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孕妇
中青年
中老年
检测方法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
是20 世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量元素检测技术,可同 时分析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被誉为当代分析技术最激动人心的 成就。 优点:检出限低、动态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精密度高、分析速 度快等优点,且进行同一样本多元素分析,降低分析时间和成本, 可从同一个临床标本中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珍贵的生化和 临床标本分析( 如活组织切片和婴幼儿血样) 等具有特殊的意义。
缺点:仪器价格昂贵、检测成本高、样品制备困难
检测方法6-中子活化法
原理:基于反应堆原子核反应的分析方法。
优点: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取样量少、多元素分 析、无需空白试剂、对分析样本无破坏性等优点,在生 命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但中子活化法对不能被中子活化的元素则无能为 力,且需要核反应堆和加速器等特殊设备,一般只用于 科研,较少用于临床检测。
临床意义
含Zn食物
铁(Fe)
1.
2.
生理功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4.
铁与酶: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 酶的合成并激活琥珀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 铁参与能量代谢与造血功能:由于铁在人体内存在形式很多,其生理功 能也相应广泛,如血红蛋白可输送氧,肌红蛋白可贮存氧,细胞色素可 转运电子,结合各种酶又可分解过氧化物、解毒抑制细菌、参与三羧酸 循环。 铁与免疫:实验表明缺铁时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淋巴细胞功能 受损,在补充铁后免疫功能可能可以得到改善。铁过剩和缺铁时均可引 起机体感染性增加,微生物生长繁殖也需要铁的存在,有时补铁会增加 感染的危险性。 铁与其他元素的关系:缺铁性贫血患者细胞内Cu,Zn浓度降低,人和动 物口服锌血清铁蛋白下降,加服铁剂后上升。
临床意义
含Cu食物
镁(Mg)
1.
2.
3. 4.
生理功能
5.
镁是许多酶系的辅助因子或激活剂 广泛参与体内各种物质代谢, 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及核酸的代谢。 镁离子对神经系统和心肌作用十分重要 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 肉接头,镁离子能起到镇静和抑制作用。 镁作用于外周血管可引起血管扩张。 镁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保证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正 常生长。 胃肠道作用 低张硫酸镁溶液经十二指肠时,可使奥狄括约肌松弛, 短期增加胆汁流出,促进胆囊易于排空,具有利胆作用。碱性镁盐 可中和胃酸。镁离子在肠腔中吸收缓慢,促进水分滞留,引起导泻 作用。低浓度镁可减少肠壁张力和蠕动,有解痉作用,并能对抗毒 扁豆碱的作用。
目前在临床中已较少应用
检测方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
(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photometry,AAS)
原理: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处于气态的基态原子 对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分类:AAS 可分为冷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火焰原子吸收 法和氢化物发生器法( hydride generation,HG) 等。 优点:快捷、准确、灵敏度高; 临床微量元素检测领域的“金标准”; 为微量元素测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缺点:如测定不同元素需要更换光源,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有困难; 分析复杂试样时干扰还比较严重 高熔点元素的测定灵敏度低
检测技术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原理:以原子发射为理论依据,以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谱仪为手段的分析方法。
优点:ICP-AES 具有多种元素同时检测、分析精度高 ( 分析精度可达ng /mL) 、样品检测范围广( 可同时对 固态、液态及气态样品直接进行分析) 、动态线性范围 宽( 可同时测mg /mL、μg /mL和ng /mL 等不同动 态线性范围的标本) 、光谱的特征性强、选择性好和干 扰少等优点。 缺点:仪器价格昂贵、检测成本高,需与其他技术联用
正常含量 (全血) 临床意义
11.8-39.3umol/L A:镁对缺血性心脏病有治疗效果
含Mg食物
香蕉、菠菜、紫菜、花生、大豆、谷类、胡萝卜等
适用人群
婴幼儿及儿童
在生长、发育中具有维持人体正常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重要作用。年龄越小, 生长越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越多 妊娠是妇女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妊娠期妇女不仅要提供自身营养需求,还要提 供 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因此需要加强各位营养的补充 工作担子重、压力大, 脑力消耗大, 对锌、硒需求增多, 但因饮食的随意性和盲 目减肥节食及偏食, 造成长期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体内元素不平衡, 智力、精力、 体力、都会明显衰退。 对微量元素吸收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消化机能减退, 加上体弱多病引 起 自身免疫应答过激而过多消耗体内贮存的硒和锌, 引起生理性微量元素缺乏
五种微量元素检测
• Ca
• Zn
• Fe
• Cu • Mg
钙(Ca)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钙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维持和调节体内许多生化过程是必需的。 钙对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是必需的。 钙参与神经肌肉的应激过程。 钙参与血液的凝固、细胞粘附。 近年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缺钙除了会引起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外,还能引起细胞 分裂亢进,导致恶性肿瘤;引起内分泌功能低下,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引 起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多种感染;还会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
临床意义
含Fe食物
铜(Cu)
生理功能 1. 2. 3. 4. 5. 6. 维护正常的造血机能; 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的正常; 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 保护毛发正常的色素和结构; 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离子的毒害; 铜对胆固醇代谢、心肌细胞氧化代谢、机体防御机能、激素分泌等许多 生理、生化和病理生理过程也有影响。
生理功能
正常含量 (全血) 临床意义
1.55—2.10mmol/L 钙缺乏1,佝偻病2,骨质疏松症3,其它如甲亢、肌肉痉挛、高血压、记忆衰退等
含Ca食物
牛奶、瓜子、蔬菜、海蜇、蛋类、山楂、海带、海鱼、芝麻、橄榄、大骨头汤等
锌(Zn)
1. 2. 3. 4. 5. 6. 7. 锌可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抗氧化、抗衰老及抗癌作用; 增强免疫及吞噬细胞的功能; 促进食欲; 锌缺乏对味觉系统有不良的影响,导致味觉迟钝; 促进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
生理功能
正常含量 (全血)
76.5-170umol/L A:锌缺乏1,侏儒症2,肠原性肢体皮炎3,原发性男性不育4,可导致病毒性肝炎、 肾功能不全、白血病、急性心梗、中枢神经异常如易出现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习 惯性流产等 B:铜与锌、镁的化合物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C:锌中毒1,口服过量:腹痛、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2,意外口服氧化锌:可 导致腹膜炎、休克、死亡3,吸入氧化锌烟尘:引起金属烟尘热等4,慢性锌中毒:顽 固性贫血、淀粉酶升高 D:锌过量影响铜代谢,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 瘦肉、猪肝、禽蛋、鱼虾、可可、莲子、花生、芝麻、核桃、瓜子、芹菜、柿子、奶 等
检测方法3-原子荧光法光谱法
( atomic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
原理: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及定量 的分析方法,包括元素质谱分析( 如等离子体质谱) 和 X 线荧光光谱分析等。 优点:发展较快,尤其是将HG 与AFS 完美结合的 HG-AFS 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高气相 干扰少、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快速和试剂、样品用量 少等,特别适合测定As、Sb、Bi、Hg、Se、Te、Pb、 Sn、Ge、Zn、In、Ti 等主要荧光谱线介于200~ 290 nm 的元素。
微量元素检测方法及五种微量元素 检测意义
主要内容
微量元素概念
检测方法 五种微量元素意义 适用人群
医院微量元素检测
微量元素概念
常量元素(主要元素):含量超过1% (重量百分 比) 次要元素:1%-0.1%
微量元素(痕量元素):小于0.1%的元素
(1)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钙、镁、碘、锌、硒、铜、钼、铬、钴、铁,共10种。 (2)可能必须的元素,有5种,包括锰、硅、硼、钒、镍。 (3)具有潜在的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微量元素,如氟、 铅、镉、汞、砷、铝、锡,共7种。
正常含量 (全血)
7.52---11.8mmol/L A:铁缺乏1,缺铁性贫血2,溶血性贫血3,再生障碍性贫血 B:铁中毒1,意外误服亚铁盐类:可导致恶心、呕吐、伴有胃部烧灼、肝肿 大,严重者循环衰减导致休克、死亡2,慢性铁中毒:皮肤色素沉着、肝脾肿 大、糖尿病、性功能低下、心肌炎等 海带、芝麻、茶叶、紫菜、蚕豆、芹菜、鸭蛋、鸡蛋、猪肉、菠菜、干枣、鸡 肉、茴香、茄子、香蕉、香椿、黑木耳等
正常含量 (全血)
11.8-39.3umol/L A:铜缺乏1,贫血、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等2,骨骼疏松、产生骨刺3, 冠心病4,白癜风病人的铜明显低5,可导致女性不孕 B:铜与锌、镁的化合物有抑制肿瘤的作用C:铜可与镉、汞等有害物质结合, 使之失去毒性D:铜中毒:可导致肾衰、休克、尿毒症、皮肤溃疡、呼吸系统 疾病、铜性白内障等 动物肝脏、龙虾、坚果、柿子、芝麻、小米、玉米、柑桔、蘑菇、栗子、豆类、 山楂、红糖、绿色蔬菜
检测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法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中子活化法
检测方法1-电化学分析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