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合计2008年2题2分 1题2分 1题1分 0.3题4分 4.3题9分2009年2题2分1题1分3题3分2010年3题3分1题2分2题2分6题7分第一节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容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财务分析的意义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4、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的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含义指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方法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指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纵向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2、会计报表的比较指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各指标不同期间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是以会计报表中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判断有关【例8—1】某企业2009年10月某种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4620元,而其计划数是4000元。
实际比计划增加620元。
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组成,因此就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来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现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8—1所示。
根据表8—1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620元。
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计划指标:100× 8×5=4000(元)①第一次替代:110×8×5=4400(元)②第二次替代:110×7×5=3850(元)③第三次替代:110×7×6=4620(元)④实际指标:②-①=4400-4000=4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③-②=3850-4400=-55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④-③=4620-3850=77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400-550+770=62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2、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8—2】仍用表8—1中的资料。
可采用差额分析法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1)由于产量增加对财务费用的影响为:(110-100)×8×5=400(元)(2)由于材料消耗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7-8)×110×5=-550(元)(3)由于价格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为:(6-5)×110×7=770(元)第二节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一、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例8-3】某上市公司2008年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000万元。
2007年末的股本为8000万股,2008年2月8日,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0股,2008年11月29日发行新股6000万股。
分析如下:由于送红股是将公司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转为普通股,转化与否都一直在作为资本使用,因此新增的8000万股无需按实际增加的月份加权计算,直接计入分母即可;而发行的新股6000万股,由于是在11月底增加,对全年的利润贡献只有1个月,因此要加权计算。
【例8-4】某上市公司2008年7月1日按面值发行年利率为3%的可转换债券,面值10000万元,期限为5年,利息每年末支付一次,发行结束一年后可以转换股票,转换价格为每股5元,即每100元债券可以转换为1元面值的普通股20股。
2008年该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0万元,2008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0000万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债券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则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公式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流通股数受每股收益和股利政策的影响。
影响因素说明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间关系的一个指标是股利发放率,即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之比。
借助该指标,投资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
公式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影响因素1、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2、投资者所获报酬率的稳定性;3、市盈率也受到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说明市盈率越高,意味着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也即投资者对该股票的评价越高,反之,投资者对该股票评价越低。
另一方面,市盈率越高,说明投资于该股票的风险越大,市盈率越低,说明投资于该股票的风险越小。
市场平均市盈率=1/市场利率利率与市盈率关系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公式说该指标反映了每一股在账面上到底值多少钱,它与股票面值、发行企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包括()。
A.股票期权B.认股权证C.可转换债券D.不可转换债券【答案】ABC【解析】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例题3】影响市盈率高低的因素不包括()。
A.投资者所获报酬率的稳定性B.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高低C.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D.利率水平的变动【答案】B【解析】影响市盈率高低的因素包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投资者所获报酬率的稳定性和利率水平的变动。
第三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与评价一、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二)沃尔比重评分法是由亚历山大·沃尔创设的财务分析方法。
他选择了七种财务比率,分别给定了其在总评价中所占的比重,总和为100分。
然后,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求出总评分。
若总评分达到或超过了100分,说明信用水平较好,反之说明信用水平较差。
原始意义上的沃尔比重评分法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所选定的7项指标缺乏证明力;二是当某项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例8-10】某企业是一家中型电力企业,2008年的财务状况评分的结果见表8-9所示。
现代社会与沃尔的时代相比,已有很大变化。
一般认为企业财务评价的容首先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再次是成长能力,它们之间大致可按5:3:2的比重来分配。
盈利能力有四个常用指标,偿债能力有四个常用指标,成长能力有三个常用指标。
仍以100分为总评分。
【例8-11】仍以例8-10中企业2008年的财务状况为例,以中型电力生产企业的标准值为评价基础,则其综合评分标准如表8—1 0所示。
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应规定其上限和下限,以减少个别指标异常对总分造成不合理的影响。
上限可定为正常平均分值的1.5倍,下限可定为正常评分值的0.5倍。
此外,给分不是采用“乘”的关系,而采用“加”或“减”的关系来处理,以克服沃尔评法的缺点。
例如,总资产报酬率每分比率的差为1.03%=(15.8%-5.5%)/(30分-20分)。
总资产报酬率每提高1.03%,多给1分,但该项得分不得超过30分。
二、综合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是综合分析的一种,一般是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进行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4300/〔(1430+1560)/2〕=2.88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4.7%×2.88×2.39=32.35%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3800/〔(1560+1695)/2〕=2.33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2.6%×2.33×2.50=15.15%2010年比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17.2%(32.35%-15.15%)其中:销售净利率变动影响=(2.6%-4.7%)×2.88×2.39=-14.45%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影响=2.6%×(2.33-2.88)×2.39=-3.42%权益乘数变动影响=2.6%×2.33×(2.50-2.33)=0.67%该公司2010年比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其原因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在下降。
其中: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是平均收现期延长(从22天延长到了27天)和存货周转率下降(从7.5次下降为5.5次)。
销售净利率下降的原因是销售毛利率在下降(从16.3%下降到了13.2%)。
(2)①该公司总资产在增加,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增加。
②该公司负债在增加,主要原因流动负债增加,因为各年长期债务变化不大,各年长期债务分别为:2008年是0.50×600=300万元、2009年是0.46×650=299万元、2010年是0.46×650=299万元。
③该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化不大,除了2009年保留了50万元留存收益以外,其余各年实现的利润全部用于发放股利。
(3)扩大销售、降低进货成本、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增加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