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3.图像识别:图像见表后面的图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 期 ① ② ③ 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方式不同; 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色体
3.图像识别:图像见表后面的图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 期 ④ ⑤ ⑥ ④与⑤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不同; ④与⑥、⑤与⑥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色体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一)场所:
睾丸
有丝分裂 体细胞
2N
精原细胞
细胞分化
2N
睾丸
精子的形成过程
返回
精子形成过程:
初级 精母 细胞
精原 长大 细胞 间期
第一次 分裂
次级 精母 细胞
第二次 分裂
精细胞
精 子
动画1
动画2
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
父本 亲代 (2N) 母本 精子 ( N) 受精卵 (2N)
卵细胞
子代个体 (2N)
减数分裂:
生物: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
的过程中。 如:精原细胞 如:卵原细胞
→ →
精子 卵细胞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
胞的减少一半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
为什么卵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最后只形成一 个较大得卵细胞?

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初级卵 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细胞质都 是不均等分裂得,最终产生三个较小得极 体和一个较大得卵细胞,而三个极体最后 又退化消失,所以只剩下一个较大的卵细 胞。 • 目的:为以后受精卵的早期分裂提供营 养物质和能量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有 丝 分 裂 细 胞 分 化
体细胞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变化曲线
8
4
2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核DNA 变 化 曲 线
8
4
2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数目
曲线
(二)卵细胞形成过程
形成部位:卵巢 (卵巢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中央的一个是卵细胞)
推理:
2N 2N
(有丝分裂)
精 N 子 2N 受精 4N 2N 发育 4N 2N 新个体

N 2N
卵 细 胞
受精卵
错误
魏斯曼预言
与孟德尔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 (A.Weismann,1834—1914)从理论上预测: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 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 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赤道板上 后: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前:联会、四分体
分裂期
2对(4条)
四 分 体
2条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 减少了一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1、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2、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问题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候?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动画1
动画2
重组
减数第二次分裂
• 1、减Ⅱ前期
减数第一 次分裂和 减数第二 次分裂之 间通常没 有间期, 或者间期 很短,染 色体 不再 复制
2、减Ⅱ中期
3、减Ⅱ后期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整个过程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精子(N)
1. 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 引起后代变异类型的多样性
精细胞和卵细胞末期比较图
精细胞减数1末期 精细胞减数2末期
卵细胞减数1末期
卵细胞减数2末期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型比较
有丝分裂
精子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二、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1.三看识别法:
2.根据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判断:
问题1: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 同 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先复制,在 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体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 裂形成四个精子细胞, 再经变形而成四个精子 两次细胞质分裂均为不 均等分裂,结果一个卵 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一个卵细胞,没有变形
• 1、减Ⅰ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复 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为 初级精母细胞。
• 2、减Ⅰ前期
联 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几个概念
• 2、减Ⅰ前期
联 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几个概念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3.图像识别:图像见表后面的图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 期



⑦与⑧比较:⑦中染色单体分离,⑧中同源染色体分 离;⑦与⑨比较:⑦中有同源染色体,⑨中无同源染 色体;⑧与⑦、⑨比较:⑧中有染色单体,⑦⑨中无 染色单体
不 同 点
有丝分裂
特 殊

减Ⅰ 联会

四分体



减Ⅱ

二、受精作用
精子的顶体是特化 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 酶类,能够溶解卵细胞的 外被,产生孔道,使精子 进入卵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母本)高等动物(2N)(父本)
有丝分裂
减 数 分 裂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减 数 分 裂
卵细胞(N)
减Ⅰ的四分体 时期,四分体 中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相 对应的部位常 常发生交叉互 换一部分染色 体。
动画1
动画2
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后的结果。
1 1 2
3
3 2
3
4 4 2 1 4
或者
动画1
动画2
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间期
精原 染色体 初级精 细胞 复制 母细胞
次级精 中: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 母细胞
基因在哪里? 悠悠 百年,寻寻觅觅 。 怀疑、争论、推理……
最终是观察和实验,
探明它神秘的踪迹!
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细胞周期
间 前 中 后 末 期 期 期 期 期
动物分裂 动植区别 数据变化 变化曲线 返 回
有丝分裂?
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 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 果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染色 体形态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