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作为志愿者团队领袖的项目专员
“四位一体”与项目专员:“机制、内容、队伍、阵地”如何与 “五项”工作相结合,体现在项目专员和整个志愿服务行动的关系 上。
机制与项目专员:结对+接力机制不仅是为了保证志愿服务的可持 续性,也要和服务内容的多样性结合,接力是一个保证:不同专业 背景的大学生接力有利于服务内容多样性的实现。接力不是原有对 子的终结,而是原有对子加上新的元素。
志愿者个体与志愿者团队之间的关系
需要了解和把握志愿者个体志愿服务动机的共性和差异:志愿 服务动机是一种客观存在,无动机或纯粹的利他动机是一种理 想化的形式。志愿者的利他精神和行动与合理的现实诉求之间 的关系。
团队中志愿者个体其他方面的差异:性格、知识结构、行动节 奏存在差异,定期互动,可以形成互补和合力。
志愿服务与利他行为的区别:共性中的差异——计划性(理 念或精神,愿景,过程,效果),组织性(机构或个体,但 集团性行动构成主要特征),长期性(非偶发或随意的助人 行动)
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匹配是志愿服务 规划、组织及实施的核心指南,也是衡量志愿服务成效的主 要标准
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志愿者团队组建的必要性和必然 性;志愿者团队体现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个体的实践实 质上是团队的整体精神和理念指导下的实践
达成有效的统一;信任;解释与沟通;成为标志;代表群体; 更新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展望目标
目标有什么用——团结与整合;团队发展; 目标从哪里来——调查研究;上级授予;集思广议; 目标确定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角色——共同贡献,进
行选择; 目标的适度性——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关爱行动的志愿服务主体与延伸人群:大学生-农民工子女: 结对对子之间互动的必要性,新的圆弧关系的形成,圆弧中的 圆弧,圆弧的交叉,圆弧的重叠,圆弧的分离。延伸人群的扩 展效果。
团队的组成和管理过程:不应采取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模式, 而应采取大集中-分散-小交叉整合-集中的模式,增加小组 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共享经验和情感。
从关爱行动利益攸关方的关系看志愿者团队
共青团:行动起点,工作受益,品牌创建,责任体现——农民工子女对志愿者的 认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社会化的充分实现(对团的归属感,认同感,志愿服务 行动在团工作中的内涵化),农民工子女、家长、社会对团工作的认同提高,团 干部的成长环境优化。
农民工子女:五项内容(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安全自护、爱心捐助) 的受益方,也是付出方。参与本身既是收获,也是付出(更多是非意识的付出)。 关爱行动推动了志愿者和团干部对农民工子女世界的介入,提高了其社会化的程 度,这也是农民工子女参与本身所带来的付出和收获。
志愿者团队的构成及其特征
团队的概念不是简单人数的加总,而是一种多重互动关系的体 现;团队体现了结构性和系统性;团队的整体行动力取决于团 队结构的优化:角色分布与功能互补;团队成员构成的多元性, 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成员结构均质的志愿者团队 与成员结构异质的志愿者团队;
团队成员的角色:团队的领袖;非分层化的团队成员关系;团 队成员的角色与团队的结构;团队成员角色的动态化
为什么要解释:思想问题?目标不理解,程序无法实施,条 件不充足,利益无平衡点
解释需要与媒体沟通,与意见领袖沟通 解释需要口才,但口才不是唯一的办法 劝导与解释是一项重要的常态工作 作为教师的领导:所知甚多,未来预见;教师未必是领导,
但领导一定是教师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代表群体
共同的组织目标 管理的要义: ——任务的规划和优先次序 ——制度设计 ——保持系统运行 ——议程设置和决策 ——发挥政治判断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信任
谁信任谁? 信任什么:相信他人遵守规则,经由程序,行为可
预期 信任是对安全的心理预期:社会的保障和团队的保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解释与沟通
群体之间的联系:代表此群体与彼群体打交道 协调群体或机构间的利益关系 代表性:对内和对外,经验和履历,跨过边界,更
开阔的视野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变革
领导者未必是变革者:沿袭已有的体系和规则 变革什么:自我更新,组织更新,人际关系更新,赠权和能
力建设 变革的理由:环境变化,领导力运行规律本身的需求 变革的限度:不需要革命 变革的直觉和感知
志愿者/团队:服务提供方,付出方,但也是收获方(志愿服务动机满足——利 他精神和理念的实现;社会连接和社会资本(高质量;非功利的聚合;信念的碰 撞);人格养成;生涯发展;社会化提升等);付出:时间、知识、情感,收获 境界、社会化、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对团队的永久回忆。
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与志愿者团队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确定价值
群体存在于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中 价值和观念在多元社会中常常发生冲突 价值会时过境迁,因而价值需要更新 价值的更新和发现需要领导力 领导力在确定和更新价值时有可能面对: ——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协调 ——上级不认可 ——被领导者无共识
10项领导力(部分)的微言大义:激发动机
志愿者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以“关爱行动”为参照框架
“关爱行动”与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新课题
3年半的历史: 自2010年5号文件;2010年9月长沙推进会;结对+接力信息
登记系统;典型案例征集和汇编;评估指标体系;七彩小屋 和七彩课堂;项目专员;四位一体思路;品牌建设 阶段性和长期性:新的阶段新在哪里?长期性与常态化 总书记的批示——“信得过,可持续”6字方针 志愿者团队的角色:“关爱行动”成效体现的关键;与农民 工子女最直接的链接;社会各界对“关爱行动”认同的直接 依托
“关爱行动”志愿者团队的组织策略
地理因素和专业因素: 地理上就近组队的便利与不足。跨校组 队和同校组队相结合。跨班级组队。克服地理上和专业上的局 限性,让服务对象更多体会到更宽广的外部世界。志愿者借此 拓展社会网络。
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自主管理与外部介入;自发式经验和知 识共享,减少管理成本。
阵地建设与项目专员: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自发式管理和运行,依 托单位如学校和社区的管理一体化。项目专员需要谋取社会资源丰 富阵地实力,社会交换如何实现;可否改造和打造优质学校;可否 将志愿服务与农民工聚集企业结合,换取资金和物质支持
志愿者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始于真正和有效的合作: ——所有成员参与愿景的制定和行动的决策; ——决策的理性化; ——包括团队领袖在内都是行动者 ——角色分工与责任和义务共担
群体成员动机的异质性: 引导和开发 ——个体动机与群体目标的耦合 ——动机的满足和制约 ——理性分析、直觉把握、情感体验 个体动机与群体目标的一致
管理的技巧和领导的理念 管理是政治:如何协调多重声音,如何协调多种主张,实现统一和
团队之间关系:减少层级,平等共享。 志愿者团队发展:数量与质量;外部延伸与内涵式发展并重。
“关爱行动”志愿者团队的绩效评估
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团、项目专员、志愿者、农民工子女、 家长、学校教师、社区干部等)
评估的维度:志愿者团队经验分享程度;志愿者共性和个 性的统一程度;服务的可持续性基础;志愿服务效果—— 依据服务对象的反馈(农民工子女、家长、学校教师); 志愿服务受益方的多维评估;项目专员的责任履行:常态、 创新、整合、协调、研究等
团队成员的志愿服务动机与团队构成的关系:动机的合理性与 理性人关系;团队作为社会群体需要考虑成员的一般社会性特 征和社会性需求
志愿者团队的领导者及其领导力
领导力:领导力体现在领导者成功说服团队或群体成员共同 努力去实现团队或群体的行动目标。
领导力的风格:善解人意与制定规则;专制与民主 领导力的10项任务:展望目标;确定价值;激发动机;管理;
团队的形成和持续:个体依托团队能实现其志愿服务动机,团 队构成个体行动的最微观环境;团队需要考虑个体动机的近似 性,但又要考虑个体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的互补性。
“关爱行动”特征与志愿者团队的组建
关爱行动参与者的关系:团-农民工子女-志愿者;圆弧关系 而非线性关系;圆弧与线性:线性关系的单向指令性,单向的 付出和受益特点;圆弧关系的双向性——付出者也是受益者; 线性的单向传递,有终端,而圆弧具有传递和循环的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