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根据《xx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省扶贫办关于做好“十二五”易地扶贫开发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先期工作的通知》要求,区扶贫办认真总结全区“十二五”易地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结合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提出我区2xx年计划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打算、建议。
(一)、2xx年至2xx年基本情况
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安居工程扶贫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输出等项目顺利实施,易地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五年来,区分别在东山、潇湘、珠街3个镇(街道)实施了扶贫安居工程,建设面积9905平方米,总投资77
2.8万元,省级财政投资90万元,工程已全面竣工,使90户农村贫困户住上了新居。
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建设在潇湘街道红庙村委会八组实施,该村22户农户80人得到了妥善安置,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4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20万元,群众自筹60万元,工程已全部竣工验收。
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视抓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抓好培训基地的建设,切实制订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培训计划,共培训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3800人,并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做好输出就业工作,使培训就业率达95%以上。
同时与各乡(镇)、街道联合举办贫困地区劳动力农业科技、技能培训班359期,共培训劳动力
6.13万人次。
(二)、主要经验做法
(1)、落实易地扶贫开发责任制。
在“十二五”期间,严格制定了易地扶贫开发考核责任制,与相关项目落实单位签订责任书,把易地扶贫开发任务、责任、权力捆绑起来,实行责任制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同时对项目单位党员干部落实责任制情况监管,把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和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2)、严格易地扶贫开发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xx省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资金管理要求,确保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运作。
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专帐管理,封闭运行,严格资金拨付程序;二是执行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采用电视、网络、报刊、公开栏、村民会议的方式公示项目概况、资金来源、建设内容、资金使用等情况,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项目资金实行廉政承诺制,建立廉政群众评议制、廉政群众评议员制,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
用,不发生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等行为。
四是严格规范资金使用范围,确保资金投入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
一是合理规划项目,根据省下达的易地扶贫任务,区扶贫办牵头,会同财政、发改、国土等部门,对项目地基本情况、建设条件、建设内容、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为项目的实施规划奠定了基础;二是认真监督项目的实施管理;三是严格项目的检查验收,对工程进度、建设质量、资金投向、公示公告等方面做了重点检查,同时做好项目的后续管理,确保建设项目发挥长效。
(4)、加大易地扶贫开发投入。
一是积极向省、市争取易地扶贫开发资金,全面整合协调区级各部门对易地扶贫开发的投入,解决了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二是积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捐资助困,打造了扶贫济困人人皆参与的局面;三是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非公经济等多层次投入易地扶贫开发,为易地扶贫投资拓宽了渠道,优化了环境。
(5)、抓好易地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建设。
科学规划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广泛征求移民户在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和规划设计的意见,按村镇规划与群众意愿相结合来确定集中安置点;为降低移民搬迁建设成
本,采取多种形式兴建集中安置点;在规划集中安置点时保持适度规模,与新农村建设的布点要求相对接;加强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6)、抓好基础数据有调查摸底。
按照省、市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的安排部署,区扶贫办加强宣传发动、注重规范程序、抓实督促指导,对全区贫困镇、贫困村、贫困危房户、扶贫易地搬迁户做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和精准识别,全区共识别经认定贫困镇1个,贫困行政村5个,贫困自然村73个,贫困危房户3098户10568人,扶贫易地搬迁户196户682人,贫困人口2960户10015人,为全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安置提供了对象和依据,进一步加强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十二五”期间,全区在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自然村整村推进、扶贫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后,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基础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生产生活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后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阶段农村贫困的特点和成因。
区的扶贫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值得注意并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存在的问题有4个方面:
(1)、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增收难,群众集资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难。
(2)、少数地方对扶贫项目建设认识不足,合力攻坚重视不够。
少数镇(街道)对要求配套的资金落实得不够好,对区委、政府提出的扶贫项目建设分级负责的要求,在贯彻落实上有一定差距。
致使一些地方扶贫安居工程工作起色不大,影响了易地扶贫项目建设的进程。
(3)、农村贫困地区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建设,土地使用问题难以解决,后续管理仍然是个薄弱环节。
(4)、农村少数贫困地区群众对劳动力转移培训认识不到位,组织培训后成效不明显。
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情况汇报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工作筹备情况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xx‟33号)、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发改委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X发改规划„2xx‟781号),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xx
州“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
经全县常务会议审定同意后,我县于2xx年X月X日下发了
《关于开展xx
县“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
各县直单位于2xx 年X月X
召开“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动员会,起草形成了《关于开展xx
县“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方案》确定了涉及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及发展战略、扩大投资和优化结构问题、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内的X
项重大课题,并对全县“十三五”规划各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意向性安排,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二)、目前进展情况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方面:X个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尚在开展,目前,除xx局承担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扩大投资和优化结构问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战略、重点服务业集聚与融合发展课题”、xx局承担的推进生态
建设和环境保护课题”、“xx办承担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课题”、“xx 局承担的优化和提升能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题”、“xx局承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课题”基本成稿外,其余X个课题研究成果均尚未正式报xx局。
(三)、现阶段对全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主要考虑一是基本明
确了全县“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导思想。
即:积极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内陆开放、构建“xx”战略框架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赶超跨越为主线,以推进服务业高端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精品化为主攻方向,以强化科技创新、夯实人才保障、促进特色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撑,以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为立足点,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开放、强化区域协作为根本动力,以生态为载体、文化旅游为引领,走喀斯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化下实现追赶、转型、跨越,完成发展方式上特色化发展的战略性调整,确保到2xx年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是拟调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
随着世界和中国经济新常态化的到来,要求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战略上需要有一个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新定位。
为突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引导性,我们结合最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初步研究,拟将我县发展的战略定位调整为:
围绕“xx”目标和“xx”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xx工程”构建国家内陆现代服务业创新开放试验区和西南“xx”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能源及载能工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三省区结合部综合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区域电力枢纽,着力建设国家“xx”通道的战略节点和xx面向东盟、南亚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
三是基本明晰了“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
2xx年实现生产总值比2xx年翻两番,确保与X州X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xx
年国民生产总比2xx年年均增长X%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xx年年均增长X%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xx年年均增长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xx年年均增长X%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比2xx年年均增长X%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xx年年均增长X%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