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必修二情景默写

必修一必修二情景默写

必修一必修二情景默写.《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是:1、。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万类霜天竞自、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2。

由看万山红遍,、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3。

层林尽染鹰击长空,、4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鱼翔浅底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6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8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是:9、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0、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是:曾记2?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11、静中有动、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用反问语气表示灭亡郑国对秦国1焉用亡郑没有好处,只对晋国有好处的句子是:?以陪邻、烛之武用夸张修饰表现晋国对秦国翻脸2 朝济而夕设版焉快的句子是:。

以其、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3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4臣之壮也,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5吾不能早用子,今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63出使,并且含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意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句子是:。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7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承认郑国将要灭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是:!、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8也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国出兵的合理性,量,柔中有刚:以退为进,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9且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朝济而夕设版焉,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贪得无厌的句10、烛之武说晋国野心勃勃,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子是:焉取之?、烛之武阐明了晋国与秦国的利害关系, 11唯阙秦以利晋,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君图之。

4《荆轲刺秦王》、荆轲劝说樊於期献出首级作为觐见秦王1他想象刺杀秦王给樊於期报仇的情景是的礼物,“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易水诀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2作者用侧面描写手法写其歌声慷慨激昂的句子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是:他自己对此的解释是:3、荆轲刺秦王未遂,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士皆瞋目,发尽4、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上指冠。

、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躯的精神:于是6、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通过音乐和士兵神情来渲染凄凉氛围的7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句子是:《鸿门宴》5、刘邦解释自己先入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1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原因的一句是:。

、张良向樊哙说明宴会情况紧急,后来成2其意常今者项庄拔剑舞,为成语的两个句子是:。

在沛公也、樊哙劝说刘邦不辞而别的理由有两个方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面:事理方面的两句是“如今人方为刀俎,“辞小让”;形势方面的两句是。

我为鱼肉”杀人如不能举,反应秦朝残暴的句子是:4、。

刑人如恐不胜《诗经·卫风·氓》、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1 是:。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用斑鸠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6总、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4。

角之宴,言笑晏晏及尔偕、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5。

老,老使我怨、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6 句是:。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7泣涕涟不见复关,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8 场景的是:。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9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10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1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句子:“12、表明女主人公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7、这首诗最能体现女主人公勤劳的诗句13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是:、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两句是:14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小雅·采薇》”两句写了夏天刚“采薇采薇,薇亦柔止1、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

《诗经·小雅·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2、然而他没有一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飞的日子,昔“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

他忧伤地想起:今我来思,雨“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今天呢,。

”雪霏霏行道迟迟,载《诗经·小雅·采薇》中“3、,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

路途是那”渴载饥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戍卒痛定思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扎着走向故乡。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痛,痛苦地吟唱:“4、《诗经·小雅·采薇》中“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几句写士兵因思8乡而心头烦闷,忧心如焚,好像火烧一样,而且,”靡使归聘还想到:感到饥渴难忍。

“我戍未定,表示我的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

《离骚》《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1、,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兮,謇朝谇而夕替。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3亦余心之所善至死不改的句子是:德行的追求,。

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离骚》4、又申既替余以蕙纕兮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9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6、《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终不察夫民心兮,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离骚》7谣诼谓余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以善淫。

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离骚》8固时俗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善于投机取巧,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离骚》9、背绳墨以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则,。

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10忳郁邑余侘傺兮,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11宁溘死以流亡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离骚》中用雄鹰和凡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10。

自前世而固然《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1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道而相安?《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14、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死,并以古贤为榜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的句子是:宁死不失正义)。

前圣之所厚《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15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乎吾将反《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16及行迷之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

未远《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17、步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的两句:。

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离骚》18退将复修吾进不入以离尤兮,不如隐退的两句:。

初服1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19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自己的两句:。

《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20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话:。

《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21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

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22民生各有所乐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23虽体解吾犹未变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中表明只有自己光明纯洁的品、24唯昭质其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1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不同流合污的诗句: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8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29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坚贞爱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情的诗句是:如丝,磐石无转移。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孔雀东南飞》中“2、”两句,说明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珠子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易相处。

了她的懂礼仪、照。

中写刘兰芝叮嘱小姑要好《孔雀东南飞》、3在妇女欢聚的日子不要忘记自己的好侍奉婆婆,初七及下九,好自相扶将。

勤心养公母,句子是:13嬉戏莫相忘。

、描写焦仲卿送刘兰芝回家时,两人挥手 4举手长劳劳,二情同告别,依依不舍的句子是:依依。

《涉江采芙蓉》、诗人采用问答的形式表达思念远在天涯1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的丈夫的名句是:、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2涉江采芙蓉,“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兰泽多芳草。

、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3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寂寞的句子:“、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4 ”延无尽的句子:“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5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子:《短歌行》14、曹操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有才1学之人的渴望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操表明自己要像古代圣贤一样完成统2 一大业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运用借代手法表达自己难以排解忧3 愁的两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运用比喻手法,慨叹人生短暂的两4 句诗是:。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以山、海作比,表达自己对人才渴5 望的诗句是:。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明明6、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的句子:。

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7、暗喻人才南流的句子是:。

鹊南飞山不、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的句子:8厌高,海不厌深。

呦呦鹿鸣,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的句子:、9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0、出自《管子·形解》,表示希望尽可能1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