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想收购IBM-PC案例分析

联想收购IBM-PC案例分析

联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市场上品牌知 名度不高,缺乏销售渠道。而IBM拥有覆盖全球的强大品 牌知名度,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及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
并购背景及动因
IBM面临危机 全球计算机需求量出现下滑,经济萧条导致企业 开支缩减,IBM增长率下降。 PC业务拖累IBM的整体业绩
IBM的服务业务收入金额和占比在1994至2004年间呈上升 趋势,软件业务占总收入的维持比例在15%-18%之间,且 利润贡献率达33%,但PC业务在2002-2004上半年间累计亏 损9.65亿美元
最佳商业人士”、“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商界领袖”等称 号。1984年,柳传志先生与其它10位计算所科研人员以 20万元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 身)。
倪光南简介
倪光南,1939年出生, 浙 江 省镇海人,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1961年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后 ,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汉 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的学者之一,提出 并实现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他担任公 司董事兼总工,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于 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 特殊津贴、亿利达科技奖;1992年获中科院重 奖;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3年,IBM的年收入下降到627.1亿美元, 较1992年下降2.8%。纯收入下降到负81亿 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63.1%。公司机构重 组花费了89亿美元(税前)用以提高公司生 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1993年,Louis V. Gerstner, Jr出任CEO。
进入21世纪之后,Samuel J. Palmisano于2000年做了IBM的 总裁,两年后,接任CEO。
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 PC部门。 协议包括联想获得IBM PC的台式机和笔记本 的全球业务以及原IBMPC的研发中心,制造
目录
双方简介
交易动机 收购过程
财务分析
收购后的整合
收购启示
联想简介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
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研人员创立。 联想控股采用母子公司结构,目前涉及IT、 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下属联想集团、神 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 神州租车六家子公司,联想控股作为联想系 企业的旗舰,承担公司总体资金管理,以及 子公司战略方向的统一协调与指导等战略功 能。
联想 一、国内个人计算机市场遭遇瓶颈。
外国厂商的进入,国内个人计算机市场容量虽然增加,但 随着竞争加剧,PC产业的成熟,售价大幅降低,利润空间 大幅下降。
并购背景
二、国际化发展的抱负,并购成为联想国际化得首 选
联想在20世纪90 年代就有国际化的品牌的发展思路,但树 立品牌打造渠道靠一己之力很难
三、发展品牌,技术,营销渠道的需要

IBM简介
IBM, 全称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 IBM:主要从事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的生产和 销售。全球PC市场上IBM以5.2%的市场占有率排在戴尔 和惠普之后位居第三。 IBM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IT业前三十年的历史。从螺丝 钉键盘鼠标到CPU硬盘内存到大型机巨型机,它都可以 制造,从软件到硬件到服务,它都可以提供,这在IT历 史上,是空前的 。 IBM是全球IT第一巨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遥遥领先, 与第二名拉开极大的距离,人称“蓝色巨人”。长久以 来,IBM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IBM无论在美国国内, 还是在世界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着极其深远的 影响。这家1914年创立的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 万多人,业务遍及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IBM 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八百八十多亿美元。
IBM战略要求
IBM的市场战略已与PC业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IBM要全 力争夺的是IT服务以及服务器等高技术含量与高利润高附 加值的领域。
寻求发展未果,重返PC市场
1992年IBM经历历史低谷之后,1993年新总裁Lou Gerstner 就
宣布决定把IBM从一个大型硬件加工厂转变为世界级杰出的商业 和技术服务供应商。到2001年第一财季,IBM服务咨询的费用与 相配套的硬件服务器赢利相加,几乎接近总收入的80%。 为达到战略转型目标,从一家产品性公司蜕变为一家以服务带动 产品销售的公司,为提升自己在咨询、软件方面的不足,达到 IBM那种由咨询方案带动PC硬件的IT服务模式,联想随后开始实 施了数起大规模并购。 效仿IBM发展模式,但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成 果。联想IT服务部门业绩远低于预期:2002财年,IT服务的收入 仅占联想集团的1%。2004年,2月18日,联想重新规划业务发 展方向,随着ABC三类业务的划分,PC业务再次成为联想的重中 之重,而IT服务则沦为C类业务。
联想收购IBM-PC案例分析
李荣荣 刘欢欢 李芬莲 闫聪聪 王丽姣 郭伟 吴琼 王丽
引言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
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新联想 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 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标THINK的权力。 2005年5月1日收购正式完成。
1952年,小沃森出任CEO, IBM新一代领导集体诞生
在七十年代看起来是沃森家族对IBM的领 导的结束,1971年,Thomas J. Watson, Jr.退休,成为执行委员会的主席。Frank T. Cary于1973年接任CEO。
1985年,John F. Akers接任CEO。 IBM投资的科研项目催生了四位诺贝尔 奖获得者。
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 (股份编号992),是
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2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 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2500余人。2002年内,联想 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3%(数据来源:IDC),从1996 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至2003年3 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 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 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 世界排名第三。

1888年,第 一台刻度盘 记录器(dial recorder) 诞生。是由 Alexander Dey 博士发 明的,Dey所 在的公司后 来(1907年) 被IBM前身中 的一家公司 收购
1906年,国际 时间记录公司 在伯明翰建立 了第二个工厂 后,又在纽约 州Endicott建 设了一坐现代 化的,用水泥 加固的工厂, 该工厂所在地 是现在的IBM 公司工厂的原 址
传奇CEO 经营奇才郭士纳
1942年3月,出生于纽约市长岛。 1965年,郭士纳获得哈佛商学院的MBA学位,随即加入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凭借他的聪明才智,郭士纳在 麦肯锡创造了奇迹:28岁成为麦肯锡最年轻的合伙人, 33岁成为麦肯锡最年轻的总监。 1978年,郭士纳出任美国运通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载,后 来成为替运通建立“美国运通信用卡”商誉的功臣之 一。然而,在1981年美国运通并购了谢尔森公司后, 他原本有望成为运通总裁罗宾逊的接班人,然而却被 谢尔森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福· 威尔捷足先登,登上总 裁宝座 1987年,郭士纳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他曾将绣球抛 向当时正招募首席执行官的联合航空公司,但由于当 时联合航空公司正陷于劳资纠纷当中,而公司高层的 某些人则认为郭士纳不适合担任此职,郭士纳与联合 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Watson, Sr.加 盟C-T-R公司 ,成 为公司的总经理。
1915年,著名的“Think” 标志,老沃森提出的口号, 开始在公司内部使用。
1951年,IBM开始决定开发商用电脑,聘请冯· 诺 依曼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1952年12月研制出 IBM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也是通常意义上的 电脑,它叫IBM 701。这是IT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里程碑。
管理团队
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董事长:杨元庆; 董事:邓麦村、曾茂朝、卢志强、朱立南、赵
令欢; 监事:李勤、余政、王 津。 总裁室成员 总裁:杨元庆; 常务副总裁:朱立南 高级副总裁:赵令欢、陈绍鹏、 副总裁: 陈国栋、宁旻、唐旭东 助理总裁:李蓬、邹博、郑月明
传奇CEO 经营奇才郭士纳



1993年4月1日,郭士纳由美国最大的食品烟草公司老板转变 成为IBM董事长兼CEO,受命于危难以弥补其前任给IBM留下 的空前的亏损记录。郭士纳以务实的态度,半年内果断裁人45 万,彻底摧毁旧有生产模式,开始削减成本,调整结构。重振 大型机业务,拓展服务业范围,并带领IBM重新向PC市场发动 攻 1994年底,IBM获得了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赢利30亿美元 1995年6月5日,郭士纳最终以35亿美元购并Lotus(莲花)公 司,成为软件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开始向软件市场发动总攻, 并一举拿下企业网络市场。 1995年,IBM营收突破了700亿美元大关。IBM的大型机业务 也复活了。 1996年11月15日,IBM股票升到145美元,达到了9年来的最 高点 郭士纳为IBM带来了滚滚利润,也为他自己挣得了不菲的收入。 1996年他已获得了82.5万股期权,账面价值6900万。1997 年3月,董事会同意再给他增加30万股期权,希望他再干一个 任期,直到2002年。为此公司将另加200万股票认购权。如果 IBM股票能保持10%的增势,那这批股票将值3.3 亿美元。
杨元庆
杨元庆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业 务规划及运作。 杨元庆于一九八九年毕业于中国科 技大学计算器科学系,取得硕士学 位,并于同年加入联想集团。杨元 庆在二零零一年起出任联想集团总 裁兼首席执行官。在杨先生的带领 下,联想计算机自一九九七年起一 直为中国最畅销的电脑品牌,并于 一九九九年跻身亚太地区(除日本外) 销量第一,这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在2001年4月20日的联想誓师大会上,杨元庆郑重宣布 了联想未来几年发展的战略,即联想未来的定位:高科 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