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喷射成型原理图
(3) 缠绕成型:缠绕成型是一种将浸渍了树脂的纱或 丝束缠绕在回转芯模上、常压下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固 化成型的一种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6)挤出成型 是热塑性塑料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干燥的
热塑性塑料(粉料或粒料)从料斗进入挤出机 加热料筒,料筒中螺杆旋转,物料沿螺槽前移。 前移过程中物料受机械剪切作用摩擦热和料筒 的加热逐渐熔融成熔体,熔体受螺杆轴向推力 的作用通过机头和口模,获得与口模形状相似 的连续体。
增强剂(相)与基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界面。
二、复合材料的分类
• 1、按基体材料分类,可分为聚合物基、 陶瓷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
• 2、按增强相形状分类,可分为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粒子增强复合材料和层状复合 SiC颗粒

材料。
强 相
• 3、按复合材料的性能分类,可分为结构
三 种

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Al2O3片
合材料 4、分散状结构,以不连续的粒状或短纤维为
填料的复合材料 5、锒嵌结构
四、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优点):
1、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刚度): 比强度 = 强度/密度 MPa /(g/cm3), 比模量 = 模量/密度 GPa /(g/cm3)。
2、耐疲劳性能好 3、减震性好 4、耐烧蚀性能好,高温下能吸收大量 热能,是良好的耐烧蚀性材料。 5、工艺性好
一是成型,即将预浸料按产品的要求,铺置成一定 的形状,一般就是产品的形状;
二是固化,即把已铺置成一定形状的叠层预浸料, 在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影响下使形状固定下 来,并能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生产中采用的成型工艺
(1) 手糊成型
(2)喷射成型
(3)缠绕成型
(4)挤拉成型
(5) 连续成型
(6)袋压成型
2、碳纤维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固相反应转变而成的纤维状 聚合物碳。含碳量95%左右的称为碳纤维;含碳 量99%左右的称为石墨纤维。碳纤维比重小,比 强度、比模量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好,成本低, 批生产量大,是一类极为重要的高性能增强剂。
3、硼纤维 硼纤维一般是用还原硼的卤化物来生产的。硼纤 维的优点是强度高、耐高温、弹性模量高。但价 格昂贵。
4、芳纶纤维 聚芳酰胺纤维,力学性能好、稳定性高、耐化学 腐蚀性。具压延性,与金属相似。耐冲击性是石 墨纤维的6倍;自由振动的衰减性为钢筋的8倍,
六、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1、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必须将纤维表面上的浸润及剂除掉; 采用化学处理剂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偶联
剂。
2、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a、表面氧化处理 把碳纤维用各种方法进行表面氧化可增加比表面积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3、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模式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剂两个组分构成:
基体:构成复合材料的连续相; 增强剂(增强相、增强体):复合材料中独立的形态 分布在整个基体中的分散相,这种分散相的性能优越, 会使材料的性能显著改善和增强。 增强剂(相)一般较基体硬,强度、模量较基体大, 或具有其它特性。可以是纤维状、颗粒状或弥散状。

Al2O3纤维
通常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指以有机聚合物为 基体、纤维类增强材料为增强剂的复合材 料。
按聚合物特性分类:塑料基复合材料和橡胶 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剂分类: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 增强塑料
三、复合材料结构类型
1、网状结构 2、层状结构,两种组分均为二维连续相 3、单向结构,纤维单向增强及筒状结构的复
第七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应包括聚合物基宏观复 合材料和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微观复合材料是指分散相至少有一维是在 纳米尺寸范围。
一、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1、复合材料的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复合材料应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出多余的 树脂,在牵伸条件下进行固化。
(5)连续成型
把连续纤维不断地浸滞树脂并通过口模和 固化炉固化成棒、板或其他型材。
(6)袋压成型
在模具上放置预浸料后,通过软的薄膜施 加压力而固化成型。
(1)组元含量大于 5 %; (2)复合材料的性能显著不同于各组元的性能; (3)通过各种方法混合而成。
2、复合材料的特点: 1)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能的组分通过宏观或微 观 复合在一起的新型材料,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 的界面。 2)各组分保持各自固有特性的同时可最大限度 地发挥各种组分的优点,赋予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 优良特殊性能。
五、增强剂
增强剂即指增强材料,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骨架。它 是决定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的主要因素。 1、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经熔融后以快的 速度抽丝而成。质地柔软,可纺织成各种玻璃布、带等。 伸长率和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耐高温性能较好,价格 便宜,品种多。缺点是不耐磨、易折断,易受机械损伤。
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 橡胶
八、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造及成型原理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大体包括如下: 预浸料的制造、制件的铺层、固化及制件的后处 理与机械加工。 1、预浸料制备
预浸料是指定向排列的连续纤维(单向、 织物)浸渍树脂后所形成的厚度均匀的薄片状半 成品。
预浸料制备:
2、制件成型固化工艺
(1)手糊成型
在模具上涂刷含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物,再在其上铺贴一 层按要求剪裁好的纤维织物,用刷子、压辊或刮刀压挤织 物,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后,再涂刷树脂混合物和铺 贴第二层纤维织物,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2)喷射成型
将分别混有促进剂和引发剂的不饱和聚酯树 脂从喷枪两侧(或在喷枪内混合)喷出,同时将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切割机切断并由喷枪中心喷 出,与树脂一起均匀沉积到模具上。
和表面反应性官能团的数量。
b、表面涂层 氧化处理后,常使其表面附着一层聚合物以便进一
步改善其与聚合物基体的黏接性能。
c、碳的表面气相沉积 在碳纤维表面上化学沉积微粒碳,可提高其耐热性、
改善与基体聚合物的黏接性能。
d、表面生长晶须
七、聚合物基体
聚合物基体将增强纤维黏接成整体,在纤维 间传递载荷并使载荷均衡,从而充分发挥 增强材料的作用。
相关主题