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01班李世来 101080025 11号[摘要]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既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城市经济的特点,根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五大原则竞争优势明显、内增生力强、需求弹性大、技术先进、关联性强为选择依据,并根据清远市作为粤北山区城市的经济环境特点,对清远市主导工业进行分析,认为清远的主导产业选择是再生资源加工业。
[关键词]清远;主导产业;选择;再生资源加工业;一、清远市环境及及经济特征分析清远位于广东的北部,其经济和环境特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清远是一座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投资宝地。
近年来,清远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
概括而言,主要有“四大特征”:(一)、区位特征清远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地处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结合部(如图一),为粤、湘、桂“三省通衢”,是接受港澳和珠三角经济辐射的最前沿也是广东与内地市场连接的经济走廊。
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106 国道、107 国道纵贯南北,大、小北江通达港澳。
随着清连、广乐、漳昆、二广等高速公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及延伸至清远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等的建成,清远的区位优势明显增强,众多国内外企业相继落户清远。
图一.清远在广东的位置(二)、资源特征清远拥有丰富的土地、矿产、水力、旅游、农副产品和人力资源。
全市总面积 1.92 万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土地开发率仅占国土面积的4.7%,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达5000 平方公里以上,可为发展大工业提供充足的土地。
全市总人口 403 万,劳动力富余充足。
(三)、环境特征清远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综合指数居全省前茅。
清远还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美丽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龙舟之乡”、“港澳及海外华人眼中最具魅力的休闲度假之都”、“中国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等称号。
(四)、经济特征从2004年起连续五年,在广东省公布的八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清远取得了四项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首位的成绩。
全市已形成了金属制品加工、陶瓷、能源、汽车配件、制鞋皮革、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旅游业的龙头地位已确立。
2007 年,清远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市行列,经济增长竞争力并列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工业总产值进入全省十强市行列。
广东产业“双转移”促进了清远产业集聚的发展产业转移对清远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二促一改”,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一)、竞争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
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
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
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
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
(三)、需求弹性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对各种产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之一。
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
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长期的需求。
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所以,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把“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至少要大于1。
只有把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最高或较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能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先进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了新的生产函数。
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能够较快地吸纳先进技术,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五)、关联强度高主导产业所具有的带动性是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性质,而主导产业正是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带动其发展的。
所谓产业的关联,在本质上是社会生产中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结构及产品的需求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结构状态。
而产业的关联度则是产业之间这种技术结构和产品的需求结构的扩散程度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强度。
选择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或推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清远主导产业的分析依据上述的五大选择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对清远主要产业进行分析,最后的得出清远的主导产业是:再生资源加工业。
再生资源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被废弃或只能以物品的残值适当计价处理,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途径,使其经济、合理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再生资源产业则是指那些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等经济活动的集合。
注:资料来源于清远统计局从表中不难看出,再生资源加工业在在清远十大产业中,产值居第2名,月产值为34.2亿元,增速为60.1%,居各行业增速之首。
下面从竞争优势明显、内增生力强、需求弹性大、技术先进、关联性强五个原则分析清远的再生资源加工业。
(一)、竞争优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清城区角、龙塘两镇共有拆解户 1300 多家,占地 6000 亩,每年拆解废旧物资总量约 170 万吨,总价值在 180亿元左右。
清远市清城区已成为全省废旧物资拆解基地之一,也是全省最重要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
2007 年 11 月,在清远市清城区召开的第七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展览交易会上,清远市荣膺“中国再生铜都”称号。
按照“入园经营、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做大做强”的方针,建立了中国(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A、B、C 区)。
其中,B 区华清再生资源示范基地已被国家发改委等6 部委批准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基地,清远已被商务部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示范城市之一,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基地。
目前,清远市清城区废旧金属拆解加工业已有香港建滔、云南铜业、江西铜业等 30 多个加工企业落户。
清远的再生资源已经形成一定的集聚的规模效应,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在各产业中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二)、内增生力强、技术先进据了解,华清循环经济园的科研中心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主要功能是对原料进行科研使用,研发生产最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让有限的资源达到无限的使用,而且又避免污染。
”华清循环经济园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完整清晰的产业链和较为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群,建立全国先进的再生资源技术开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资金服务平台和市场交易平台,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科学化、产业化、清洁化、技术化、高效化发展。
(三)、需求弹性大我国是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资源极其有限,尤其是有色金属、黑色金属。
据统计,我国2004年铜、铝、铅、锌4大品种的自给率分别只有40%、50%、60%和85%。
通过从国外进口废杂金属,在国内进行再生利用加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再生资源加工既保护了社会资源,又保护社会环境,是绿色环保产业之一。
清城区把目光投向了规模化聚集发展之路,对行业进行了扶优扶强。
2005年,通过全面整合华清和北江两大工业园优势资源,成立了广东清远(石角)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基地;2007年,清远再生铜产量65万吨,占当年全国再生铜产量200万吨的32.5%,由此获得了“中国再生铜都”的荣誉。
广东清远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也提高至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建设特色制造业集聚区和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2009年,基地被评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自此,“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业航母”正式扬帆起航。
(四)、产业关联性强近年来,基地不断完善再生金属加工制造业产业链,从已建成以及预计入驻的企业(74家)来看,园区产业目前已经基本覆盖了从进口—回收—初加工—深加工的所有环节。
其中,进口—回收企业集中在华清工业园(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布局;初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华清工业园;深加工企业则集中在北江工业园和华鸿工业园内。
2010年,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
一个未来超过千亿元产值的再生资源加工产业正在逐渐壮大成型。
废铜、废铝、废钢,再生铜、再生铝、再生不锈钢,一条条产业链条,串起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每个环节,最终形成循环往复的闭合曲线,做好循环经济的“加减法”,成为破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命题,勾画出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结语根据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五大原则竞争优势明显、内增生力强、需求弹性大、技术先进、关联性强为选择依据,并结合清远市作为粤北山区城市的环境和经济特点,对清远市主导工业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清远宜发展再生资源加工业。
【参考文献】:[1] 龚仰军,应勤俭.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2]冯江华,王峰. 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辨析. 生产力研究,2000(3) :72 - 74[3]陈美良. 论浙江跨世纪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方向. 浙江学刊,1998(3) :28 - 32[4] 何景明、卢旭: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111[5] 江世银: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