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课件二(48张PPT)
“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课件二(48张PPT)
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 接受法国教育。 15岁, 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 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 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 , 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 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 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 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 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 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 裁统治。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他的同龄的伙伴大多 把时间浪费在咖啡、游玩 和谈情说爱上,而拿破仑 却大量地贪婪地读书。青 年时期的拿破仑虽失意潦 倒,仍然雄心勃勃,等待 时机。拿破仑虽出身贫困, 但磨难练就他宁折不弯、 奋发自强的个性。
有人说拿破仑“其实没有什么才能,只不过运气 好”,你觉得对吗?你觉得拿破仑为什么能够迅速崭 露头角?
革命高潮
秋千政策
材料一 1779年4月进入军校学习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 孤独。周围的贵族同学看不起他,经常被欺负,他也经常和同 学打架,为此经常被关禁闭。后来他自己回忆“什么我都不在 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 ——《拿破仑传》 材料二 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他乐于读好作者 写的书,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 扎实……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 捷的应答技能……这个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这是一位 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 ——炮术教官 材料三 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 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 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军校给予的毕业鉴定
44岁,1813年在莱比锡战役中失败,拿破仑帝国开始瓦解
45岁,1814年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厄尔巴岛,拿破仑帝 国覆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6岁,1815年率一队卫士渡海,沿途兵不血刃,再次返回巴 黎,建立”百日王朝”,遭遇滑铁卢,退位被囚于大西洋圣 赫勒拿岛
52岁,1821年在该岛病逝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 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 建立第一帝国。
五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4)
阶段 执政派别 时间 特点
第一阶段
•
君主立宪派 1789年7月-1792年8月
建立君主 立宪制
第二阶段
吉伦特派
帝制 1792年8月- 1793年5月 处死国王 建立法兰 西第一共 和国
第三阶段
热月政变
雅各宾派
督政府
1793年6月-1794年7月
1794年7月- 1799年11 月
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拿破仑统治 政治上: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
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同时采取
一系列手段,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宗教上: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用人上: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军事上: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法律上:颁布《拿破仑法典》
问题:有人说,莱比锡之战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上各民族的“民族之 战”。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拿破仑对欧洲各国发动战争,在捍卫法国 革命成果具有革命性的同时,也具有争霸和侵 略性质。 在对外战争的过程中,肆意践踏弱小民族 的民族主权,违背了民族独立自决原则。在法 兰西帝国势力鼎盛时期,弱小民族无法撼动拿 破仑大军;当拿破仑远征俄国惨败时,欧洲各 民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积蓄的民族力量 必然总爆发,因此这一战被当做决定欧洲各民 族未来命运——是屈从于拿破仑军事统治还是 获得民族自决的关键之战。
⑴法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督政府无力解决 ⑵资产阶级希望更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巩固 革命成果 ⑶拿破仑手握重兵且具有政治手腕
时势造英雄!
军校对拿破仑的 鉴定是:“拿破仑· 波 拿巴,为人勤奋、谨 慎,兴趣广泛,博览 群书,酷爱自然科学, 擅长数学、地理自尊 心强,雄心勃勃,求 知欲强,有培养前 途。”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否又回到封建 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吗?
▲大卫DAVID Jacques Louis (1748 - 1825)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 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 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 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 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立法的蓝本
《拿破仑法典》在相当长的 时间里“成为世界各地编纂 新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 法典。” 《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
《拿破仑法典》书影
拿破仑法典,指《法国民法典》, 也指拿破仑称帝执政期间制定的所有的 法典,包括: 《法国民法典》(1804年) 《民事诉讼法典》(1806年) 《商业法典》(1807年) 《刑事诉讼法典》(1808年) 《刑法典》(1810年) 这些法典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成果,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确立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的法律化 表现。
第3课
“军事天才”拿破仑· 波拿 巴
课标: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 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 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 的作用。
背景:
根本原因 (经济)
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阻 碍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㈠教士
等级制度 (政治)
等级制度
特权等级
反 对
㈡贵族 ㈢包括资产阶级 在内的广大人民
思想动员
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收复土伦(1793)
平定巴黎王党叛乱(1795) 脱颖 而出 远征意大利(1796) 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1797) 远征埃及(1798) 政治声望日盛,为夺权铺平道路
时势造英雄!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 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 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 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 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 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 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
《拿破仑法典》封面
采用、仿效法国民法典的国家和地区
1、拿破仑帝国范围
2、法国海外殖民地
3、曾经处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的拉丁 美洲 4、曾经处于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的一些阿 拉伯国家
5、从未受过欧洲殖民者统治的非欧洲国家
《民法典》在历史上 影响深远:
⒈《民法典》是资本 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 法典。 ⒉确定了人们在法律 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 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 国大革命的成果。 ⒊确立了资本主义的 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 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 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皇后约 瑟芬。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 路易莎为后, 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43岁, 1812年进入莫斯科,俄国实行焦土政策,法军几乎全 军覆没
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大革命 爆发 1789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
七月王朝 1830-1848
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建立
1875年宪法, 共和政体最 终确立
胜利
失败 胜利
1798 17981801
1805年
第三次反法 同盟 第四次反法 同盟
胜利
1806— 1807年
胜利
时间
1807年 末 1809年
斗争对象
关键性战 役
成员国
性质
侵略性
结果
失败 胜利
入侵葡萄牙、 西班牙 第五次反法 瓦格拉姆 同盟 战役
英国、奥 侵略性 地利 侵略性 争霸性 英、俄、 侵略性 普、西、 争霸性 瑞 英、俄、 革命性 普、奥
“雾月政变”自任第一执政。
▲大卫DAVID Jacques Louis (1748 - 1825)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法国《民法典》中规定: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 法律上的平等 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民事权利……”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 保护财产权 展。 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 弃自己的财产。
1812年
18121814年 1815年
远征俄国
第六次反法 莱比锡战 同盟 役 第七次反法 滑铁卢战 同盟 役
失败
失败 失败
1799年
雾月政变
反击第三、四、五反 法同盟 作为法国意大利方面 军总司令对抗第一次反 法同盟
期间入侵 西班牙
远征埃及
滑铁卢惨败
莱比锡败北
为了扼杀革命, 1792年初普鲁士和奥地利率先结成同盟, 出兵干涉法国。英国则企图乘法国内部发生革命之机夺取法国 的海外殖民地,同时也深恐法国更加激烈、更加彻底的革命会 诱发英国人民起来反对当局的统治。因此,1793年2月由英国 策动,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俄 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8年底英、俄、奥、土耳其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 法国督政府无力抵抗进攻。 由于英国与法国在争夺土地和扩张方面的矛盾,英国纠集俄、 奥等国于1805年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英国不甘心失败,于1806年9月策动普、俄、瑞典等国组成 第四次反法同盟。 英国利用法国侵略西、葡的机会,于1809年组成第五次反法 同盟,法军迅速击退奥地利军的进攻。 乘法战败之机,欧洲各国于1813年迅速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 10月莱比锡一役,法军大败。 1815年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召集旧部,重返巴黎。英、俄、 普、奥又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