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伟:均线法则及应用技巧(金学伟早期文章)这里的均线理论要点是指均线方面的基本定理,所谓定理是指普遍真理,具有正确性和普遍性。
而由均线定理推导出来的均线法则等只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前置条件下的正确性,这个道理就象数学中的定理和公式一样,定理是正确的并具有普遍性,而在定理上推导出来的公式则是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的规律,好比数学中相似三角形都是成比例的(因为不成比例也就不叫相似三角形),而通过相似三角形成比例这一基本定理就可以推演出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这个公式,即直角三角形中的三个边的平方关系:a2+b2=c2。
而通过均线法则再延伸出来的技巧和方法则只具有相对性及阶段性。
因此,均线信息构成上按重要性分为三个均线层次:即均线定理;均线法则;均线技巧方法。
均线定理主要有以下几条:均线定理1、均线反映了同周期的的市场平均成本。
由于均线本来就是单位周期内市场价格的平均值,因此均线必然体现了同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
所谓均线的支撑与阻力作用,本质上就是市场的平均成本在起作用。
在一轮上攻中,遇到重要均线附近时就会遇阻回落或反弹,就是在市场平均成本附近产生回吐压力或者支撑,因此重要均线位置会成为重要的上攻阻力或者调整中的重要支撑。
均线定理2、均线反映了同周期的市场趋势。
由于均线是一个连续的曲线并具有平滑功能,而均线体现了同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所以不同时间长度的均线可以反映出不同级别的趋势情况,当市场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市场平均成本必然也同向移动,同周期的均线必然也同时移动。
均线也就体现了同周期的市场趋势(方向)。
均线定理3、任何一轮行情(包括上涨或下跌)至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次级行情组成。
这是由股市资金的运作性质决定的。
资金在一轮运作中不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中间必然至少会有一次走势起伏。
这也是资金的逐利性的一个反映。
股价波动可分为日常波动、中期波动、长期波动,日常波动如浪花,细碎而频繁,受消息面刺激多无序而激烈,中期波动如波浪,汹涌而起伏,有明确的阶段性和方向性。
长期波动如潮涌如洋流,深藏不露,虽平缓却浑厚绵长,深沉有力而惯性巨大。
表现在均线上就是一轮行情会在对应的均线上产生痕迹,必然会对次一级的行情对应的均线产生一次起伏。
均线定理4、任何一轮行情都会在对等级别均线上留下痕迹。
在一轮行情中,由于资金的推动会改变原来的不同级别的走势,从而导致相应级别的均线产生反方向运行,继而使均线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种均线方向上的改变是由相应的资金推动造成的,只是不同级别的资金推动会造成对应的不同级别的均线产生方向上的变化(如脉冲、反弹、波段、或者大级别趋势拐点等),而均线方向性的改变的临界位置就是均线的拐点。
因此任何一轮行情都会在对应级别的均线上留下痕迹,这个均线的痕迹就是均线的拐点。
均线拐点理论法则及应用1、均线应用距离法则:不管用什么周期的均线系统,只有一个目的----看懂它,能够通过均线来把握个股或大盘的运行变化。
通过均线来判断个股的强弱及所处的阶段性运行位置。
均线设定一般按短期均线5天、10天、30天(5周);中期均线10周(或60天)、30周(或120天)、60周;长期均线10月(或60周)、30月(120周)、60月。
设定好后,最简单的分析,就是看均线间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看这三个周期的均线系统当前的相对上中下的排列位置。
就可初步判断个股或者大盘所处的阶段性位置。
短在上、中在中、长在下----那当然不用讲,目前该股处于多头的强势运行中,就是所谓的均线向上发散情况;反过来,长在上、中在中、短在下那就是出于空头的熊市下跌行情中,就是所谓的均线向下发散情况;长在上、短在中、中在下,无疑现在处于熊市的中后期的反弹行情中,或熊市转牛市的初始过程中;中在上、短在中、长在下,那就是处于牛市中的调整期,或牛市转熊市初期调整的过程中;中在上、长在中、短在下,说明个股处于牛市中期并完成了一个波段后的快速调整的后期阶段;短在上、长在中、中在下,就是处于牛市初期或者熊市中后期的强力反弹脉冲行情中,或者个股长期横盘过程中的反弹脉冲;以上这些通过不同周期均线间的相对距离关系,只是比较快速并相对初步的一般性分析判断。
如做更进一步的准确分析,是需要对中周期均线到中短周期均线的相对位置、距离及各自的不同均线方向等依次来做相关性变化或转化的分析。
由于太细太多以后有机会再说。
在传统的均线理论中认为:在均线上升的情况下(上升趋势中),当股价跌破均线时可以考虑买入,当股价上穿均线时也可以考虑买入。
反之则相反,均线下降情况下在跌破均线时卖出,在股价下穿均线时同样做卖出处理。
但实际走势中往往并不是很好的买入机会而且许多时候都不是买入机会,或者说以上这种买卖机会只是均线形态中的其中一种形态下的情况,就是均线与股价距离较近而且股价上涨还处于初始阶段才适合这种情况。
主要原因一是均线的级别与操作周期不匹配,另一个原因是股价的位置与均线的距离关系,也就是说问题的关健不在于均线是否上升,而在于股价与均线的距离。
以中期均线为例,股价上涨过程中远距离攻击时,当股价到达中期均线时个股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短期获利空间巨大,为劳师远征,受到中期均线成本回吐压力而有回落,所以对短期来说股价将回落并仍有短期的下跌动能,并不是一个较好的买入机会。
因此在远距离攻击时上穿中期均线并非买入信号,而是短期卖出信号。
同样,股价在下跌时跌破均线在近距离跌破时,说明均线的支撑作用实际上已经丧失,短期仍有较强的下跌动能,不仅不能作为买入信号哪怕均线仍在上升,而应该是短线的卖出信号。
如在12年初大盘在较长时间下跌后,从2132向上攻击30周均线时的上攻过程中,遇到中期均线时就产生回吐。
这里股价上穿30周均线时以及股价跌破30周均线时都不是买入信号,而是卖出信号。
同样道理在下跌趋势中当股价远距离攻击中期均线时,跌破中期均线或者下穿中期均线时都不是卖出信号(按传统均线理论为卖出信号),相反而应该是短期买入信号。
如大盘在09年从3478的下跌过程中,远距离攻击中期均线30周均线时,当跌至30周均线或者跌破30周均线时都产生短期反弹,在这时都应该是短期的买入信号。
因此,对股价跌到均线附近或者跌破均线,而均线仍在上升过程时,是否买入需要看均线距离的远近,远距离攻击时可以买入,近距离攻击时则不宜买入。
在股价向上突破均线时也一样,远距离攻击突破时可作卖出处理,而近距离突破时则应加码买进。
均线周期越长,体现均线成本压力越大,有效性就越强。
这是我们研究均线运用中的第一条规律,也称之为均线的距离法则。
牢记这一均线距离法则对我们可靠地运用均线很有帮助。
同时距离的远近没有一定的成规,过去由于市规模偏小,10%的距离算是近距离攻击,到30%可能才算做远距离攻击。
而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市的波动幅度相对变小,所以当前可能10%就算远距离攻击了,但作为均线的一项基本法则其有效性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均线打底平走法则均线的平走尤其是中期均线的平走对市场有重要意义,中期均线的平走说明个股在较长时间内围绕某一价格做上下振荡,既没有明显的做空动能也没有明显的做多动能,也说明这个阶段性周期内个股的内在价值就在这个中期均线平走的价格位置附近(不同的个股可能振荡的宽度各有不同)。
或者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投资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
而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本身就是经济学中传统投资理论的重要价值依据。
因此在这一节均线打底平走法则中我们引入价值中枢概念:价值中枢理论的核心思想来自“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中枢理论的核心是市场决定价值,它把每一次市场交易都看作市场对当前价格的接受,而把每一次价格变动都视为对原有价格的否定,在不断的接受与否定、再否定中,市场会形成一个最基本的价位,这个价位就是市场的“价值中枢”,它是价格运动的轴心,是无数投资人在无数个交易时间内充分自由的买卖活动所形成的中立价。
也就是所谓的价值---价值中枢。
它既是买卖力量的均衡点,也是市场的价值中枢所在。
找到它,对价格运动的轮廓就会了然于胸。
有几种方法可帮助我们找到或接近于找到价值中枢所在。
一、移动平均均线。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要找到一条和价格运动周期或主流操作周期相适应的均线。
找到它曾在哪个价位上出现过较长时间的横向运动即平移。
这个长期横向移动的位置就是价值中枢位置。
我们按此找出13年的上证指数的价值中枢大约在2165点。
二、加权平均。
以价格乘成交量的N周期内的累计再除以N周期内成交量的总和,可得到一个加权平均价,就是所谓成本的计算方法。
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就是给了投机性交易过大的权重,与“长线投资者决定市场价值”的本质不符,计算出来的是交易成本,不是真正的价值中枢。
如果我们的统计周期足够长,长到能够熨平一切中期波动,它依然可以体现出价值中枢的位置。
我们对09-11年三年中按月度均衡计算出09--11年的上证指数的长期价值中枢大约在2730点。
三、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最古老的画线。
找到2-3个依次下降的收盘位置高点和2-3个依次上升的收盘位置低点,画出2条趋势线,看它们交汇在哪。
这个交汇点就是价值中枢位置。
按此方法我们可以找到12年的价值中枢位置为2430点。
这里可以看出这个位置与我们在09年3478位置时的中期均线60周均线的拐点位置(市场成本)2440是多么的接近。
(这里要说明的是价值中枢位置并不是股价高底点的算术中心位置,也不是惕掉上下影线后高底点位置收盘点位的平均位置,而是单位周期内股价与成交量的加权平均值位置,简单举例如:13年大盘高底点分别为2444和1850,其中心位置是2147点。
这个点位并不是13年的价值中枢位置,同样高底点的收盘点位分别是2434点和1950点,其中心位置是2192点,也不是13年的价值中枢位置。
而13年的价值中枢位置是2165点,实际上是13年的全部交易者的平均成本位置,与上面二个位置都有一定差距。
虽然许多时候二者基本上是接近的,但当在高底点位置有短时间过度的放大交易时就会产生较大偏差。
所以价值中枢位置更多的是反映在均线上。
)市场永远存在看不见的根本结构,影响并制约着价格运动的方向和轮廓。
这个结构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利用。
就象人的性格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客观存在。
表面看市场上窜下跳无序而混沌,但本质上市场内部受到看不见的根本结构制约而有序波动。
我们均线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拔开混沌的外象努力找到看不见的相对有序的根本结构从而为我们的操作提供指导。
中期均线的平走实际上就是个股的价格在围绕价值在波动。
这里代表这支个股正在做横向整理,既不是在上涨趋势中也不是在下跌趋势中。
只是不同的个股因股性或者主力操作风格不同其振幅宽度各不相同。
在个股的横向整理中均线的金叉与死叉一般没有趋势指向意义,这时的所有技术指标都是失灵的,就是说金叉介入会下跌,死叉卖出会卖在底点,或者说金叉与死叉不代表多头与空头的指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