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1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共21张

、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 晒 、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 魄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 之 、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 缺 、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 好 10 、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 11 、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
12 、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 13 、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 14 、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 15 、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 16 、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17 、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
八百里:牛(典故一)。 “八百里分麾下炙 ”是“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 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 二)。
把酒肉分给部下享用,琴瑟演奏出悲 壮粗犷的军乐。在肃杀的秋风中,战 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作:像-----一样。 的卢:良马名(典故 三)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弓箭如雷鸣使 人心惊。
通过写军中的生活和
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 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效 无门的悲愤。
综合比较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 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 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 异同?
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 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 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 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 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 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 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词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首 词却打破了这种格式。
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 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 事,豪迈雄壮,现实中壮志难酬,悲愤痛 苦,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了主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故事, 所以有 减少, 自然病
什么理 由不努 就少。 思绪中
力 没有过 分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
12 课《词四 首—— 破阵子 为陈同 甫赋壮 词以寄 之》课 件(共 21张 PP )
词牌名
题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豪壮、雄壮
(南宋)辛弃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
12 课《词四 首—— 破阵子 为陈同 甫赋壮 词以寄 之》课 件(共 21张 PP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 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 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 弃疾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 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 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 豪放、壮美的作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 看剑,梦回 / 吹角 / 连营。八百里 / 分 / 麾下炙,五十弦 / 翻 /塞外声, 沙场 / 秋点兵。
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霹 雳 /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 事,赢得 / 生前身后名。可 怜 / 白发生!
注音: 麾(huī ) 炙( zhì ) 的( dí )卢 霹雳(pī lì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梦回:梦中回到。 沉醉中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 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18 、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 19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 20 、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
深。不
是成功 来得慢 来的人 一个惊 诉你, 让你用 口里不 说多余
,而是 你努力 的不够 多。 喜,也 给自己 一个好 的交代 。 你的一 生去奋 斗出一 个绝地 反击的 的话, 自然祸 就少。 腹内的 食物能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内容 课题 渔家傲 秋思
写景或叙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抒情
总体 相同: 不同 :
内容 课题
渔家傲 秋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孤寂荒凉 戒备森严
打猎场景: 雄壮豪放
思乡,忧国, 相同:
渴望建功立 感情,都与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
一心想帮助君主 完成统一国家的 大业,赢得一生乃至死后的英名。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激情。
“可怜白发生!”
“可怜”一词什么意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怜:可惜。可惜白发已染满双鬓。 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感慨。
结构奇特巧妙:

爱国紧密联
系;风格,
渴望被重用, 开阔、雄壮。
为国效力。
回忆军旅生活: 渴望建功立
雄壮激烈
业,壮志未
具有英雄气概 酬的抑郁愤

不同 :感情 的侧重点略 不同
、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 、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 给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 告 、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 。
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
梦境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用题目中的一个字概括, 是什么呢?
题材上:雄壮的军营生活
壮 情感上: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语言风格:豪壮
内容概括
1、该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概括。
上片描述军旅生活,渴望再有机会杀敌立功;
下片描述战斗场面,抒发壮志难酬的抑郁。
现实 梦境 现实
梦境中作者重点回忆了哪两个场景?
? 分食烤肉
军营生活
? 演奏军歌 ? 检阅军队
作战场面 ? 战马飞驰
? 弓弦巨响
表现: 雄壮的军容 高昂的士气
表现: 战争的激烈
(刻画了驰什么“醉”?醉后为何“挑灯看剑”? 由此体现出什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 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