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1
3.眼外蔓延期: 眼外蔓延期:
视神经→ ① 视神经→眶内肿瘤 ② 角膜、巩膜穿破 角膜、
4.转移期: 转移期: 视神经→ ① 视神经→颅内 血行→ ② 血行→肝、肺、骨骼 淋巴管: ③ 淋巴管:
〖诊断〗 诊断〗
1.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2.X线 钙化点。 2.X线:钙化点。 3.超声波:实质性肿块回波, 3.超声波:实质性肿块回波, 超声波 晚期可有囊性型回波。 晚期可有囊性型回波。 4.CT、MRI。 4.CT、MRI。 5.化验室检查。 5.化验室检查。 化验室检查
①核混浊,呈深黄或棕黑色。 核混浊,呈深黄或棕黑色。 早期晶状体周边部较透明。 ②早期晶状体周边部较透明。 老视减轻,近视增加。 ③老视减轻,近视增加。 发展缓慢。 ④发展缓慢。
(三)囊下性白内障
后囊下 混浊
〖治疗〗 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 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药物。 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白内障影响工作和生活时, 白内障影响工作和生活时, 可考虑手术治疗。 可考虑手术治疗。
前后极性白内障
皮质性白内障
核性白内障
全白内障
点状白内障
绕核性白内障
核性白 内障
花冠状白内障
星状白内障
花冠状白内障
彩色星状白内障
〖治疗〗 治疗〗
1.视力好,不需治疗。 1.视力好,不需治疗。 视力好 2.视力不好,尽早手术。 2.视力不好,尽早手术。 视力不好 3.矫正屈光不正。 3.矫正屈光不正。 矫正屈光不正
2.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2.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前后囊下点状或雪片状混浊 完全性白内障。 →完全性白内障。
〖治疗〗 治疗〗
1.控制糖尿病 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六、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病因〗 病因〗
长期应用或接触对晶状体有毒性 作用的药物、或化学药物。 作用的药物、或化学药物。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氯丙嗪、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氯丙嗪、等 常见化学药品:三硝基甲苯、 常见化学药品:三硝基甲苯、汞、等
( After Cataract )
〖病因〗 病因〗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晶状 体外伤后,残留皮质及脱落在晶 体外伤后, 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生形成 膜状混浊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⑴ 手术或外伤史 ⑵ 后囊膜混浊机化。 后囊膜混浊机化。
〖治疗〗 治疗〗
薄者:YAG激光 ⑴ 薄者:YAG激光 ⑵ 厚者:手术 厚者:
白内障
〖定义〗 定义〗
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分类〗 分类〗 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2.先天性白内障 3.外伤性白内障 4.并发性白内障 5.代谢性白内障 6.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7.放射性白内障 8.后发性白内障
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age(age-related cataract) 〖病因〗 病因〗 可能是环境、 营养、 代谢和 可能是环境 、 营养 、 遗传等多种因素, 对晶状体长期 遗传等多种因素 , 综合作用的结果。 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类〗 分类〗 (一)皮质性白内障 (二)核性白内障 (三)囊下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皮质性白内障: (一)皮质性白内障: 临床分四期: 临床分四期: 1.初发期 2.未成熟期(膨胀期) 未成熟期(膨胀期) 3.成熟期 4.过熟期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二、先天性白内障
(Congenital Cataract) 病因〗 〖病因〗 1.遗传因素 2.孕期母体及胚胎因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多为双眼。 1.多为双眼。 2.因晶状体混浊部位、范围、 因晶状体混浊部位、范围、 形态不同分多种类型。 形态不同分多种类型。
外
〖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四、并发性白内障 ( Complicated Cataract ) 病因〗 〖病因〗
由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疾病引起。 由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疾病引起。 常见于: 常见于:葡萄膜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脱离 青光眼 高度近视 等
4.过熟期: 过熟期:
①皮质溶解, 皮质溶解, 囊膜皱缩, 囊膜皱缩, 核下沉。 核下沉。 虹膜震颤。 ②虹膜震颤。
——囊膜 ——溶解的皮质 ——晶体核
③可引起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 或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或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视力:可略有增进。 ④视力:可略有增进。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二)核性白内障
白内障
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 2.先天性白内障 3.外伤性白内障 4.并发性白内障 5.代谢性白内障 6.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7.后发性白内障
视网膜母细胞瘤
再 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有原发病改变。 ⑴ 有原发病改变。 晶状体后囊膜、 ⑵ 晶状体后囊膜、后囊下 皮质混浊,发展至全混浊。 皮质混浊,发展至全混浊。
〖治疗〗 治疗〗
⑴ 治疗原发病 ⑵ 手术治疗
五、代谢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
〖病因〗 病因〗 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发生于老年者: 发生于老年者: 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发展快。 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发展快。
白内障皮质抽吸
三、外伤性白内障
( Traumatic Cataract ) 病因〗 〖病因〗 各种外伤引起。 各种外伤引起。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外伤史 外伤史。 1.外伤史。 2.晶状体混浊 晶状体混浊。 2.晶状体混浊。 3.视力下降 4.并发症 并发症: 4.并发症: 继发青光眼。 继发青光眼。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有药物或化学药品的长期接触史 2.晶状体有不同程度的混浊 〖治疗〗 治疗〗 定期检查晶状体。 1.定期检查晶状体。 2.发现有白内障应立即停药,脱离 发现有白内障应立即停药, 与化学药品接触。 与化学药品接触。 影响视力手术摘除。 3.影响视力手术摘除。
七、后发性白内障
3.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 于视网膜核层的胚胎性恶性 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 肿瘤, 内恶性肿瘤。 内恶性肿瘤。
〖病因〗 病因〗
1.与遗传有关, 1.与遗传有关,视网膜母细 与遗传有关 胞瘤基因(Rb基因 基因) 胞瘤基因(Rb基因)定位 13q14。 于13q14。 2.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肿 2.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肿 瘤发生的关键。 瘤发生的关键。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分为四期: 分为四期: 1.眼内期 2.青光眼期 3.眼外蔓延期 4.转移期
1.眼内期: 眼内期:
白瞳或黄瞳(黑朦性猫眼) ① 白瞳或黄瞳(黑朦性猫眼) ② 斜视 ③ 实质性视网膜脱离
2.青光眼期: 青光眼期: 眼痛、头痛, ① 眼痛、头痛, 眼球增大, ② 眼球增大, 继发青光眼。 ③ 继发青光眼。
1.初发期: 初发期:
晶状体周边部楔形混浊, ① 晶状体周边部楔形混浊 , 一般不影响视力。 ②一般不影响视力。
2.未成熟期(膨胀期): 未成熟期(膨胀期)
①晶状体大部分混浊,膨胀 晶状体大部分混浊, ②虹膜投影呈半月形 ③视力明显下降 ④易诱发青光眼
3.成熟期: 成熟期:
①晶状体呈全混浊, 晶状体呈全混浊, 虹膜投影消失。 ②虹膜投影消失。 视力:眼前指数、手动或光感。 ③视力:眼前指数、手动或光感。
(1)多见于6岁以上男孩。 多见于6岁以上男孩。 (2)视网膜大小不一黄白色 渗出灶及胆固醇结晶。 渗出灶及胆固醇结晶。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FFA:微动脉瘤,异常管道。 (4)FFA:微动脉瘤,异常管道。 其它: (5)其它:CT 等。
〖治疗〗 治疗〗
1.眼球摘除术 眼眶内容剜除术+放疗、 2.眼眶内容剜除术+放疗、 化疗等 PD以下之小肿瘤 放疗、 以下之小肿瘤: 3 . 4PD 以下之小肿瘤 : 放疗 、 化疗、光凝、 冷凝。 化疗、光凝、 冷凝。
后发性白内障
YAG激光治疗后 YAG激光治疗后
八、白内障术前准备: 白内障术前准备:
1.全身检查: 1.全身检查: 全身检查 ①血压:24/12KPa 血压: 180/90mmHg)以下。 (180/90mmHg)以下。 胸部X 心电图。 ②胸部X线、心电图。 ③糖尿病患者:血糖 糖尿病患者: 8.3mmol/L 150mg%)。 (150mg%)。 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 ④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
<
2.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
①视力 光感 光定位 色觉
②裂隙灯检查
③泪道冲冼
④测眼压
⑤角膜曲率、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眼轴长度。
九.无晶状体眼视力恢复和矫正 1.眼镜:+10D—+14D 眼镜:+10D +14D :+10 2.角膜接触镜 3.人工晶体
1.用眼镜矫正 1.用眼镜矫正
2.角膜接触镜 2.角膜接触镜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转移性眼内炎
(1)高热史。 高热史。 低眼压。 (2)低眼压。 常伴虹膜睫状体炎。 (3)常伴虹膜睫状体炎。 眼底:黄白色斑块, (4)眼底:黄白色斑块, 一般无新生血管。 一般无新生血管。 无钙化点。 (5)X线:无钙化点。
Coats病 2. Coats病(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