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基本知识
按设备适用的环境,分为三类: I类: 矿井用 - Mining Industry II类:工厂用 – Surface Industry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环境用
II类设备分级分组:同气体分级、分组 分级:分为A, B, C三级。 分组:分为 T1〜T6六组。 它与气体温度组别不同,是指设备最高
防爆基本知识
2010.6
1
爆炸性危险场所
· 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气体和粉尘)。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生产、 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爆炸性环境。
· 危险场所:爆炸性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 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 在石油、化工、煤炭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并与 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据资料: - 在煤矿井下,2/3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石油开产现场和精炼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2
爆炸极限与防爆基本原理
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介于爆炸极限范围
内时,遇点火源就会产生爆炸。
气体
- 爆炸下限 LEL - 爆炸上限 UEL
50
可燃性物质的爆炸极限范围各不相同:
40
- 甲烷[5, 15 ] - 丙烷[2, 9.5 ]
% (体积比)
- 乙烯[2.7, 34] - 氢气[4, 75.6]
◆ 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 可带电维护、标定和更换零件 ◆ 不会因为外结构件损坏等原因降低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 它是一种“弱电”技术,现场的应用不会引起触电伤亡等事故的发生 ◆ 是唯一可适用于0 区危险场所的防爆技术 ◆ 简单设备(如热电阻、二极管、触点等)不需特别认证即可接入本安防爆回路系统
16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实践
基于出现危险物质的持续时间和频繁程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存在危险物质的可能性 2)危险物质的释放量 3)危险物质的特性(如比重:氢气0.07;环氧乙烷1.52) 4)环境条件(如气压、温湿度及通风情况、风向等) 5)远离释放源的距离 6)危险物质泄漏监控设施配置情况 7)爆炸后果的严重性
IS
[ia],[ib],[ic]
AIS
px, py, pz
o q nA, nC, nL, nR, nZ ma, mb
PX, PY,PZ APX,APY,APZ
-
NI
-
· 中国防爆标准GB基本等同或等效采用IEC标准。
· 由于IEC标准和EN标准基本一致,所以中国标准GB也与EN标准等同或等效。
12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级、组
c=1.5 m,释放源上方距离; d=1m,高于地面;
e=4.5 m,距排水槽水平距离; f=1.5 m,距1区的水平距离;
g=1.0 m,高于1区的距离。
注:若系统带有蒸气回收装置,则上述标注距离可缩小,例如:1区范围可缩小到忽略不计,2
区也明显缩小。
19
油泵区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举例
一般工业用泵,安装在户内地面,抽吸可燃性液体。 (GB3836.14-2000示例2)
30
产生爆炸的基本条件(爆炸三角形原理)
1. 爆炸性物质
20
2. 空气(氧气)
3. 点火源(如电火花、炽热表面)
10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1. 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理想的方法
6%
2. 排除/削除可能的点火源–实际的方法
0
混合物压力 1013 mbar
不可燃
天然气 (甲烷) 爆炸 不可然 100 200 300 400 500 混合物温度
1区
2区
22
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
码头泊位区域划分
0区
1区
2区
23
储运自动化中最常用的防爆技术
隔爆技术 Exd
◆ 是一种间隙防爆技术,利用间隙来达到降温/熄火效果。 ◆ 欧洲用“Flameproof”;美国用“Explosion-proof”。 ◆ 允许危险气体进入隔爆外壳,但可能产生的内部爆炸将不会穿过隔爆接合面而导致
8. 浇封型 (Ex ma, mb)
• 解决主要点燃源:由电气因素引起的电火花和热效应。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种防爆技术?
11
中国标准化成果与国际对照
防爆型式
中国标准
GB3836…
通用要求
1
隔爆型
2
增安型
3
4 本质安全型
正压型
5
充油型
6
充砂型
7
n型
8
浇封型
9
IEC标准 IEC60079-…
0
1 7 11 (设备) 25 (系统) 27 (FISCO) 2
考虑到相关参数,对泵工作容量为50 m3/h,在低压下工作时,可得出下面典型的数值: a=1.5m,从释放源计其水平距离; b=1m,从地面到释放源上方1m; c=3m,从释放源计其水平距离。
20
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
码头罐装区区域划分
0区
1区
2区
21
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
船体周边区域划分
0区
可与1区气体危险场所用本安设备相连的关联电路(安全栅)。 (注:温度组别可直接标志最高表面温度)
14
防爆产品安全应用环节
设备选型
区域划分
采购验收 正确安装
工程验收
全生命周期内整 体防爆安全
人员培训
检查维护
设备检修
15
防爆产品安全应用职责
· 区域划分 – 一般为设计院 · 设备选型 – 设计院、工程公司或最终用户 · 采购验收 – 工程公司或其它采购单位 · 正确安装 – 工程公司或其它安装单位 · 检查维护 – 用户、业主 · 设备检修 – 用户、业主、专业修理单位 · 人员培训 – 用户、业主
类别
级别
T1
I 甲烷
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
T2
T3
T4
T5
T6
IIA 乙烷、丙烷、丙 丁烷、甲醇、 戊烷、巳烷、
酮、苯乙烯、氯 乙醇、丙烯、 庚烷、癸烷、
苯、甲苯、苯、 氯乙烯、醋酸 辛烷、汽油、
氨、一氧化碳、 丁酯、乙酸戊 氯丁烷
甲醛、苯氨
酯
乙醚、 三甲胺
亚硝酸 乙酯
IIB 焦炉煤气、环丙 环氧乙烷、2- 二甲醚、硫化 四氟乙
4.8% (ºC)
3
爆炸性危险物质点燃特征
• 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和温度是 产生爆炸的主要点燃源。
• 不同爆炸性物质的电火花和 温度点燃特性各不相同。
物质点燃特性 电火花 - MIE,uJ 温度 - AIT,℃
丙烷 180 466 (T1)
乙烯 60
425 (T2)
氢气 20
560 (T1)
· 为了使采取的防爆措施更具针对性,有必要对爆炸性物质进行分类、分级、分组, 并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分区。
外部环境爆炸。 ◆ 外壳必须具有足够的的强度;各外壳接合面必须具有足够长的有效啮合长度和足够
小的间隙。
24
本安防爆技术 Exi(a/b)
◆ 是一种从限制能量入手,可靠地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 以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或发生短接和元器件损坏等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电火花和 热效应不致于引起其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气体的爆炸
6
爆炸性气体分组
(基于AIT)
中国、 IEC 、欧洲标准
北美标准
气体引燃温度, t(℃) 点燃特性
T1
T1
>450
T2
T2
300<t?450
难
-
T2A
280<t?300
-
T2B
260<t? 280
-
T2C
230<t?26 0
-
T2D
215<t? 230
T3
T3
200<t? 215
-
T3A
180<t?200
6 5
15
18
欧洲标准 CENELEC EN 60079-…
0
1 7 11 (设备) 25 (系统) 27 (FISCO)
2
6 5
15
18
北美标准 FM
FM3810 FM3600 FM3615
-
FM3610
3620 -
FM3611 -
防爆型式符号
中国/IEC/欧 洲 Ex…
北美国家
-
-
d
XP
e
-
ia, ib, ic
13
防爆电气设备标志举例 [中国、IEC、欧洲]
Ex ia IIC T4 - 表示该本安设备可适用于0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采用ia本 安技术,适用于IIC级、温度组别不高于T4的爆炸性气体场所)
Ex de IIC T6 - 表示该隔爆增安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 Ex d[ib] IIC T6 - 表示该隔爆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并含有
10
主要气体防爆技术 [防爆型式]
• 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接受的主要气体防爆技术有:
1. 隔爆型 (Ex d)
5. 油浸型 (Ex o)
2. 本安型 (Ex ia/ib)
6. 充砂型 (Ex q)
3. 增安型 (Ex e)
7. n型 (Ex nA, nC, nL, nR, nZ)
4. 正压型 (Ex px, py, pz)
4
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
· 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I类: 矿井甲烷; II类: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 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级)。 它们分别是: Class I – 爆炸性气体; Class II – 爆炸性粉尘; Class III -爆炸性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