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平遥朱坑风电场(100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docx

山西平遥朱坑风电场(100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 .docx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 (町24-2014)的相关要求,对本项目升压站的电磁环 境影响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进行划分,并根据要求进行 了详细地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升压站电磁环境彩响类比 分析对彖选取了阳泉秀水110KV变电站,该变压站站址 周围环境、电压等级,主变规模与本项冃升压站基本相 同,因此选择其作为本项口的类比变电站较为理想。
见P1-9:见P6-18
2
核实风电机组及升压站与附 近村庄及保护区的距离,完 善环境保护目标。
核实了风电机组及升压站与附近村庄及保护区的距离, 完善了环境保护目标。
见P1-9

1
核实土石方平衡分析的内 容,细化道路建设过程的环 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 护措施应具有针对性。
通过与设计单位讨论,进一步核实了木项目的土石方平 衡,明确本项目的挖填方量要做到平衡,不得有弃十•方。 明确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在选线时尽量从无林地的区域 修建,避开林地;对表土进行临时存放,待道路修建完 成了将表土回填用于绿化:同时应在部分关键路段修建 排水渠,减少刚雪犬的水土流失;道路修建完成后应在 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施工场 地的实际情况(植被覆盖情况、与保护目标的距离远近 等)具有针对性。
见P8-5
2
核实生态评价级别及评价范 【韦1,细化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明确项目占地权属和植被类 型,介绍对占用林地的补偿 方式。细化施工期环境监理 内容<
进一步细化了风场内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补充了 相关风机机位的现状照片,更加直观地说明场区内的生 态环境现状;建设单位正在办理有关本项冃的土地手 续:本项目占地植被类型主要为草地和灌木林地,占用 的有林地比例很小;建设单位应根据《山西省征用》占 用林地补偿费收取和使用暂行办法》和林业部门的要求 对占用的林地进行补偿。进一步细化了施工期环境监理 的内容。
见P8-2、
8-3.8-5.
2-13
聚物沥青(ECB),常规刚性加柔性结合的防渗材料,能 够满足防渗要求,防止废油渗漏产生污染。集油坑、排 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以防止检修时变压器内的汕外流 造成污染。补充了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补充了危险 暂存间的设置要求,并在升压站平面布置图中标出位 置。
3
核实本项目噪声源强及影响 预测结果,说明划定噪声隔 离区的依据。

P10-4,
10-5,
10-6
2
核实收集水池及事故油池的 容积,补充事故油池设置依 据:细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及事故油池的防渗措施。补 充危废暂存间的设国要求, 并在升压站平面布置图中标 示其位置。
事故油池45m\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 范》(GB50229-2006),并参照<35kV〜110kV变电站设 计规范》(GB50059-2011),变压器事故油池的要求为当 变压器油量在10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事故油池,其 容拭不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汕量的60%。按照设计要求本 项目事故油池最小容积为23. 86m\项目建设1廉45m3的事故油池,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能满足事故情 况下的废油存储。采取三层防渗描施,三层防渗措施为 防水涂料•层,20mm厚防水砂浆(1:3水泥砂浆掺5%的防水粉)一层,柔性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乙烯-共
100MVA变压器的噪声声功率按78dB(A)考虑。运营期升 压站厂界昼间夜间噪声贡献值为40.5〜48. 9dB(A)升压 站围墙外外30m噪声衰减值可满足《声环境质暈标准》(GB3096-2008)的1类区标准要求。
见P7-2、
7-3

1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一输变电工程》,核实电磁 辐射泮价等级、评价范围, 完善相关评价内容。升压站 电磁环境彩响类比分析对象 应与本项目升压站主变配置 相类似。
见第6章
6.2节:
P10-7;
P13-3,13
-4
3
公众参与调查应补充超山自 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的意见。
超山口然保护区主管部门为平遥县林业局,对其进行了 公众参与调查,并填写了公众参与调查表。
见P2-7

1
本项目距离山西超山省级自 然保护区较近,报告书应细 化其主要保护对彖及其分布 介绍。附完整的自然保护区 规划图。
超山自然保护区与本项目风机最近距离为150m,因此项 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在远离保护区的一侧进行施工 作业,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补充了保护区 的动物分布图,更直观地说明了金钱豹和金雕分布在保 护区核心区,黑鹳在缓冲区和保护区东部实验区,项目 位于保护区东北侧外,附近没有保护动物分布,同时列 表明确了保护动物的分布情况。并附完整自然保护区规 划图。
山西平遥朱坑10万千瓦风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版)
二O—五年十月
山西高腾环境科技有限ຫໍສະໝຸດ 司风电场址地形 升压站所在位置
测风塔1测风塔2
场址地形和植被现状
场址地形和植被现状
35#机位地形和植被现状48#机位地形和植被现状
17#机位地形和植被现状47#机位地形和植被现状
序号
技术评估会专家意见
补充修改内容
在报告书 中的位置

1
核实本项H的风场范围和拐 点坐标,补充项目选址意见 书。
经核实,本项冃区域范围为东经112° 23’〜112° 28’20"、北纬37° 05z36"〜37° 10’ 04” ,共6个拐点。 附件中补充了项冃选址意见书。
见P2-1、
2-3,附件
11
2
细化机型比选内容,从建厂 条件、风资源利用、生态影 响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说明 本项目选取2000kW容量机型 的合理性。
进一步细化了风机比选的内容,从风能资源.运输条件、生 态影响等方而进行了比选,另从WTG-2000风机工艺的稳定 性.故障率低.安全性等方而补充了论述了木次风机选型 的合理性。
见P2-15
3
补充风机布置优化调整过程 及调整内容介绍,核实风机 对应编号。
补充了风机位调整前的项目布蜀图,在原方案基础上共调 整机位23个;相应的,对风场检修道路、集电线路路 径进一步优化,原检修道路长52km(现检修道路长45km),原集电线路长48. 5km(现集电线路长37. 58km),进一步减少了风场对保护区的影响,减轻了项R建设可 能造成的生态影响。项目在微观选址进行机位优化后, 风电场范围未变化。核实了风机编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