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病毒的基本特征
Michael J. Bishop(1936-) 1976年发现正常细胞中存在罗斯肉瘤病毒 致瘤基因的对应基因, 1989年获诺贝尔奖。
Phillip A. Sharp (1944 ---), 1977年发现腺病毒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剪切 现象(gene splicing),1993年获诺贝尔奖。
Fred Sanger(1918-) 1977年建立了DNA序列分析方法, 并对 ΦX174噬菌体的单链DNA序列进行了测定。 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 生理特性一致,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 无个体差异,对病毒易感性相等; • 可观察病毒的繁殖特征; • 可进行病毒纯化和定量; • 可提高病毒的产量。
实用文档
2)常用的培养细胞
• 原代细胞:直接利用新鲜动物组织经胰酶消化、 分散,获得单个细胞,如CEF。
• 二倍体细胞:将长成单层的原代细胞消化分散成 单个细胞,继续培养传代,其染色体数与原代细 胞一样,保持其二倍染色体数目的单型细胞。
实用文档
病毒与其它生物的比较
实用文档
二、病毒区别与其他微生物的特征
个体极其微小 无细胞结构 只含一种核酸 缺乏独立代谢能力 繁殖方式为依靠自身核酸复制 大多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某些病毒可整合到宿主DNA上,引起潜伏感染 某些病毒能够形成包涵体或引起细胞病变
三、病毒学的发展
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长老 石刻象显示了小儿麻痹后 遗症,这可能是病毒感染 的第一个2.现代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John Enders(1897-1985) 1949年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获得脊髓灰质 炎病毒, 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
Aaron Klug(1926-) 1962年提出了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柱状结 构, 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
David Baltimore (1938-) 1970年在提纯的罗斯肉瘤病毒粒子中发现 了逆转录酶,证明遗传信息可以由RNA反 向产生DNA。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
2、鸡胚接种
实用文档
不同病毒的接种途径
痘病毒和疱疹病毒, 10~13日龄
正黏病毒和副黏病毒, 10~11日龄
鹦鹉热衣原体和立克 次氏体等,6~8日龄
流感、新城疫、传支等, 9~11日龄
病毒的收获
羊膜腔接种 尿囊膜接种 绒毛尿囊膜接种 卵黄囊接种
实用文档
收获尿囊液
实用文档
3、细胞培养
1)细胞培养增殖病毒的优点
实用文档
4.糖类
病毒囊膜含有糖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组 编码,但糖分子与宿主细胞有关。
• 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吸附)、 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实用文档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一、病毒培养的宿主系统
1、动物
➢动物接种途径和方法 1.皮内接种 2.皮下接种 3.肌肉接种 4.静脉接种 5.腹腔接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
实用文档
二、病毒的结构组成与特征
• 病毒子(Virion) :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病 毒颗粒。
(一)病毒的结构组成 核酸基因组和衣壳(capsid)。
囊膜(envelope):围绕核衣壳的一层包膜。 纤突(spike):包膜突起,主要由糖蛋白组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纤突 包膜
核心 核 衣
实用文档
Gallo & Montagnier 1983年分离到一种与爱滋病有关的逆转录病毒。
R. Beachy 1986年利用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植物, 获得抗TMV侵染的基因工程植株。这一研究为抗病 毒动植物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Stanley B Prusiner(1942-) 发现朊病毒(Prions),1997年获诺贝尔奖。
实用文档
四、研究病毒的意义
• 几乎能感染所有的细胞型生物,危害 严重;
• 了解病毒的特性,为疫苗的研制打下 良好基础。
实用文档
第 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性状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 测量病毒的单位为nm,大小在20-300nm之间。 • 病毒形态多数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
丝状或子弹状,痘病毒呈砖块状,噬菌体大多 数呈蝌蚪状。
衣壳 壳 壳粒
病毒体结构模式
实用文档
二、病毒的衣壳类型
1、螺旋对称的病毒壳体 2、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壳体 3、复合对称的病毒壳体
实用文档
螺旋对称型
廿面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实用文档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1、核酸 1)种类:DNA、RNA • 存在形式:单链与双链;正链与负链,分节 • 作用:携带全部遗传信息 • 特点:有内含子、ORF可重叠
2)表示病毒核酸大小的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碱基数
3)病毒核酸的结构特征 分段基因组;帽子和poly(A)尾巴结构;感染
性核酸等。
实用文档
2、蛋白质
• 结构蛋白 • 非结构蛋白 功能:
保护核酸; 与易感宿主细胞受体结合; 良好的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实用文档
3.脂质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囊膜中,主要来 源于宿主细胞膜系统。 • 含脂质的病毒对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敏感, 处理后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或感染性降低, 而无囊膜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
实用文档
Smallpox (天花)
Rabies (狂犬病)
Endemic in China by 1000BC Endemic in Europe by AD 16-17
关于植物病毒病害的记载
• 荷兰郁金香杂色病(1576)
实用文档
1.对病毒的早期认识---利用疫苗对病毒病的防治
牛痘接种防治天花---古代接种术(1796)
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
Martinus Beijerinick (1851-1931)
发明了狂犬病疫苗(1885)
证明在经过可吸附细菌的琼脂扩
散后, 这种侵染物仍可导致烟草花叶
提出了“Virus”和“Vaccination”之词 病。他将此侵染物称为“侵染性活
液”, 并也采用了“Virus”一词。
第二章 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病毒概述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状 第三节 病毒培养和增殖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六节 病毒的感染 第七节 病毒的分类 第八节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实用文档
一、病毒的含义
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 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 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