山巾、三山巾、圆形巾、自然巾) B,内袋设置(上衣有票夹袋、烟盒袋、笔袋、名片袋等)
• • •
•
•
袋贴的长度和宽度同袋嵌线,其丝缕方向和斜度应同口 袋相呼应。 手巾袋的上口对折,四周放缝1.0cm。 男西服的领面需做处理,分上领和领座。上领和领座的 拼合缝放缝0.6cm,上领的领外围线和领角加入存量后 四周放缝1.0cm,串口线放缝1.0cm;领座的串口线和领 口线放缝1.0cm。 男西服的领底材料为领底绒,一般四周都不放缝,用三 角针与领面绷住((1)不放缝);也有部分工厂在领 角和串口线的前一部分是夹缝的,就需要放缝1.0cm。 ((2)领角放缝)。 上衣样板的放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缝份的大小跟女 西装一样可以根据面料、工艺处理方法等的不同而发生 相应的变化。样板上应有的标识在女西装制板中已有提 及,在此不再重复。
腰围 (W)
臀围 (H)
女 装
肩宽 (S) 男 装
-0.5~0 cm (春秋)
0 cm(冬) 0~1.0 cm (春秋) 1.0~1.5 cm(冬)
0.5~1.0 cm(春秋)
1.0~1.5 cm(冬) 1.5~2.0 cm (春秋) 2.0~2.5 cm(冬)
1.0~1.5 cm(春秋)
1.5~2.0 cm(冬) 2.5~3.0 cm (春秋) 3.0~3.5 cm(冬)
1 1
0.3 0.2
1 1 1 1 1 1
1
2
1
重叠0.3 0.2
1
1
1
1
0.2
4 4
4
4
1 19.5 7 1 19.5 7 大袋嵌 2 1 1 1 1 1.5 15.5 袋盖 2 5 手巾袋贴 1 大袋贴 2 1 手巾袋嵌 1
0.15
1 2
1
4
4
2
1.止口线从驳头翻折点至下摆圆角先放出0.15~0.2 cm的止口坐势(俗称里外匀),然后再放缝1.0cm 2.挂面在WL重叠0.3cm;在翻折线上口切入0.3cm的 翻折层势,下口切入0.2cm的翻折层势,驳头上下 放出0.2cm的层势至驳头止点 3.袋盖三周放出0.15cm的层势 4.领子的领底在领外围线和领角处去掉0.2cm止口量; 领面的外围线在领后中加入0.6cm、领角处加入 0.4cm、领角线加入0.2cm的止口存量
前片按挂面净缝线放出1.0cm,肩缝同后片在肩点处放出0.7cm;袖 窿放量同后片;侧缝在袖窿处放0.2cm坐缝,腰线处收1.0cm(去掉 部分腰省量)后,以下部分按侧缝放0.2cm的坐缝;下摆在侧缝处 在面样下摆净缝线的基础上下落2.5cm。前片里布在胸围线上位置 打褶,褶大一般为1~2cm(也有企业的板型褶大3~4cm),前片里 布样板应将该褶量加上。男装里布下摆的处理方法同女装一样有两 种,两种方法在女西服制板中已提及,不再重复。
• 根据净样板放出毛缝,衣身样板的侧缝、肩缝、 袖窿、领口、止口等一般放缝1.0cm, • 后中放缝2.0cm,下摆贴边宽一般为4cm。 • 挂面一般在肩缝处宽4cm,止口处宽7~8cm。挂面 除底摆贴边宽为4cm外,其余各边放缝1.0cm。 • 袖子的放缝同衣身,袖山弧线、内外侧拼缝放缝 1.0cm,袖口贴边宽4cm。 • 袋盖的上口放缝1.5cm,其余三周放缝1.0cm。 • 口袋嵌线长为袋口大加上4.0cm的缝份量,宽度一 般为7.0cm;双嵌线袋如一个口袋用两根嵌线的话, 其宽度一般为4.0cm。
剪开
分割
翻折线 分割线
剪开
上领 领座
剪开
领净样 1
用线连顺 领面上领 0.6 1 0.6 领面领座 1 1
0.2
1 1
放0.4cm 放0.2cm 放0.6cm
放缝
1
1
0.2
0.2
领座(领底绒) 1 (1)领角放缝
领座(领底绒) 1 1 (2)不放缝
5、西服里布样板的配置原理与技巧
里布样板在面子毛板的基础上缩放,在各个拼缝处应加放一定的 坐势量,以适应人体的运动而产生的面料的舒展。
注:在实际的工业样板制作中,除了考虑以上的加放量外,还要考虑流水生产中的工艺损 耗量及其他由于面料性能等因素而产生的某些增量或减量(如衣长、胸围、臀围等做成成 衣后会变小,而腰围、肩宽等会增大),把这些量在制板前的规格制定中考虑进去。
(六)、男西服的实例分析
1.男西服款型分析
2.男西服的制板规格表
10~14 cm(冬)
14~16 cm(春秋) 16~18 cm(冬) 正常体形成衣胸腰差一 般为14~16cm 正常体形成衣胸腰差一 般为10~14cm 6~12cm
12~16 cm(冬)
16~18 cm(春秋) 18~22 cm(冬) 正常体形成衣胸腰差 一般为10~14cm 正常体形成衣胸腰差 一般为8~10cm 10~14 cm
(五)、西服的松量配比
部位 女 装 胸围 (B) 男 装 女 装 男 装 女 装 礼服西装放松量 4~6cm(春秋) 职业西装放松量 6~10 cm(春秋) 休闲西装放松量 8~12 cm(春秋)
6~8cm(冬)
12~14 cm(春秋) 14~16cm(冬) 正常体形成衣胸腰差 一般为16~18cm 正常体形成衣胸腰差 一般为14~16cm 4~6 cm
①
后片的后中线放1.8cm的坐缝至WL;肩缝在肩点处放出0.7cm作为 袖窿的松量;袖窿在肩缝处放0.5cm至拼缝处放0.3cm的坐缝;侧拼 缝上口放0.5cm的坐缝至腰节线;后中下摆在面样下摆净缝线的基 础上下落1.0cm(即按毛板缩短3.0cm);开衩的去掉量与放出量相 等,开衩下摆处在面样下摆净缝线的基础上下落1.5cm,其中的 0.5cm作为开衩位里布的吃势,以防开衩起吊。
②
③
④
⑤
⑥
后侧片下摆前侧在面样下摆净缝线的基础上下落2.5cm (为了与前片接顺),开衩一侧下落1.5cm(同后片); 袖窿前侧抬高0.3cm,后侧抬高0.4cm;后侧缝放0.2cm 的坐缝。 袋布样板宽度同嵌线、袋贴的宽度,长度一般要求袋布 装好后比衣身下摆短3~4cm。当衣服较长时,袋布的长 度一般为18~22cm即可。手巾袋布的长度应适当减短。 里袋、笔袋和名片袋的嵌线长度均为袋口大加上4.0cm 的缝份量,宽度一般为7.0cm; 袋贴的长度和宽度同袋 嵌,其丝缕方向和斜度应同口袋相呼应。里袋、笔袋和 名片袋的嵌线可以用面料做,也可以用里料做。 大袖片在袖山顶点加放0.8cm,小袖片在袖底弧线处加 放2.5cm;大小袖片在外侧袖缝线处抬高2.0cm,在内侧 袖缝线处抬高3.0cm;内袖缝线放0.3cm的坐缝,外袖缝 线上口放0.4cm、下口放0.2cm的坐缝;袖口在面样袖口 净缝线的基础上下落0.5cm(即按毛板缩短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