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史之原始社会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之原始社会PPT课件

❖ 长江下游则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前4000年)及同 时的嘉兴马家浜文化、余杭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为 代表。其特点是使用了有异于中原的干阑式建筑。这种下部架空的 结构,适合于炎热潮湿和多虫蛇蚊蚋的江南水乡,其渊源可能来自 远古的“构木为巢”的巢居形式。此外,余杭瑶山遗址的夯土祭坛, 也是十分重要的发现。
8
9
木骨架上扎结枝根后再涂泥
10
11
❖ 龙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1600年)
❖ 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是仰韶文化的继续,分布在 今山东全境、河南大部、陕西南部与山西西南一带。
❖ 与仰韶文化的住房相比较,这时有相当多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 但这时的某些聚落已扩大为城市。建筑除半地穴外,还出现了地 面房屋。建筑的室内地面与墙面涂以白粉,个别建筑的下面还使 用了夯土台基。这种夯土技术的扩大使用,表现为城子崖的古城 围垣。
统治中心—河南中部,黄河两岸 青铜工艺的纯熟 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建筑技术
水平的提高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都城-遗址 平面示意图 小城为早商时期,大城为晚商时期。
33
在殷商都城遗址上根据柱础和史料复原的商代宫殿
34
二里头商城遗址内底部铺垫了石块的排水沟
35
3.西周(BC1046---BC771) 城市建设
❖ 新石器中期以仰韶文化 (BC5000~BC3000年) 为代表,它首先发现于 河南省渑mian池县仰韶村。
❖ 龙山文化(BC2900~BC 1600年)最早发现于山东 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是仰 : 农业决定定居---村落的 出现,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7
❖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 就黄河地区而言,仰韶文化中期和龙山文化中晚期,是文化辉煌 发展的最高阶段。
❖ 家庭私有制出现,套间出现---以 家庭为单位生活。
室内地面白灰面层
12
13
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木骨泥墙遗址
14
❖ b.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
❖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代约处于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 分布范围大抵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及河南西南。建筑已大多为平 面方形或长方的地面房屋,并有套间及长达三十间的连屋,结构用 草泥垛墙及木柱梁。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大规模的聚落与密集聚 落群,以及最大占地面积达一平方公里之古城多座,这些古城大多 已有夯土城墙、护城河及水门。
中 国第 古一 代章 建 筑 发 展 概 况
1
❖ 朝代概况:
文字出现
外境文化
❖ 夏----商----周----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
春秋战国
佛教 (国 内 南 北 互 动)
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民国
少数民族文化
(基督教)外来文化
2
❖ 原始社会建筑(6/7千年前—BC 21th):
a.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穴居—木骨泥墙建筑 b.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巢居—干阑式建筑
余姚河姆渡村遗址是最早榫卯技术的木结构房屋
c. 内蒙古大青山及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
5
❖ a.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 & 龙山文化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 属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址。特点是,聚落面积不甚大,一般为1~2 万平方米,已经使用半地穴房屋,墓葬集中置于聚落近旁。这些文 化大体散布在今日的甘肃东部、陕西西部、河南中部及河北南部一 带。
的实例。 红山文化: ❖ 辽宁建平县牛梁河女神庙遗址---最早的神庙遗址
29
❖ 奴隶社会建筑
(包括春秋、战国,BC2070—BC476年)
1.夏(BC2070---BC1600)
统治中心—嵩山附近的豫西一带
夏末都城—斟鄩zhenxun,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30
二里头一号宫殿
宫殿群中最大的规模。夯土台 残高80cm,东西约108m,南 北约100m。夯土台上有面阔8 间的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 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样子。 是至今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 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 例。
❖ 1.旧石器时代---天然岩洞---岩画
3
4
2.新石器时代---大量房屋遗址(BC6/7000年前)
劳动结构:原始的渔猎和采集---固定的农业耕作,并出现了纺 织、制陶 等手工业和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 社会结构:单纯血缘组合与人数较少的原始人群---关系复杂与人口较多的 氏族部落。 建筑群组合方式:群居的聚落,供生产与生活用的窑址、公共房屋、住所、 窖穴和畜圈,供防御的垣墙、濠沟,原始崇拜所需的祭坛、神庙和神像以 及公共墓地等。
25
26
辽 宁 牛 河 梁 女 神 庙 遗 址
27
辽 宁 牛 河 梁 女 神 庙 泥 塑 女 神 像
28
重要实例:
仰韶文化: ❖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 ❖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 龙山文化: ❖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出现白灰抹面 ❖ 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的典型 河姆渡文化: ❖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
15
17
18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木构榫卯
19
20
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草编残片, 用于干阑式建筑铺垫地板用。
21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复原)
22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复原)
23
24
c. 内蒙古大青山及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
分布在今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及吉林西北一带的红山 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后),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 具有与前述诸新石器文化的不同特点。红山文化 以包头市东的阿善遗址为例,其居住房屋的外墙及聚落围垣均用石 砌,其西侧台地上另有由块石堆砌之祭坛。 而辽宁牛河梁遗址更发现了 “女神庙”及泥塑神像残迹。
31
❖ 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 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 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 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 是门道,两侧为塾。
❖ 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和 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 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在古代,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
32
2.商(BC1600---BC10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