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五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目标: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复习方法:阅读与练习法,结合可持续发展,中国重大工程建设。

复习过程与分析:一、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资源利用率低。

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

思考其原因: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

二、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存在的问题——对策)1、我国的水资源问题: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多洪水,利用困难):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东南有余,西北不足;秦岭淮河以南有余而北方不足。

②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③水资源利用上存在严重问题;a.缺乏节水意识浪费严重。

b.灌溉技术水平低。

c.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用水紧张,同时污染严重。

d.缺乏科学的水资源管理。

2、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办法:①兴修水利(水库,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工业,农业,建设节水社会)③防治水污染(治理污染严重的江河湖,加强法制)④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3、我国的水能资源:①蕴藏总量居世界第一(6.8亿千瓦),但开发程度低。

思考:中国应大力发展水电。

②分布地区: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

(思考:××区域水能丰富的原因:)a、70%在西南三省和西藏。

b、集中水系:长江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

c、黄河上游,红水河。

③了解中国主要水电站:a、长江干流:葛洲坝,三峡。

长江支流:丹江口,二滩。

b、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中游:三门峡,小浪底。

c、红水河:天生桥,岩滩。

(珠江的西江上游)4、中国的“西电东送”思考(超高压输电技术)①西电东送线路思考:(三大通道)北路:内蒙古、山西京津唐(华北):(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西北,煤)中路:四川、重庆、湖北华东(沪宁杭):(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西南、中南水能)南路:云、贵、广西华南(珠三角)(水电、火电)②西电东送的意义思考:对东部a、缓解东部沿海地区电力紧张,电力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加速其经济发展和缓解其环境压力和交通运输压力。

对西部b、将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将带动电力工业及冶金,化工等产业的发展;改善西部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生态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c、推进我国电力网的建设以及电力体制的改革。

③西电东送北路输电原因,方式以及意义思考。

原因:山西,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而华北能源不足。

方式:将煤转化为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意义:①增加山西能源输出总量,降低能源输出成本。

②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的压力。

③减少铁路沿线煤灰污染,减少京津唐大气污染,具有重大的环境保护意义。

④促进能源输出和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

④、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力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意义?a、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航运,发电,水产,养殖,旅游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b、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业高产、稳产。

c、电站建设,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三、我国的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特点或国情)①耕地,林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人均不足0.08公顷)②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③土地资源破坏严重,人均耕地不断减少。

2、原因:土地遭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次生盐碱化;人口增长,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城市,工交建筑用地大增。

3、对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法制建设;建设上节约,少占耕地;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提高灌溉;积极稳妥地开发宜农荒地。

思考:当今城市兴起大型广场宽阔街道之风。

城市建筑物高度限制的思考:节约城市用地。

4、土地资源类型①耕地: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区。

类型: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以南——水田。

思考:西北耕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长绒棉)(主要问题:过度引水灌溉带来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东北耕地:肥沃的黑土地,但破坏严重,同时存在水蚀,土壤肥力下降,沼泽化倾向。

②草地:分布: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山地(天山)及青藏高原区。

类型:草原和草甸。

思考:a、我国最大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一中、蒙古、俄三国交界)b、草地的破坏与保护的思考。

现状(即我国畜牧业的况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草场载畜量低(生产落后);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碱化严重(破坏严重)。

对策:a、按照《草原法》加强管理。

(管理)b、合理利用天然草场(轮牧轮流打草)。

(利用)c、禁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保护)d、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发展现代畜牧业。

(发展)③林地: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思考: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我国的能源:1、中国的煤炭:①主要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山西、陕西、内蒙古;南方:贵州、安徽(淮南,淮北煤矿)②解决山西煤炭外运的措施:a、加强运煤铁路建设:铁路电气化,复线改造;运煤专线建设:大秦线(大同——秦皇岛);焦日线(焦作——兖州——日照);山西——黄骅港(河北省)b、“西电东送”:把煤变电力输往京津唐。

2、中国的油气资源:①主要分布:东北——大庆、辽河油田;华北——胜利,华北,中原油田;近海大陆架;西部——克拉玛依,玉门、冷湖、塔中、塔北油田、四川盆地天然气,柴达木盆地。

②我国油气开发前景:西北——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近海大陆架。

③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开发西部。

3、中国已迈入石油进口大国行列。

4、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特点:以煤为主;第二石油、水能、核电;天然气比重小。

能源构成正在向多元化迈进。

思考:①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上看,你认为我国以煤为主好还是不好?好:a、我国煤炭:储量大,投资少,开采基础好。

b、而核电、水电、油气开发需大量资金。

不好:a、带来严重污染(CO2,灰尘,酸雨);b、煤炭能源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c、我国水能前景广阔,水能丰富,开发程度低。

②从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上分析,应如何发展我国能源工业?说说理由?a、发挥煤炭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加强煤的液化,气化等综合利用。

b、加强油气的勘探与开采。

c、大力发展水电。

d、大力开发新能源,在常规能源缺乏的沿海地带发展核电。

(即:充公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实现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多元化)5、我国在沿海一带布局核电站的原因:(大亚湾,秦山核电站)①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常规能源缺乏。

②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大。

③有技术,人才的优势。

④a、缓解东部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b、减少煤、石油的能源调入;c、减少铁路运输压力;d、改善东部大气环境。

6、我国为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不足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还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①运煤专线建设(铁路,港口建设)提高能源调入能力。

②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③建设了核电站。

④a、今后应加强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向集约型方向转化;b、发展科技,发展洁净能源技术;c、坚持科学发展观,研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d、积极开发新能源: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

7、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的思考。

五、我国的矿产资源:(图中分析其位置)1、环渤海丰富的矿产:(图中分析其位置)铁:鞍山,迁安。

煤:阜新、开滦石油:辽河油田,胜利油田2、长江流域:铁:攀枝花,大冶,马鞍山。

有色金属:铜、铅、锌3、黄河流域:上游:水能;中游:水能、煤、油气下游:石油。

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衡;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多伴生矿;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现象严重。

5、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效益;做好矿区环保工作;研究利用新材料和新能源;加强资源调查;建立区域性的矿产基地,进行资源的跨地区调配;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等。

六、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几点思考:1、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1)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2)发挥经济手段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

如提高水价。

(3)加紧对自然资源的核算研究,完善经济核算体系。

(4)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拒绝拼资源)。

(5)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自然资源的措施。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技术,建立节水型社会,防止水污染;合理利用土地和管理土地,防止土地退化,维护“生态安全”;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节约矿产资源,走绿色矿业之路,防止“资源危机”;发展洁净能源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生态农业,维持“食品安全”、“餐桌安全”和生态平衡,防止土地退化;实施资源的跨地区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七、西气东输1、西气东输基本情况2000年3月,西气东输前期工程宣布正式启动。

一期主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贯穿9个省区,最终到达上海市区。

管道全线穿越的主要是戈壁、沙漠、平原,地势平坦,交通发达,便于施工。

施工相对困难的是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还要穿越吕梁山和太行山,工程最困难是河网密集,铁路、公路密集的华东地区。

2、中国的能源现状和“西气东输”的必然性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

在一次能源中,煤炭比重过高,天然气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加大天然气的比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之一。

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很不平衡。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天然气分布很少,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供大于求。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①对于全国来说,可以扩大国内需求,促使中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获得进一步调整,使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配置。

②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带动并加速当地的城镇建设,给当地居民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吸引外地人才。

③对于管道所经地区,一是管道投资和投资后的经济效益可以给当地带来丰富的收益,“西气东输”主干道贯穿9个省、市、自治区,除了555多亿元的主干道投资外,西部气田和沿途城市内部管网的投资额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投资密集的大市场;二是管道沿线可以就近使用天然气来发展化工、钢铁、水泥等,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④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东输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等。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输气线路的思考:①主干道经过9个省市。

促沿线省市经济发展(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②路经城市是路线所考虑的经济因素(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库尔勒→哈密→靖边→郑州→南京→上海③路经地区自然地理特点:气候,自然带,地形,生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