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精选16篇

2019年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精选16篇

2019年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
精选16篇
以“作家、作品、读者”为材料作文
2019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1
坚守自我,感动读者
★一考生
作家写作,必须抒写自己的内心,否则,作品就没有独特的个性;作家写作,也必将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作品要有独特的魅力,作家就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作品要感动读者,作家的心中就必须装着读者。
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作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读者呢?我的回答是:坚守自我,感动读者。
坚守自我,就是做好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就像每片树叶都有自己的脉络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他的话无疑说明了人是独立的个体,事情总要靠自己去解决,生活总要靠自己去创造,作品总要靠自己去完成,所以,我们应该把生活创造成属于自己的作品,让这份作品有着自己的鲜明印记,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
如诗人约翰·多恩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有“小我”,但更要有“大我”,我们不只为自己生活,同时也是为亲人、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生活。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少不了父母的叮咛、师长的教诲及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他们是我们的“读者”,我们需要聆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需要为他们创造价值,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意义。面对国家落后的局面,钱学森的父亲常鼓励他刻苦钻研,将来实业救国。钱学森听取了家庭、社会等“读者”的建议,将此牢记在心中,并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此统一起来,于是书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作品。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读者意识”,那他则会无视他人,只按一己之私来创造作品,而这样的作品也不会精彩,更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莫里斯说:“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学会听别人说话。”一个聪明的演说家,不仅有着高超的演讲技巧,还善于倾听观众的声音。战国大臣邹忌就从妻、妾、客对“吾孰与徐公美”的回答中,明白了“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的道理,并将此与齐王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做类比,委婉地告诉了齐王广开言路的重要。而齐王也虚心采纳邹忌的意见,下令劝谏有赏,使得门庭若市,燕、赵、韩、魏纷纷朝拜齐国,最终“战胜于朝廷”。
试想,如果史铁生在双腿残疾之后,没有了创造生活的精神,又怎能写出《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感人肺腑的作品?如果海伦·凯勒面对双目失明,失去了创造生活的动力,又怎能成为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如果马丁·路德·金在遭受牢狱之灾时,不再创造生活,又怎能勇往直前地为自由和平等而呐喊?他们坚守自我,自信、自尊、自强,精心创造着生活的作品,并留下了专属于他们自己的烙印,结果,他们的作品独一无二,令人赞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善于倾听“读者”的声音,便能“明得失”,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时,唐太宗打算在洛阳建造一座行宫,以备休闲之用。可给事中张玄素上书道:“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这道言辞犀利的奏折,若是换成另一个皇帝,张玄素早就被株连九族了,可唐太宗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收回建造行宫的命令,并奖赏张玄素两百匹彩绸。唐太宗因为虚心纳谏、善于听取“读者”意见,所以与大臣们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回顾历史,许多帝王在成就霸业之初往往都能广开言路、广纳良贤,身边不仅有他的亲信,还有很多慕名投奔的猛将良才。然而在霸业建成之后,帝王们却开始骄傲自满,不再听取忠臣们的劝谏,终致王朝走向衰败。
生命的琴键是有限的,但你可以谱奏出一曲只属于自己的无法复制的精彩乐章,感动自己,同时也感动所有的听众。
2019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2
向心而行,广纳百川
★一考生
读者的声音是如此庞杂,作家若为了迎合所有人而改变作品,则往往会忽视了第一个为作品哭泣或欢笑的读者——自己。所以,作家不需要逢迎读者,而应成为拥有创作自由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但同时,一部作品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有读者的评论。这些评论中有赞赏的,也有鄙弃的,虽然繁杂,却不乏真知灼见。因此,作家需要辨别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吸取有用的意见,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未免庸俗浅薄;只为取悦读者而不顾自己的灵魂,便丢掉了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唯有向心而行,风雨不惧,广纳百川,与时俱进,方能成就经典作品,活出精彩人生。
2019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3
善于倾听“读者”的声音
★一考生
《华严经》中有云:“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人活着,不能只为了一己之私,总是固守自己的想法。人生在世,应善于倾听“读者”的声音,将“读者意识”铭刻在心。
我们作为创作生活的作家,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追求什么,然后我们才能找到一个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许这部作品不能满足所有读者,但我们书写的是属于自己的、饱含自身情感的有灵魂的作品,而这部作品也终将让我们自己感到快乐、满足。
当然,真正的佳作不仅要拥有充满个性的主旨,还需拥有令人称赞的细节。主旨源于一己之心,细节来自他人之谏。
然而,人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仅为自己活着,同时也为他人活着。我们不可能只为自己写作,我们的作品需要读者阅读,更需要接受读者的评判。当我们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奋然前行时,我们也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正如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是的,我们与世界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我们创造的“作品”属于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创造的作品,也应有益于他人、有益于世界。
而我们作为生活的创造者,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亦如作家一般,既向心而行,也广纳百川。
人自呱呱坠地起,便生活在他人的注视下。如果我们从小就植入了为满足他人期望而活的理念,那我们的人生则会变成一场负重的赶路比赛。谁挑得重、跑得快、走得远,谁就被冠以“成功者”的美名,被众人仰慕。过度社会化使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本质充满了矛盾与纠结、痛苦与无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