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地建设标准化方案

场地建设标准化方案

G318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A标段(K0+000-K26+500)驻地场站标准化建设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日喀则A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 8月20 日目次1 总则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目的 (1)1.3编制依据 (1)1.3.1 相关法规及政府文件 (2)1.4 适用范围 (2)2组织机构及职责 (5)2专项方案 (5)2.1钢筋场地建设方案 (5)2.2 拌合站建设方案 (20)2.3梁场建设方案 (24)2.4项目驻地建设方案 (37)驻地场站标准化建设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响应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伤害及其他次生、衍生安全生产事故伤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及程序,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全面、协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1.2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西藏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

路线起点位于机场进场路与G318交叉处,路线终点在白朗县阿亚村,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5m,路线全长26.5Km (不含断链)。

主线起点至机场大门之间路段为机场进场路,采用市政道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22.46m/24.66m(既有道路单侧加宽)。

白朗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12.0m,白朗连接线全长7.015Km。

1.3 编制依据1.3.1 相关法规及政府文件2.1、西藏自治区高速公路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

2.2.1、《西藏自治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标准–钢筋场建设标准》。

2.2.2《西藏自治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标准–拌合站建设标准》。

2.2.3《西藏自治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标准–梁场建设标准》。

2.2.4《西藏自治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标准–项目驻地建设标准》。

2.3、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现场踏勘情况。

2.4、相关法律及法规要求。

2.5、文明施工要求。

1.4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G318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工程A标项目范围内的各类场地建设及安全文明施工2组织机构及职责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玉生副组长:张凯组员:付旭东、程庆、刘浚、宇兴林、张洪友、李东杭、鲁春海姜峰、张劲、崔海东、王静、付云波、李航、郑俊生3 工程施工危险源监控工程施工的危险源控制需要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管理手册、作业规程及作业方案按具体作业实施,涉及到关键内容重点强调如下:(1)组织咨询机构开展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活动,初步确定施工阶段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建议;(2)提供施工现场管线、地质、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3)建立建设、施工一体化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明确管理责任。

(4)对孕育着重大危险源的作业活动,作业前编制专项技术安全方案;(5)各项作业特别是危险行较大的作业在作业前要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6)完善一岗双责机制,任何作业现场都必须有专(兼)职安全员在现场;(7)建立定期、不定期、节假日、恶劣气候条件下、有重大危险源隐患作业前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机制。

3.1 钢筋场地建设一、场地选址本标段下设两个作业工区,因此设置两个钢筋加工场。

场地分别选在主线左侧K22+150位置和主线左侧K3+500位置离施工现场1公里左右,与现场施工互不干扰。

二、场地建设2.1两个钢筋场地均占地3000㎡左右。

全场进行混凝土硬化,10cm厚天然砂砾垫层,15cm厚的C20混凝土作为面层;场区排水坡设置为3‰。

2.2钢筋加工防雨棚采用固定式拱形防雨棚,高度7米,并设置避雷及防风的保护措施。

2.3钢筋加工厂配备龙门吊。

龙门吊均由专业厂家生产,并且使用前均经过当地质监部门检测合格,操作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4原材存放区材料存放区12×9m,主要存贮钢绞线和钢筋,区域设置防雨棚。

下部采用30cm×30cm的条形基础进行支垫,保证材料离地30cm 以上。

2.5钢筋加工区钢筋加工区与原材存放区相接,便于取材。

区域内配备弯曲机、弯钩机、切断机等机械设备,每个机械设备均应悬挂警示标识、操作规程,并设置接地。

钢筋加工区地面高于其它位置,避免倒灌。

2.6半成品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内,按照不同位置,将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分堆整齐码放,下垫方木并进行标识。

桩基钢筋笼的半成品,在半成品区内单独设置存储区,下垫角钢架防止其变形。

2.7成品堆放区成品堆放区主要存放成品的钢筋笼,分为待检区和合格区两部分。

2.8 场地四周均设置排水沟,排水坡度为0.4%。

2.9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均按照不同规格型号垫高分类存放并全部挂设标识牌。

2.10 钢筋加工场均设置有废料堆放区。

三、钢筋加工厂标识标牌3.1 加工厂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区均合理布置,并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牌3.2 加工厂内设置了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员名单牌。

3.3 焊接、切割场地均设置禁止、警告标志。

各作业区均设置分区标识牌3.4 所有机械设备均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和设备标示牌3.5 现场材料均按照规定进行标识。

标识内容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出场编号、进场日期、检验合格状态、进场数量、使用部位。

3.6 加工制作区均悬挂各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

四、加工要求4.1加工厂配备了数控钢筋弯曲机、调直机等,各种钢筋均由机械加工成型。

钢筋加工笼采用钢筋滚焊机;预制梁板及盖梁钢筋骨架均采用钢筋模架加工,整体吊装入模。

4.2进场机械均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4.3 特种作业均持证上岗,入场前均经过专门教育培训。

4.4 各种气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存放并使用。

五、文明施工5.1 噪音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音界限》的规定5.2 加工厂安排了专人对场内卫生进行打扫。

4.1 拌合站场地建设一、拌合站建设总则1.1 场内布置遵循“分区合理、功能齐全、场地整洁、安全环保”的原则进行。

1.2 加强“生态、环保、和谐”理念。

妥善处理施工废料,拌合楼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不得随意堆放,尽量减少拌合场的逸尘,避免污染环境,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完工后,按合同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复耕。

1.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指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自查自纠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设置必须的安全设施和制定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

二、场地选址为了减少混泥土运输距离,我部拟修建两个拌合站,位置分别选在K22+150和K3+500,分别距离施工主干道500米左右,并且这两处均远离居民区,且处于居民区下风向。

K22+150处远离山体,基本没有滑坡、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K3+500处距离山体较近,有发生滑坡、洪水、泥石流灾害的可能,在建场前对建厂区域周边设置了可靠的排水系统,将滑坡、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基本规避了。

三、场地布置3.1、K22+150位置建设60型拌合站,; K3+500位置,地势较平,建设120型拌合站。

3.2、120拌合站设置4个材料存储仓,其中4个200T,60拌合站设置4个材料存储仓,4个100T存储仓。

总计储存量达1200T。

3.3、整个场区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工作区,由混凝土搅拌站组成,拌合站、配料仓、上料皮带进行全封闭处理。

第二部分是料场堆放区,场地均使用硬化,合格区采用牢固的封闭棚架。

第三部分是辅助区,由办公室、宿舍、试验区等组成。

另在门口设置地磅及收料室;按照环保要求设置污水处理区,设置三级沉淀池。

整体设置5‰的坡度,交汇于一级沉淀池处,经过过滤后统一排放于城市污水系统。

3.4 拌合站内设置了缆风绳,避雷设置覆盖整个拌合站,同时设置了多处安全标语,搅拌主机立柱全部贴反光纸。

四、场地建设4.1 拌合站全部采用栅栏封闭,场地及道路均用混泥土硬化。

4.2 场地硬化设置了5%的坡度,场地四周均设置了排水沟,场地外侧设置了三级沉淀池。

4.3拌合站内各罐体均连成整体;每个罐体均绘制“G318日喀则机场专用公路”,且均竖向平行绘制。

4.4 水泥罐基础采用混泥土扩大基础,设置了专用接地网,粉料仓均保证有可靠的接地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独立的接地网。

4.5 设置了专门的信号管理系统。

4.6 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设置了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均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4.7拌合站与办公区及生活区的距离在50米左右。

4.8 拌合站均采用购买的桶装饮用矿泉水。

五、混凝土拌和及机械设备5.1经计算:总混凝土方量为11.3万方,按照业主要求混凝土工期6个月,月产量为1.88万方,日产量为627方,因此配置双60型搅拌机+单120型拌合机,完全能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5.2混凝土配合比按照每方平均需水泥350kg,按照施工高峰期每天生产1500m3混凝土计算,水泥需要525t。

1200T的水泥罐储备量,可备2.28天料。

由计算可知,料罐数量和容量可满足施工要求。

5.3拌合站配置12辆12m3砼运输车进行混凝土运送。

从拌合站至最远处施工现场约9.5km,可保证混凝土在拌和后30分钟内到达施工工地。

拌合站设备配置一览表5.4拌和机、储料罐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设置专用接地网与楼体、储料罐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计算机系统设置独立的接地网。

5.5水泥罐1、水泥罐基础分两层设置,上层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尺寸为宽0.8m,高0.6m,基础内架设钢筋骨架,骨架主筋为8根Φ16,箍筋为φ10,箍筋间距为25cm。

预埋钢板锚固筋与钢筋骨架焊接。

下层采用整体式C20钢筋混凝土,基础宽度5m,深度0.8m,与上层接触面预埋钢筋并拉毛处理,保证上下两层基础的整体性。

基础施工时预埋镀锌扁铁,保证接地通畅。

2、水泥罐设置冷却设备,确保水泥搅拌降温,检验合格后使用。

水泥储存罐顶部配备电除尘设备和避雷针,同时四周拉设风绳,保证施工环境和安全性。

设置不少于1处的安全标语,搅拌主机立柱粘贴反光纸。

六、料场堆放区6.1整个存料场包含拌合站上料斗采用牢固的彩钢防雨棚封闭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证砂石料的不受天气影响,同时避免原材料的二次污染,保证混凝土温度符合要求。

开口必须向阳,防止冬季施工时料仓口结冰。

6.2砂石料场场地规划为四个存料仓,其中两个砂仓、两个石仓,每个料仓长30m、宽20m,按照5m存料高度,平均每隔仓存储原材料3000m³,可满足最高峰的施工生产要求。

6.3分待检区、合格区。

料场场地15cm厚天然砂砾垫层+20cm厚C20混凝土全部硬化,进出场便道均采用20cm厚5%水稳砂砾基层+20cm厚C20混凝土面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