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因此,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就引起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2.画出对某种物品征收销售税的供求图。
在图上注明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为C E+表示的面积。
税收收入为政府征税所获得的收入,图中税收收入为B D+的面积。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就越大,无谓损失增加也就越多。
实际上,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扩大,原因是无谓损失是税收增加倍数的平方。
例如,如果税收增加2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4;如果税收增加3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9,以此类推。
3.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会有这种影响?答:(1)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对无谓损失的影响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谓损失的大小。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反之越小。
(2)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因为弹性反映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弹性越大,当征税引起价格些许变动时,需求和供给数量变动幅度就会很大。
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
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
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
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
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4.为什么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小的看法不一致?答: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还是小的看法不一致。
决定无谓损失大小的是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反之越小。
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的大小不一致是因为他们对劳动供给的弹性大小的看法不一致。
(1)那些认为劳动税并没有严重扭曲的经济学家相信,劳动供给是相当缺乏弹性的。
他们说,无论工资如何,许多人都要从事全职工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劳动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劳动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小。
(2)那些认为劳动税引起严重扭曲的经济学家相信,劳动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他们承认,某些工人群体的劳动可能缺乏弹性,但认为,许多其他群体对激励反应较大。
下面是一些例子:①许多工人可以调整他们工作的时间——例如加班工作。
工资越高,他们选择工作的时间越多。
②一些家庭有第二个赚钱的人——往往是有孩子的已婚妇女——他们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在家里从事不拿报酬的家务劳动,还是在市场上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当决定是否参加工作时,这些第二个赚钱的人要比较在家里的收益(包括节省照顾孩子的费用)和他们能赚到的工资。
③许多老年人可以选择什么时候退休,而且,他们的部分决策也是根据工资高低。
一旦他们退休了,工资高低决定了他们业余工作的激励。
④一些人考虑从事非法经济活动,例如,毒品贸易,或从事可以逃税的“暗中”支付工资的工作,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地下经济。
当决定是在地下经济中工作还是合法工作时,这些潜在的违法者要比较他们违法赚到的收入和合法赚到的工资。
在以上每一种情况下,劳动供给量都对工资(劳动价格)作出了反应。
因此,当劳动收入要纳税时,这些工人的决策就被扭曲了。
劳动税鼓励工人减少工作时间,第二个赚钱人留在家里,老年人早退休,以及一些无耻之徒进入地下经济。
5.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会发生怎样的变动?答:(1)当税收增加时,它对激励的扭曲增大,无谓损失增加。
随着税收的增加,无谓损失也在增加。
实际上,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
原因是无谓损失是税收增加倍数的平方。
例如,税收增加2倍,无谓损失的增加倍数为4。
(2)当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然后减少。
随着税收增加,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减少。
开始税收收入增加是因为从每单位中得到的税收大于它减少的销售单位。
但是,在某一点,一直增加的税收使市场规模(销售与征税的规模)降到政府开始对这少量物品征收高税收的程度时,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拉弗曲线可以表述这种思想。
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一直增加,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因为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
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企业便会心灰意冷,纷纷缩减生产,使企业收入降低,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
三、问题与应用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 .画出竞争市场的均衡图。
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b .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缴纳1美元税。
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
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c .如果取消税收,比萨饼的买者和卖者的状况会变好,但政府会失去税收收入。
假设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他们的部分收入交给政府。
各方(包括政府)的状况能比有税收时更好吗?用你的图上所标出的面积做出解释。
答:a .比萨饼竞争市场均衡图如图8-2所示。
均衡价格为1P ,均衡产量为Q 1,消费者剩余为A B E ++,生产者剩余为C F D ++。
没有无谓损失,总剩余在供给和需求曲线之间,即A B C D E F +++++。
图8-2 有税收时的均衡图b .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1Q 减少到2Q 。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 B E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A ;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C D F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D 。
税收收入为面积B C +。
无谓损失为面积E F +。
税收前没有税收收入和无谓损失。
如图8-2所示。
c .各方的状况比有税收时更好。
具体分析如下:如果取消税收而且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他们的部分收入(B C +)转移支付给政府以补偿政府的税收损失,那么各方状况都会比有税收时更好。
此时市场均衡产量与不征税时一样仍然是1Q ,均衡价格仍为1P ,消费者剩余为A E +的面积,因为消费者将原来得到的部分B 自愿转交给政府了;生产者剩余为D F +的面积,因为生产者将原来所得的C 自愿转交给了政府。
这样政府得到了相当于征税时的等量收入(B C +),消费者比征税时多得到了E 部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比征税时多得到了F 部分的生产者剩余。
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交给政府的部分稍稍多于B C +的面积,那么政府的收入也比有税收时增加,这样三方的状况均有所改善。
2.评价以下两句话。
你同意吗?为什么?a .“一种没有无谓损失的税收不能增加任何政府收入。
”b .“不能为政府筹集收入的税收也不会有任何无谓损失。
”答:a .不同意。
在供给完全无弹性或需求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税收既不会影响均衡数量,也不会产生无谓损失,但此时税收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此外,有些税收不会产生无谓损失,只会增加政府收入。
例如庇古税,即政府用于纠正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庇古税与大多数其他税不同,大多数税收扭曲了激励,并使资源配置背离社会最优;经济福利的减少——即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政府收入增加的量,引起了无谓损失。
与此相比,当存在外部性问题时,社会也关注那些受到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
庇古税是存在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
因此,庇古税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提高了经济福利。
b .不同意。
例如,对卖者征收100%的税收,此时卖者将不会供给任何产品,因而政府的税收收入为零,但是税收却造成了极大的无谓损失,它使均衡数量降为零。
3.考虑橡皮筋市场。
a .如果这个市场供给非常富有弹性,而需求非常缺乏弹性,橡皮筋的税收负担将如何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分摊?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工具来回答。
b .如果这个市场供给非常缺乏弹性,而需求非常富有弹性,橡皮筋的税收负担将如何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分摊?把你的答案和a 的答案进行对比。
答:a .橡皮筋的税将会更多的落在消费者一方,如图8-3所示。
图8-3 橡皮筋的税更多地落在消费者一方如果供给非常富有弹性,则供给曲线很平缓,而需求非常缺乏弹性,所以需求曲线很陡峭。
征税后消费者剩余减少面积A B +,而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面积C D +,由图8-3很容易看出面积A B +远远大于C D +,所以税收对消费者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