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真伪鉴别

中药材真伪鉴别


便携紫外光灯
珠宝鉴定放大镜
透明水杯

1.水试法:水浸泡后产生的各种现象。
2.火试法:用火烧、煅药材产生的臭气,烟雾,颜色,响声等。
3
PART THREE
中药流通领域中常见的 不合格品
常见问题
一、品种混乱 二、质量欠佳 三、名称错误
中药材的品种混乱问题,长期扰乱中药材市场
一、扰乱市场价格 二、影响治疗效果 三、产生毒副作用
1. 本品呈不规则卷筒状,直径 0.4~1..4cm,厚约0.2cm;
2. 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 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疤痕;
3. 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 纵纹。
4.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 整齐,灰白色。
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中药材(饮片)的性状鉴别, 是中药材检验工作的第一步,是中 药材质量研究的根基。
狭义:感观特征 广义:基原,感观特征
基原:物种的概念(大种和小种) 感观特征:形状,大小,表面特 征(颜色、触感 、附属物等),质 地 ,断面特征,气,味等。 动物类药材,可参考《中国动物 志》、《中国昆虫志》等进行描述, 再加上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的 描述。
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 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緣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 侧生,少偏生,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栽培赤芝及其饮片
紫芝
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 ~23cm。 与赤芝相比,苦味较淡。
将其他植物粉碎成超微粉,染色后,充当蒲黄销售。
蒲黄的水试
蒲黄的荧光鉴别
6.海金沙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 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正品海金沙绝大部分应为孢子,夹杂极少量的杂质。 掺伪海金沙只有少部分为孢子,大部分为泥沙。
10.猫爪草
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块根。
散结,消肿。用于瘰疬 未溃、淋巴结结核。
伪品—夏天无
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中风偏 瘫,头痛,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疼痛。
11.酸枣仁和理枣仁
正品酸枣仁: 1.表面紫红或紫褐色; 2.两面圆隆状鼓起, 或一面稍平坦,一面 鼓起; 3.表面光滑,无斑纹。
样品尺寸的测量 直径:类圆锥形的根类样品,一般测量主根的上、中、下三部位。
样品尺寸的测量 直径:细小种子类样品,可以取10粒种子, 排成一排,测定总长度,再计算平均直径。 极薄片也可采取此种处理方法。
叶类药材,大小是指稍湿润后,展平的完整 叶片大小。
表面特征(干燥未经处理的药材) 1.内外表面应分别描述; 2.表面色泽一般描述为色系,允许在同一色系内有一定程度 的变化。(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观察。)
•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
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
部位 根
地上部分
药材名称 柴胡 柴胡苗
化学成分 皂苷类 黄酮类
功效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疏风退热
几乎都是茎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柴胡的伪品(藏柴胡) 伞形科植物窄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var. stenophyllum
藏柴胡药材 质地较软,断面不显纤维性, 香气特异。断面的皮部和木部之间有一圈明显 的深棕色环。口尝有麻舌和刺喉感。
3.如经上述操作仍无明显气味,描述为:气微、气无或无臭。
味的特征
1.取少量样品,在口中充分咀嚼1分钟,才能正确尝到药味。 2.舌尖对甜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3.叶类,全草类可用水煮,尝药液的味道。 4.注意尝后漱口,注意防止中毒。
2
PART TWO
常用中药材快速鉴别的方法
快速鉴别的小工具
绿衣枳实
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的干燥幼果。
外果皮灰绿色,具短柔毛。
14.灵芝类
药典规定:多孔菌科真菌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 Leyss. ex Fr.) Karst. 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形状:类圆柱形、不规则块状、 类球形、卷筒状、槽状等。
叶类中药:描述完整叶形,叶柄 形状,叶尖形状,基部形状,叶边 缘特征。
注意区分是单叶还是复叶。
大小:一般指样品的长、宽、直
径。标准中给出的为大致范围,允
许一定尺度的浮动。
例:黄芪,药典规定为厚片
(2~4mm),A样品多在5~7mm , B 样品均在10mm以上,C样品在 1mm以下。
表面特征 3.表面的触感:光滑,粗糙,纹,皱,棱,槽,沟等; 4.表面物:毛茸,鳞叶,皮孔,节,斑痕等;
质地
折试药材所感知的特征,一般用软硬,坚韧,疏松,黏性、 粉性、致密、轻重、油润、绵性、角质样、柴性等术语加以 描述或形容。(干燥未经处理的药材)
断面特征
1.折断面:折断的难易程度,折断时的声响,有无粉尘飞扬, 折断面的触感(平坦、纤维性、刺状、颗粒性、层状或胶丝 状等)。
否; (2)对于流通的中药材和饮片,还包括药用部位是否正
确,性状是否符合药用要求,是否有人为添加和造假。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 中药材的基原 中药材的基原鉴定,以《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和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主要参考依据,中药材标 准规定的物种,原则上为自然存在的原变种和变种。 (与农业上的品种概念不同)
断面特征
2.刀横切(或削)成的平面:观察皮部、木部的比例及色泽, 观察射线与维管束的排列形状。
气的特征
1.有些药材气味特殊,可作为鉴别的主要依据。 2.干燥药材气微或无味时,可将样品砸碎、切断或揉搓后再
闻。 小技巧:用有盖的杯子,先盛热水,10秒后倒掉热水,放入 少量待检药材,盖上盖子,10秒后揭开盖子立即嗅闻。
盐 黄 柏
黄 柏 炭
关黄柏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
表面有灰白色,海绵状的栓皮
伪品—某种树皮染色
薄厚不一,通常无皮孔,内表面光滑无纵棱
黄柏、关黄柏及伪品荧光对比
16.木瓜和光木瓜
17.丝瓜络和棱角丝瓜络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μ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 果实的维管束。(广东习惯称为:“水瓜”)
理枣仁(滇枣仁)鉴别点: 1.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 2.整体较酸枣仁扁; 3.有的表面有深浅交织的 斑纹。
12.肉桂和土桂皮
肉桂为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1.断面内层和外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 2.内表面用指甲划之有油痕 3.味甜,辣。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 中药材的基原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
植物的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有差异,起到的治疗 作用不同。
如:葫芦科栝楼
部位 果实 果皮 种子 根
药材名称 瓜蒌 瓜蒌皮 瓜蒌子 天花粉
功效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清化热痰,利气宽胸。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零余子—薯蓣科植物的珠芽(俗称山药蛋)
延胡索和零余子的快速鉴别
5.蒲黄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
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正品蒲黄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
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
伪品蒲黄
1.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具花冠、雄蕊、雌蕊等完整花的 特征。花冠筒细长作尾状,花药聚合成筒,柱头露出于花药筒 外,顶端微分叉。水试无橙黄色直线下垂。
西红花伪品
2.用纸纤维、莲须、玉米须、黄花菜花瓣切丝 等染色的伪制品。水浸泡后褪色。
西红花水试结果
由左至右依次为纸纤维伪制品、红花、西红花。
1.水浸液应为金黄色(长时间浸泡变为橙红色) 2.色素呈橙黄色直线下垂,并逐渐扩散。 3.样品不褪色,用手轻捻应不溶散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 中药材的药用部位
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
部位 根茎 块根
药材名称 莪术 郁金
功效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姜科植物姜黄
部位 块根
药材名称 郁金
根茎
姜黄
功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棱角丝瓜(粤丝瓜络)
葫芦科植物棱角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em.干燥成熟果实
的纤维束。(广东习称“丝瓜”,珠三角习称:“胜瓜”。)
18.五、香、地、红
五加皮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的干燥根皮。
人参:皮部与木部中心多具裂 隙,木部放射纹理不明显
西洋参: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 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 放射状纹理
3.玫瑰花和月季花
常见伪品
4.延胡索和零余子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 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 白心时,取出,晒干。
中药材真伪鉴别方法
与典型品种实例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时间:2018年10月20日
目录
PART ONE
1 中药材真伪鉴别的要素
PART TW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